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藤忠雄訪談錄
與安藤忠雄共進晚餐
原載于2015年6月29日《德科未來城市》
文︱劉德科
一直保持63公斤體重
「你的體重是否仍然保持在63公斤?」
安藤忠雄坐在我對面。這位蜚聲全球的日本建筑師,有點詫異一個中國陌生人如此提問。
他說現在是61公斤,因為此前動了一次手術;否則,他的體重應該是63公斤。他要了一碗白米飯,用筷子夾了一株白菜心,然后又用手抓了幾粒花生米,吃得津津有味。他說不吃肉,是一位素食者。
安藤忠雄曾在著作《都市彷徨》中寫道:「我的體重從十八歲那時候開始便沒有什么改變。在打拳擊的那段日子里,為了比賽曾有過一個月內減掉6公斤的經驗,但除了那之外就一直是63公斤。」
在成為建筑師之前,他是一名職業(yè)拳擊手,成績是23戰(zhàn)13勝3敗7平手。在成為建筑師之后,他的戰(zhàn)績更加斐然,幾乎囊括了國際上所有有分量的獎項,包括建筑界的最高榮譽——普利茲克獎。
安藤認為保持體重是藝術家的天職:「為了能夠保持當時的身體與精神狀態(tài),以便在不安與緊張中繼續(xù)摸索創(chuàng)造,我打算到死為止都保持63公斤的體重。如果有一天我已無法維持下去的話,我想那肯定已經不是我自己了吧。」
安藤對體重的論斷,甚至成為了我判斷一個藝術家是否偉大的標準之一。我們該如何去認同一個大腹便便的藝術家呢?沒有清癯的身形,他又怎么能夠「在不安與緊張中繼續(xù)摸索創(chuàng)造」呢?
一句話觸發(fā)了環(huán)球旅行
即使你對安藤忠雄一無所知,也可能見識過他的作品。華語流行歌手梁靜茹的《崇拜》MV,就是在安藤忠雄的水之教堂拍攝的。與水之教堂同一系列的作品,還有光之教堂和風之教堂。
「U2樂隊的主唱波諾很想見我,但是我喜歡的是披頭士,所以一開始對他沒什么興趣。」安藤忠雄講述了他和波諾的故事,「后來他到了我的光之教堂,他說他很感動,很想唱一首歌。聽他唱完之后,我覺得這小子也不錯。后來幫他設計他的私人住宅。」
實際上,安藤忠雄并未受過正規(guī)的建筑教育。23歲時,他利用拳擊比賽贏得的獎金,開始了一場環(huán)球旅行。當時,他最想去的是巴黎。因為他十幾歲的時候,在一家舊書店里讀過法國建筑師柯布西耶的作品集。
對于少年安藤來說,那部書實在太貴了。他只好每天都跑到那家舊書店,站上好幾個小時,只為把它讀完。為了避免那本書當天就被買走,他甚至偷偷將它藏在堆積如山的舊書底下,然后才安心回家。第二天再把它「挖」出來,讀完后又藏起來。后來他用打工所存的錢將那本書買到手時,已經是一個月之后的事了。
當他在柯布西耶的著作中讀到「年輕時代的旅行具有深遠的意義」時,他就決定開始環(huán)球旅行,并且把旅行當作學習建筑的課堂。
距離巴黎約三個小時車程的朗香教堂,是安藤最急切想要看到的柯布西耶作品。多年后,他曾這樣回憶道:「我為了找尋柯布西耶的工作室而在巴黎的街市里來回探訪。然而,最后我終究未能見到他。我后來才知道,在我到達巴黎一個月前的8月27日,他已然先行告別了這個世界。」
為了表達對偶像的敬意,安藤忠雄曾把他的愛犬取名為「柯布西耶」。
清水混凝土詩人
在餐桌上,我與安藤忠雄交換了名片,他在自己的名片上留下了一串看似簡筆畫的密碼——他用了兩秒鐘的時間,就在狹小的名片上畫出了他的成名作,住吉的長屋。
我告訴他,我家有一塊宅基地可以蓋房子,跟住吉長屋的基地尺度完全一樣,都是面寬4米,進深14米。我曾想在上面蓋一棟一模一樣的房子。
1975年,安藤忠雄接受一對夫婦的委托,在日本大阪設計了一座狹長的住宅建筑。他在兩間房子正中設計了一個沒有屋頂的露天走廊,作為狹長形房子的采光來源。所以下雨天,業(yè)主要從一個房間到另一個房間,是要打傘的。
這就是住吉的長屋,安藤忠雄的處女作。我的母親看了照片之后問我:你真的要蓋成這樣嗎?下雨天為什么在自己家里還要打傘?
