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快報訊(通訊員 徐卓 記者 李楠)日前,《閃光的足跡——一條紅線貫南北,因地制宜創新質》大型情景交響音詩畫媒體見面會在南京市工人文化宮舉行,該劇由南京市工人文化宮原創,以南京工運“一條紅線”為脈絡,通過交響樂、情景表演、朗誦、合唱和多媒體技術的完美融合,打造沉浸式藝術體驗,為觀眾全景展現從上世紀20年代工人運動到新時代科技創新的百年奮斗歷程。
在劇場,既能看到鄧中夏、王荷波等革命先驅的英勇事跡,又能感受王超柱、孫景南等勞模的奉獻精神,更能領略高云勇、楊春澤等科技先鋒的創新風采。
序幕《紅綢啟程》由三名導游寧寧、寧工、寧享(合稱“寧工享”)帶領觀眾踏上紅色工運文脈之旅。全劇以“匠魂”主題貫穿,通過“明遠振臂——先驅之路”“基石棟梁——產業強市”“匠心托舉——大國重器”“新質弄潮——智創未來”四重維度,詮釋工人精神從抗爭、創造到引領時代的偉大升華。
該劇總導演蔡向亮表示,《閃光的足跡》不僅是一部舞臺藝術作品,更是一曲獻給中國工人階級的世紀贊歌。當交響樂奏響勞模工匠的主題旋律,當歷史影像與當代建設者身影在舞臺重疊,這座城市將再次證明:紅色工運精神永不褪色,新時代的閃光足跡正在延續。
南京作為中國近代工業重要發祥地,承載著工人階級奮斗史。南京市總工會深度挖掘南京紅色工運點位資源,串點成線,構建 “一條紅線貫南北,因地制宜創新質” 南京紅色工運文脈學習體驗線路。
在2025年中華全國總工會成立100周年之際,南京市工人文化宮打造《閃光的足跡》。南京市工人文化宮主任馬虹介紹,演出創新采用沉浸式交響音詩畫形式,傳承紅色基因、弘揚勞模精神、工匠精神、勞動精神。
同時,文化宮探索公益+市場雙輪驅動的陣地運營新模式。依托自有劇場創編劇目,在創作排演中,激活劇場空間,塑造文化品牌。
馬虹說,通過《閃光的足跡》將劇場硬件轉化為文化生產力,工人劇場將不僅是演出場地,更是傳承工運精神的精神地標。同時,演出帶來的收益也將會反哺劇場設施升級,為后續更多精彩演出提供更好的條件。
據悉,沉浸式交響音詩畫《閃光的足跡》目前正在緊張的排練中,后續相關演出訊息將“南京工會會員”公眾號適時發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