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多膜態
自2017年起,斯坦福HAI研究所每年都會發布一份AI指數報告。這份報告主要以數據形式總結最近一年的AI進展,相對而言更加客觀全面,因此在行業內外都有較高的影響力。
報告全文超過400頁,覆蓋了科學研究、行業應用、公共政策等方方面面的話題。《多模肽》在閱讀這份報告時頗有感觸,決定由此入手聊聊國內大廠的AI競爭態勢。
百度去哪了?
從國內觀眾的視角看,這份報告最受關注的地方是進一步確認了由DeepSeek引發的,中美之間AI技術差距的快速消弭。2024年,美國私人AI投資總額超過一千億美元,大約是中國的12倍。但知名模型數量上,美國有40個,中國則有15個。同時,中美模型的性能差距也大幅縮小,如MMLU基準下僅落后0.3%。
在知名模型數量榜單上,排名領先的五家國產機構分別是:阿里、字節、DeepSeek、騰訊和智譜。有些熟悉國內互聯網科技行業的讀者,看到這個榜單的反應可能跟我一樣:百度去哪了?早在2017年,百度就喊出了All in AI的戰略口號,甚至當初一度有可能收購Hinton、Ilya Sutskever和Alex Krizhevsky成立的初創公司。當OpenAI 2022年底亮出ChatGPT時,文心一言也是國內最早發布的大模型。
一個可能的解釋是,百度還是吃了閉源的虧。在一堆大廠小廠出的一堆模型中間,要脫穎而出并不容易。要么你的模型能的確能力超群,在使用體驗上達到SOTA;要么你就通過其他渠道,盡可能地提升模型的影響力,比如說開源。DeepSeek做到了這兩點,所以效果很好,成了明星模型;百度兩點都沒做到,所以文心系列模型地位尷尬。
很大程度上說,百度的戰略失誤要歸于Robin本人。你很難想象一個技術出身的創始人,能在某個新興領域剛剛開局、行業趨勢未明的時候,斬釘截鐵地說出“開源模型會越來越落后”的結論。只能說,在技術品味和判斷上,Robin普通且自信。不過看了DeepSeek的教學局,百度決定糾偏,后續將開源文心大模型4.5系列。甭管能不能復刻DeepSeek的成功,多個重量級玩家,對社區發展還是好事。
阿里:云計算受益,但淘天還未借到東風
在斯坦福報告里,阿里去年發布的知名模型數量僅次于Google和OpenAI。跟文心大模型不同,通義從一開始就堅定了開源路線。大模型時代,阿里的戰略意圖很清晰:放大自身的2B優勢,力爭實現2C業務破局。
經過十來年的市場教育,除開極少數頭部互聯網大廠,今天幾乎所有企業的數字基建都建立在云廠商的設施上。而隨著AI應用的快速鋪開,云計算將成為越來越重要的基礎設施。過去幾年里,由于云計算向縱深的傳統行業挺進,以及競爭態勢的改變,阿里云雖仍是國內最大的云計算廠商,但市場份額持續下滑。
圍繞通義建立起來的系列生態,或將幫助阿里云扭轉過去幾年市場份額的下滑趨勢。最近一個季度財報顯示,阿里云的營收和利潤都有兩位數的增長。阿里集團CEO吳泳銘2月宣布,將在未來三年投入超過3800億元,用于建設云和AI硬件基礎設施,總額超過去十年總和。
但目前而言,盡管云計算業績已經呈現恢復性增長,阿里最重要的電商業務仍未明顯從這波AI進展中獲益。如蔣凡所說,AI 現階段的目標還是先幫助商家確定性降本。AI的確能在營銷物料設計構建等多個環節,幫助商家大幅提升效率。但這更多是發生在行業層面的工具革新,阿里跟上了這個趨勢,但并未創造差異化的優勢。拼多多和抖音電商雖然增速放緩,但依舊顯著高于阿里,國內電商的行業格局還不能說達到了階段性平衡。
阿里現任CEO吳泳銘在上任的首封全員信中提出了兩大戰略重心:用戶為先、AI驅動。淘天過去兩年圍繞用戶體驗做了不少努力,比如網頁版多年來首次改版,讓筆者這類更習慣用電腦的用戶終于沒那么抓狂了。但“AI驅動”這個戰略重心,目前在主營電商業務上的落地還比較有限。
當然,這不怪吳泳銘。拼多多和京東都有類似用戶為先的提法,卻在AI驅動上保持了低調的口風。說明現階段電商平臺的競爭主線仍跟過去二十年一樣,決定性的因素還是在技術之外。
字節:APP工廠馬力全開,國內國際雙線作戰
在退出日常管理過后,AI可能是張一鳴唯一深度參與的公司戰略。媒體報道,他本人甚至經常扮演獵頭角色,從阿里、智譜等競爭對手那里爭奪AI人才。
