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省輾轉700多公里,為一起撫養權糾紛案件畫上了圓滿的句號后,近日,北京通州法院執行局法官收到了一封特殊的、點綴著孩童稚嫩畫筆的感謝信。
夫妻離婚后女兒被判由母親撫養 孩子父親將人帶回山東老家
女子孫霞和男子高大強曾是夫妻,2023年,二人因感情不和離婚,通州法院判決女兒由孫霞撫養。但高大強將女兒帶到山東老家,拒絕交給孫霞,讓母女分離兩年多之久。孫霞因過度思念女兒,無奈向法院申請了強制執行。
案件進入執行程序后,執行法官與高大強多次溝通,對其采取了收取遲延履行金、限制高消費、失信等執行懲戒措施,甚至對其作出了司法拘留處罰,但高大強一直消極對抗,案件一度陷入僵局。
經過研判,執行法官認為:簡單地通過強制手段執行固然能體現法律震懾,但不利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本案應當從維護親情和保護未成年人權益的角度出發,秉持善意執行理念,更深入地對孩子父母雙方進行思想疏導。最終,通州法院執行局決定,數名干警趕赴山東,現場對高大強開展工作,爭取在維護法律權威的同時,最大限度地解開雙方心結。
考慮到高大強家在農村,四面環鄰,執行法官與孫霞及其家屬多次談話,細致了解高大強周邊情況,力求摸清底數;法官向屬地鎮政府、村委會、派出所、婦聯分別寄送了函件,請各單位協助對高大強及其家人開展教育、勸誡工作。同時,還與當地法院取得了聯系,請當地法院派員協助現場執行,并為應對突發情況專門配備了兩位女警。
“這個案子關涉到未成年兒童的人身安全、心理健康,大家的一切行動要以保障小朋友的身心健康、人身安全為根本前提。”執行局局長晉怡對干警們叮囑道。
執行法官長途奔襲異地執行 發現孩子被轉移
3月24日下午5時,執行法官經過長途驅車,終于到達山東省菏澤市,正式開始執行工作。
在與當地法院對接后,為避免打草驚蛇,當夜,法官乘車到現場實地調查,觀察地形,最終確定了高大強家、幼兒園這兩個可能出現孩子的重點點位,并確定了爭取先在幼兒園找到孩子的行動方案。
3月25日凌晨5時許,執行隊伍按照布控方案各就各位。
“情況好像不太對,他們是不是已經把孩子轉移了?”早上7時,在蹲守過程中,執行法官發現高大強父親的行動十分異常。他多次出門觀察周邊人員、車輛,形跡可疑,且在上學時間未送孩子去學校。執行法官判斷,高大強一家很有可能已將孩子轉移,遂決定直接在高大強家采取行動,迅速將試圖騎車離開的高大強父親現場控制。
“你們來找我干什么?我也不知道孩子在哪兒!”進入高大強家后,執行法官發現孩子已經不見蹤影,高大強的父親情緒激動,且拒絕提供高大強的行蹤信息。
執行法官又聯系到高大強,高大強則謊稱自己在外地。溝通未果后,法官只得將高大強的父親帶至屬地派出所。
法官多方釋法明理 最終換來母女團圓
在屬地派出所,高大強的父親仍然情緒激動,拒不提供高大強及孩子的地址。
通過觀察,執行法官發現了一個突破口——高大強的堂兄在當地頗有威望。通過他來說服高大強,案件或許會有轉機。法官明確告知該堂兄繼續抗拒執行的嚴重法律后果,并引導他理解孩子母親的思女之痛。
終于,在高大強堂兄的勸說下,當日12時,高大強主動出現在派出所門口,但孩子卻仍然不見蹤影。執行法官第一時間將高大強控制住,對其長期抗拒執行、藏匿孩子、當天逃避溝通的行為予以訓誡。
“你如果繼續不配合,不僅可能觸犯拒執罪,也會讓你的家人、孩子被牽連。你愛著孩子,卻做著傷害孩子的事情,這真的好嗎……”執行法官從孩子健康成長角度出發,耐心開導,同時告訴高大強可以通過定期行使探望權的方式參與孩子的成長中去。
經過幾小時的釋法明理與感情疏導,高大強態度緩和,決定作出讓步,終于聯系家人將孩子送到了現場。
當晚,孫霞就帶著女兒踏上了返京路。一周后,孫霞手牽著孩子,給法官送來了錦旗和感謝信。(文中當事人為化名)
通訊員 張玉潔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董振杰
編輯/張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