時間像流水,轉眼間,我從青春少女變成了54歲的中年女人。可奇怪的是,許多同齡的女人似乎還覺得自己年輕,意識不到歲月已經在臉上、身上刻下了痕跡。
事件一:超市偶遇的“小姐”稱呼
那天,我在小區附近的超市買菜,低頭挑著西紅柿,耳邊傳來一聲清脆的招呼:“小姐,這西紅柿新鮮嗎?”我愣了一下,抬頭一看,是個50多歲的阿姨,手里拎著菜籃子,笑瞇瞇地看著我。她的頭發花白,臉上皺紋不少,穿著件花襯衫,看起來比我還老幾歲。
我有點好笑,回答說:“還行,今天早上剛到的。”她點點頭,又問:“小姐,你常來這買菜嗎?哪種菜好吃?”她一口一個“小姐”,叫得我心里怪怪的,好像我還是20多歲的小姑娘。
我忍不住問她:“你哪年的呀?”她笑著說:“我1968年的,屬猴。”我一聽,樂了:“那你比我還大一歲,怎么叫我小姐呢?”她愣了一下,哈哈笑起來:“哎喲,我這不是看你氣質好,顯得年輕嘛!”我擺擺手,半開玩笑地說:“那你叫我小妹吧,顯得我更年輕!”
我們倆都笑了,氣氛輕松了不少。臨走前,她還塞給我一個黃瓜,說是送給“小妹”的。這事讓我感慨,女人啊,總覺得自己還年輕,連稱呼別人時都帶著點青春的濾鏡。
事件二:廣場舞的“姐姐”風波
我們小區有個廣場舞隊,每晚七點在空地跳舞,熱鬧得很。去年秋天,我被同事拉去湊熱鬧,跟著跳了幾支舞。隊里有個叫秀蘭的阿姨,50多歲,燙著卷發,穿著緊身運動服,跳起舞來特別帶勁。每次她都站在前排,扭得像個年輕人。
有天晚上,跳完舞大家聊天,一個新來的隊員,估計40歲出頭,跑過來對秀蘭說:“姐姐,你這舞跳得真好,教教我唄!”秀蘭本來笑呵呵的,聽到“姐姐”倆字,臉一下子僵了。她停頓了兩秒,語氣不太高興地說:“我可沒那么老,你直接叫我秀蘭就行。”
新隊員一臉懵,趕緊道歉:“哎呀,我就是覺得你跳舞年輕,喊你姐姐沒別的意思。”秀蘭沒再說話,收拾東西就走了。那晚之后,她好幾天沒來跳舞。后來聽人說,她覺得被叫“姐姐”顯得自己老了,心里不舒服。
同事們勸她:“那只是個稱呼,你跳舞那么有活力,誰不說你年輕啊?”秀蘭才慢慢釋懷,重新加入舞隊。不過,她再也沒讓新隊員叫她“姐姐”,堅持讓大家喊她名字。
結尾:對年齡的感慨
人啊,就是這樣。明明已經到了知天命的年紀,卻總覺得自己還年輕。無論是超市里一句“小姐”,還是廣場舞場上的“姐姐”,都像一面鏡子,照出我們對年齡的敏感和對青春的留戀。54歲的我,偶爾也會覺得自己還是那個愛笑的少女,可歲月不饒人,鏡子里的白發和皺紋總在提醒我:接受真實的自己,也是一種美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