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7日恐怖襲擊發生后,整個以色列空前團結。當時,大家都因為對哈馬斯的仇恨擰成一股繩。但一年多以后,這種團結開始逐漸土崩瓦解了。眼下哈馬斯還沒被徹底消滅,但以色列內部的分歧越來越大。
戰爭剛開始的時候,以軍信心爆棚,預備役動員數高達29.5萬,參戰率一度達到120%,參戰的熱情很高。但是到了今年3月中旬,情況就大不一樣了。服役率降到了80%,真正出勤的人連60%都不到,甚至還有人在社交媒體上找人來服役了。
以色列軍方不說,媒體也不報道,相關數字都保密,但兵員的空缺越來越多,據稱,現在已經有超過10萬名預備役停止服役。以色列軍方對此非常頭疼,甚至都有點慌。以后打仗指望誰呢?靠自愿來上崗嗎?
以前,拒服兵役一般是以色列極左派的標志。但現在,以色列內部原來支持戰爭的中間派也開始動搖了,好多人不是因為意識形態,而是覺得疲憊,對戰爭徹底失望了。他們不覺得這場戰爭有還有什么意義,也開始懷疑內塔尼亞胡說的那些話了。
以色列的“灰色拒絕者” 群體正在不斷擴大,他們不高舉和平大旗,也不為巴勒斯坦代言,只是對無休止的戰爭感到厭煩了。在他們看來,繼續去服役根本不是在捍衛國家,而是在給領導人收拾爛攤子。
有士兵的母親發文抗議:“我們的兒子不會參加一場自以為是的戰爭。”一名士兵更是直說:“這不是戰爭,是一場流血的政治秀。”
如果說士兵的抗議還不夠打臉,那前最高法院法官阿亞拉·普羅卡齊亞公開談公民抗命,可謂一記悶棍打在內塔尼亞胡臉上。這不是幾個人的情緒,是一個國家的撕裂。
4月10日,1000名空軍預備役軍人聯名上書,要求簽署釋放人質協議、結束戰爭。很快,海軍、8200情報部隊也紛紛加入。
如今的以色列人,心思早就不在戰局上了,大家都忙找護照、查移民信息。這不是單純的厭戰,本質上是對政府極度不信任。
從一開始的團結一心,到現在的內訌。以色列就像一艘戰船,現在正被自己人偷偷地鑿出一個個窟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