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創業者私自兜售玉米新品種犯了什么法?兼職刷單暗藏什么樣的陷阱?4月15日是第十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北京農學院上演了由師生原創的農業知識產權普法劇、反詐系列情景劇。師生圍繞農業知識產權和發生在大學生身邊的反詐案例,自編、自導、自演,以舞臺劇的形式向全校師生普及法律知識,提升法治意識和防騙反詐意識。
《以法為盾,守護農業“種子秘密”》普法劇講述了大學生創業者小吳因抵制不了利益誘惑,泄露種業公司商業秘密,私自向種植戶兜售900公斤的玉米新品種,以低于市場價三分之一的價格流入市場而受到法律制裁的故事,生動闡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間諜法》中關于種質資源保護的法律條文,揭示了生物安全與國家安全的內在關聯,引發師生對“把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深刻思考。
反詐系列情景劇則以校園高發的電信詐騙案例為原型,展現了“虛假校園貸誤進高利貸陷阱”“兼職刷單誤進跨境洗錢陷阱”“高薪出國誘惑淪為電詐工具”等典型騙局,真實再現了詐騙分子的話術套路和受害者的心理變化。舞臺上表演者的演繹生動鮮活又輕松幽默,臺下師生則在笑聲中掌握了“不輕信、不轉賬、不透露”的防詐口訣。
此外,學校還通過專家講座、校衛隊應急處突訓練、警犬互動展示等形式,將國家安全知識、防間反詐融入沉浸式體驗,為全校師生帶來一堂生動的安全教育課。北京市公安局公交總隊特警大隊相關負責人為師生作專題報告,提醒大學生在學術交流、網絡社交、求職就業、AI應用中增強保密意識;市公安局公交總隊的民警帶來的搜爆犬、緝毒犬、追蹤犬一一亮相,現場演示了箱包搜查、可疑物品識別等高難度任務,師生用熱烈掌聲點贊“無言的戰士”;市公安局公交總隊警務技戰術專職教官還圍繞處置持械分子沖擊校門、鋼叉盾牌戰術配合、校園日常巡查要點等內容,為校衛隊全體保安進行了應急處突的授課與器械實操。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雷嘉
編輯/汪浩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