國內大廠里,字節在AI領域的動作最為活躍,鋪開的戰線最長,幾乎覆蓋了所有的細分賽道。APP工廠依舊信仰大力出奇跡的方法論,豆包、扣子、剪映、即夢、Trae、醒圖等一系列產品意味著你知道的所有AI應用大概率都有字節的對標作品。
火力全開當然會存在資源浪費,但對字節而言,確保自己能拿到下個時代的船票更重要。
上月的統計數據顯示,豆包月活接近一億,僅次于阿里的夸克。但夸克并不是大語言時代才誕生的產品,更早之前就已經以工具軟件的角色有了一定普及度,所以豆包更合理的比較對象應該是像Kimi、元寶、DeepSeek之類的APP。APPGrowing的投流數據是,豆包大概每個季度有一到兩億元的預算。這個規模并不比Kimi這類競品高,但從費效比看,豆包的表現要好得多。
除豆包外,字節序列下值得關注的產品還有剪映和即夢。2024年初,張楠從抖音集團CEO的位置上卸任,全面負責剪映產品線。用通常的眼光看,剪映這樣的工具類APP顯然比不上抖音所能提供的平臺,張楠的職位變動是一種“下放”。她在朋友圈里宣布這個消息的時候,也把這個調整描述為放下并重新出發。
但隨著AI生成內容的能力不斷躍升,在內容生產方式發生變革的時候牢牢握住主動權,對字節這家建立在內容基礎上的公司來說尤為重要。從這個視角出發,派從有著零到一孵化抖音經驗的張楠去負責剪映也有其合理性。
跟其他國內大廠相比,字節的AI戰略落地依舊保持著國內國際雙線作戰的格局。例如,海外產品Cici對應豆包,Hypic對應醒圖,Coze對應扣子,CapCut對應剪映等。
錨定Cursor的AI集成開發環境Trae甚至是先發布了國際版,近期才上線國內版本。但與豆包在國內的領先相比,Cici在國外面臨ChatGPT、Claude等強勁對手,目前表現相對平淡,仍在等待破局。
騰訊:沉著冷靜,徐徐圖之
AI很重要,這是所有人的共識,大家都預期AI將在未來幾年來徹底改變人類生產生活。但除此以外,對于AI究竟具體將以什么樣的方式發揮作用、互聯網企業如何在這波變革中抓住機會,形勢還并不明朗。
這種情況下,創始人的特質就決定了大廠的應對方式。張一鳴追求全線出擊,四面撒網,先干后想,邊干邊想,在實踐中快速迭代快速調整。Pony則幾乎是這個風格的反面。在ChatGPT出來后,他就明確表示人工智能是互聯網百年難遇的機會,但騰訊并不急于拿出半成品,而是要把底層的算法、算力和數據做好,更關鍵的是思考落地場景。
Pony的沉著冷靜,來源于一個事實:AI暫時還不能對微信這樣的即時通訊和社交軟件造成壓力,聊天機器人能完成傳統搜索引擎的功能并且做得更好,內容社區會被圖文視頻生成算法重構供給,但你要給你爸媽發消息還是繞不過微信。
從這個邏輯上說,AI大模型時代的到來對騰訊來說,基本沒有危險,只有機會。
因為握有調整的主動權,騰訊才不急于在AI上面刷存在感,才能在過去兩年里不慌不忙地把工作重心放在推進視頻號的發展上。不過低調沉穩的騰訊,仍然在加碼AI投入,2024財年的年度資本開支達到767億元,同比增長221%。
同時,在DeepSeek發布之后,騰訊很快在旗下眾多產品線中陸續接入該模型,完全沒有其他大廠的技術ego。即便微信這一門面產品,也是迅速上線了AI搜索引入DeepSeek。大廠引入DeepSeek從用戶角度說沒啥,更好的模型能提供更好的服務嘛。
但同樣的動作,百度做了就招來一堆人的嘲諷,騰訊做就不會有這樣的問題。所以從這個角度說,騰訊也要主動的多。
不過近期,騰訊在AI方面的腳步有所加快。財報會上,馬化騰透露,騰訊在數月前重組了AI團隊以聚焦于快速產品創新及深度的模型研發、增加了AI相關的資本開支、并加大了對原生AI產品的研發和營銷力度。
觀察上述表態的一個窗口,是騰訊元寶。
在2024年Q2,元寶的投流規模僅有數百萬,隨后兩個季度增至億元,而到了2025年Q1猛增到14億元。這個時間線跟DeepSeek的出圈吻合,一個可能的解釋是在引入DeepSeek后,騰訊認為底層模型的能力已經足夠支撐起達到出色體驗的類ChatGPT產品。QuestMobile的報告說,騰訊元寶月活已經到四千萬,僅次于DeepSeek和豆包。
當然,這么大規模的投流費用砸下去怎么都有點水花,更關鍵的是元寶后續能否做到較高的用戶留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