不止我母親,無數人提過類似的問題。安藤是這樣解釋的——露天走廊隨時能表現出真實的自然光,讓人能夠在屋子里就能直接感受到天氣的變化,這就是精彩生活的意義。
從住吉的長屋開始,安藤在他幾乎所有的建筑作品中都采用了清水混凝土墻壁,他也因此有了「清水混凝土詩人」的稱號。
「我樂于把混凝土看成一種明朗安寧的無機材料,賦予它一種優(yōu)雅的表達」。他曾宣稱,他此后所有的建筑理念,幾乎都已經在住吉的長屋中進行過思考。
這位譽滿全球的建筑師,有時也會為窮人設計房子。曾經有一個流浪藝術家找到安藤忠雄,希望幫他一塊只有25平米的地設計一棟房子。
「他的要求是,這棟房子要有一個畫廊,一個臥室,一個創(chuàng)作室,還要放進一個很大的浴缸。可是他用來建房子的土地寬度不到兩米。而且,他沒什么錢。」最終,安藤忠雄巧妙地實現了這座幻想中的房子,「事務所所有人都反對我接下這個項目,認為那人是個瘋子,但我覺得很有意思,至少這是一個敢于夢想的人。」
誰能編出這樣的連續(xù)劇?
1978年,安藤忠雄在日本神戶一處60度的陡坡上,設計出了六甲山集合住宅。這大概是他最著名的住宅作品。
「旁邊一塊土地的主人,看到這么陡峭的山坡居然可以蓋出這么多房子,他也來找我,但被我拒絕了。」安藤說,六甲山集合住宅耗費了他太多心力。
但是,一個技術含量很低的激將法,就把他給「收拾」了——那個人說:「我這片山坡更陡,看來你是做不出了。」這樣,安藤又做了六甲山集合住宅二期。
1993年,做完了二期,安藤發(fā)現邊上的建筑看上去很不順眼,他就主動做了一個方案,去找那個建筑的業(yè)主:「我不是要你的設計費,我只是覺得房子這樣造比較好。」
他被拒絕了,因為那個業(yè)主并不打算拆除重建。安藤并不氣餒,他說,我可以等啊。
戲劇性的是,1995年阪神大地震把那個建筑給震壞了,而六甲山集合住宅卻安然無恙。很快,安藤就接到了業(yè)主的電話。于是,他又做了六甲山集合住宅三期。就在這一年,安藤獲得了建筑界的最高榮譽——普利茲克獎,他把10萬美元獎金捐贈予阪神大地震后的孤兒。
再后來,六甲山集合住宅一期邊上的一家醫(yī)院也要拆掉重建,他們也找到了安藤。
「我以為是他們認為我前面三期做得挺好的,才來找我,結果我想錯了。」安藤不無得意地說,「原因竟然是,醫(yī)院重建需要征用隔壁的一些土地,但那地方住著當地的黑社會老大,他們知道我以前是職業(yè)拳擊手,所以想找我去跟黑社會老大談談。」
「我當然就去了。黑社會老大跟我說,既然是你來找我,那我搬走吧。」安藤更加得意了,「看來年輕的時候做過職業(yè)拳擊手也挺好的。」
做完了六甲山集合住宅四期,安藤發(fā)現旁邊還有一塊空地。他是一個「空地控」,看到空地就忍不住想入非非。安藤忠雄有點不好意思地說:「我現在還沒想好,要不要去做六甲山集合住宅五期……」
這部關于六甲山集合住宅的連續(xù)劇,大概還沒有劇終。
你我心中皆有一個青春電臺
與安藤忠雄共進晚餐,是在杭州一家五星級酒店的中餐廳。我們用了比一個小時更多一些的時間。
晚餐結束時,差不多快晚上11點了。他的黑眼圈跟他外套的青灰色相差無幾。他道別時的身影,仍然保持著他十八歲時的體形。
在回家路上,我的耳畔一直回響著他最喜愛的那首詩,美國詩人塞繆爾?厄爾曼的《青春》:「你我心中皆有一個無線電臺,只要它還能從人世或神界接收美、希望、歡樂、勇氣與力量的信息,青春就與你同在……」
劉德科·建筑師訪談系列
羅伯特·斯特恩訪談錄:
2025/4/11
主編-何玲 影像總監(jiān)-費嘉
編輯-盧丹婷 編導-沈奕飛 攝像-王德正
商務總監(jiān)-周慧慧 總策劃-王冬鶯 總編輯-劉德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