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新造車出現經銷商維權,車主交了錢卻無法提車,近期另一家新造車因為交通事故導致三名女生死亡而陷入風波之中,由此新造車被諷刺收割中產;恰在此時豐田等外資車取得銷量反彈,傳統汽車企業加大力度進攻電車市場,新造車營造的肥皂泡開始破滅。
某新造車陷入倒閉的傳聞越演越烈,隨著經銷商和車主開始行動維權,而它的原CEO又被爆如今已在英國,進一步讓業界對新造車產生疑慮,甚至有人士認為這家新造車早早就已做好了收割經銷商和車主的準備。
其實這已不是第一家新造車陷入困境了,去年就已有至少3家新造車陷入困境,而那些車主也飽受困擾,他們面臨著不知找誰對自家的汽車進行維修保養,更重要的是汽車有不少是定制配件,這些車主面臨著維修都找不到配件的問題。
由于這些原因,這些車主手里的車輛如今已面臨嚴重貶值,貶值幅度在七成到九成,車主開車也得小心翼翼,甚至有車主在車尾貼上“請勿追尾,找不到配件”,凸顯出這些車主的窘境。
近期發生交通事故的這家新造車,許多車主也已惴惴不安,因為這家汽車企業雖然家大業大,但是部分車主已感受到其中存在的風險,最明顯的就是售后服務。
有媒體報道指出這家新造車的零售門店達到230多家,然而售后服務門店估計只有120多家,售后服務門店只有零售門店的一半多一點,凸顯出這家汽車企業高度重視零售,但是售后服務卻遠遠跟不上零售的拓展。
由此導致的結果就是當車主的汽車發生問題后,希望進行維修才發現自己最近的零售門店竟然不提供售后服務,甚至有車主發現對車輛進行維修時最近的售后服務門店來回700公里,耗費近半個月時間,此時這些車主終于認識到汽車售后竟然如此重要。
近期發生的這單三名女生因事故而死亡的事故,無疑進一步將新造車推上風口浪尖,消費者對新造車的安全存在疑慮,也開始關注到售后服務等問題,由此導致部分車主計劃在二手市場賣出自己的車,而已支付定金的車主則計劃轉售訂單或是承擔損失取消訂單。
更讓這些新造車壓力山大的是傳統汽車企業的進攻,豐田新推出鉑智3X相當受歡迎,意味著豐田找到了中國電車市場的突破口,未來豐田在中國電車的攻勢會更猛;另一家傳統汽車企業吉利則已在電車市場大踏步前進,居于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第二名,超越了諸多新造車。
中國的電車市場已進入存量階段,高速增長不再,傳統汽車企業的搶攻,將會進一步擠壓這些新造車的市場;相反新造車至今盈利的只有寥寥兩三家,其他大多陷入虧損當中,隨著部分新造車暴雷,消費者會更進一步遠離新造車,新造車的日子只怕會越來越難過。
可以說特斯拉營造的這場電車泡沫,到如今真相終于暴露,消費者認識到新能源汽車的根本仍然是汽車本身,嚴重依賴售后服務,吹出來的泡沫缺乏基礎,泡沫終究是泡沫,破滅的時候真的到了,未來他們會生存下來幾家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