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一場別開生面的公益與氣候主題沙龍在陸家嘴集團前灘匯LHUB精彩呈現。本次活動由上海聯勸公益基金會與上海氣候周 x NEX中國氣候引力圈|NewEnergyClub聯合主辦,以“氣候引力圈之‘碳跡·面向下一代’”為主題,探討了“一個雞蛋的暴走”公益徒步與氣候韌性議題。上海市浦東新區民政局福利慈善處處長石鋒澤、New Energy Nexus(NEX)中國區總經理肖潔、華東理工大學教授范斌、上海聯勸公益基金會理事長王志云等嘉賓出席活動,與來自公益、氣候、媒體等領域的專業人士共同探討兒童發展與氣候行動的深層聯系。
新視角:兒童與氣候的雙重守護
在全球可持續發展的大背景下,沙龍提出了創新性的觀察:關愛兒童與保護氣候看似分屬不同領域,實則是一場貫穿時間維度的文明接力。兒童作為未來的締造者,其成長環境與氣候變化的應對息息相關。主辦方特別強調:"我們不僅要為下一代創造更好的社會環境和自然環境,更要教會他們如何守護這個環境。"
跨界分享:關注人和自然的可持續發展
在“暴走好朋友說:當暴走邂逅氣候”快閃分享環節,多位跨界嘉賓帶來精彩分享:“一個雞蛋的暴走”資深參與者、上海氣候周|氣候引力圈聯合發起人肖潔分享了公益徒步與氣候行動如何在平行宇宙間搭建橋梁,通過身體力行的行動撬動大氣候的改變;中國首位南北坡雙登珠峰的女性登山者、“山致敬”捐贈人建議基金發起人韓子君以“從自然出發可以影響人,從人出發可以改變世界”為題,分享了她通過戶外挑戰的方式影響更多人關注與參與兒童公益的歷程;澎湃新聞公益事業部負責人劉霽則從媒體視角,探討了“我們與氣候變化已經沒有了距離”,指出首先遭受氣候災害影響的就是兒童等脆弱群體,我們要攜手做出改變,而暴走公益徒步正是一項重要的減碳行動。
深度對話:困境兒童的未來與公益組織的可為空間
圓桌沙龍環節聚焦“展望下一代:如何讓困境兒童擁有更好的未來?”。來自媒體、高校、公益組織和公眾的代表嘉賓就困境兒童問題的結構性成因與社會應對,公益組織在跨領域合作中的創新角色與解決方案,普通公眾可以做什么來應對這樣的挑戰等話題進行了深入交流。
華東理工大學范斌教授指出:“困境兒童的問題背后有多種成因,包括家庭、學校、社會。期待有更多的公益組織能夠成為問題的發現者、資源的鏈接者、社會倡導者、行動創新者?!辟Y深暴走隊員代表、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病毒腫瘤學專委會副主委|上海聯勸公益基金會雪啟專項基金理事侯春雷分享了他多年參與暴走籌款的經驗:“當你看到這么多兒童需求被這么多公益組織的工作所回應,知道自己做的事情是有價值的,就會有持續參與的動力。參與暴走讓我感覺自己真正在做公益。”
十五年再出發,向前走,自有答案
本次活動同時是聯勸公益“一個雞蛋的暴走”15周年發布會?,F場,上海聯勸公益基金會秘書長鄭依菁致辭感謝了多年來支持暴走以及公益的企業代表,包括思科中國、立邦中國、陸家嘴集團等等,并邀請各位政府代表、嘉賓代表為企業授牌致謝。聯勸公益黨支部書記、助理秘書長王菲帶來了“暴走十五周年亮點發布”,并且揭秘了將于5月10日在上海浦東舉辦的“2025一個雞蛋的暴走”活動情況,本次活動主題為“向前走,自有答案”,截止目前已報名3658名暴走隊員,徒步路線也首次來到浦東前灘等地區,恰逢“卉聚前灘里”2025上海國際花展浦東新區分會場在此時此地舉辦,為暴走活動增添更多樂趣。這場跨界沙龍不僅搭建了公益與氣候對話的橋梁,更開創了“面向下一代”的可持續發展新范式。正如主辦方所言:"我們今天的每一步,都在為下一代鋪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