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視新聞網報道,俄羅斯國防部發布戰報稱,俄軍近日使用“伊斯坎德爾-M”作戰戰術導彈對位于烏克蘭蘇梅市的烏軍事指揮人員的會議地點實施了打擊。聲明稱,盡管烏軍使用外國制造的防空系統進行抵抗,此次打擊仍打死了超過60名烏軍人員。聲明還稱,過去一天,俄軍從別爾哥羅德州方向對烏克蘭蘇梅州4地的烏軍部隊實施了打擊。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同日強調,俄軍方并未襲擊民宅與社會機構。
據烏克蘭當局通報,襲擊發生在復活節主日清晨,兩枚彈道導彈擊中距離俄烏邊境約30公里的蘇梅市中心區域。監控畫面顯示,首枚導彈擊中一所大學建筑,次枚導彈在街道上空爆炸,造成大面積破壞。這是烏克蘭一周內第二次遭遇針對平民區的大規模襲擊??死锬妨謱m發言人佩斯科夫堅稱俄軍"僅打擊軍事目標",俄國防部更具體聲稱襲擊目標是"烏軍高級軍官集會",并指控烏克蘭"利用平民作人盾"。
戰后現場(資料圖)
媒體報道稱,現場情況頗為混亂,大量救護車緊急趕往事發地處理后續傷者問題。據烏克蘭尼古拉耶夫州親俄地下組織協調員謝爾蓋·列別杰夫透露,當時與會的還有北約和烏克蘭國防部情報總局的官員,目標明確。值得關注的是,目擊者指出大樓非民用,而是一個正在召開重要會議的地點。然而,這場襲擊并不僅限于蘇梅市。俄羅斯國防部同時提到,俄軍從別爾哥羅德州方向也對烏克蘭蘇梅州的多地實施了打擊,旨在削弱烏軍戰斗力。
這種“以平民為盾”的指控雖未被烏官方承認,但內部問責聲浪顯示其決策存在爭議。俄方聲稱根據“烏軍高層聚集”情報,使用誤差僅5米的伊斯坎德爾-M導彈實施打擊。現場殘骸中的軍車、綬帶等證據支持其“軍事目標”辯解34名平民死亡,引發“過度武力”爭議。烏總統在事件后迅速發布街道廢墟、兒童傷亡畫面,將輿論焦點鎖定在“平民受難”而非“軍事目標遭襲”。
戰后殘骸(資料圖)
2023年,一個反戰組織對關于英國特種部隊工作的媒體報道進行了分析。結果顯示,英國特種部隊從2011年起,大概參與了在19個國家進行的行動,其中包括俄羅斯、敘利亞和馬里。美國五角大樓傳出的文件顯示,在俄烏沖突爆發后,2023年初,在烏克蘭約有50名英國特種隊員在行動。
近日,俄軍首次使用伊斯坎德爾導彈精準打擊烏克蘭蘇梅市議會大樓,這是俄羅斯軍隊首次證實對烏克蘭地方行政中心的打擊。伊斯坎德爾導彈首先打中蘇梅市中心的議會大樓,精確擊中了該建筑的頂部,烏議會建筑塌陷。第二波導彈攻擊瞄準了蘇梅國立大學商業技術教研所。這一系列襲擊造成了不少烏政府單位人員和平民傷亡。這一變化的軍事手段表明,俄羅斯的戰略已經開始進一步升級,縱觀俄烏沖突整體進程,俄羅斯對烏克蘭行政或政府機構的直接打擊并不常見。
普京(資料圖)
澤連斯基在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13日播出的訪談中,還呼吁美國總統特朗普訪問烏克蘭,以更好地了解俄羅斯入侵所造成的破壞。俄連塔網13日援引有關消息人士的話報道稱,俄軍襲擊完全是針對蘇梅市的烏軍人員集結地,而烏軍卻“用平民進行掩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