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沖突發展到現如今已經有了收尾的跡象,特朗普意不在戰爭,想要盡快將俄烏沖突解決掉,開啟自己的關稅時代。
而中國自然成為了特朗普針對的主要目標,尤其在臺海局勢愈發嚴峻的背景下,甚至有人提出,下一場戰爭會在中國附近。
不過這個時候,俄羅斯著名社會學者,也被稱之為普京“國師”的杜金做出了一個新的警告。他認為,即便俄烏沖突結束,也并不意味戰爭徹底終結,北極在未來恐怕將會爆發一場規模巨大的戰爭。
那么為什么杜金會給出這樣的預言呢?這樣的說法實際上是有依據的,要知道,對于俄羅斯來講,北極戰略一直都是比較重要的,北極航道或將成為未來俄羅斯關鍵的利益增長點。
北極航道的歷史由來已久,但直到目前才有了些許雛形。北極航道主要指的就是經北冰洋海盆,連接北大西洋和北太平洋的海上航線。
按照地理方位劃分為中央航道、西北航道和東北航道。
說起北極航道的歷史,可以追溯至16世紀末,有荷蘭探險家試圖開辟北極航道,但是最終并沒有實現這一目標。直到19世紀中葉,北極航道才初具雛形。
可以說,直到蘇聯時期北極航道才發揮出了自己真正的作用,那就是航道貨運量持續增加。但北極航道到這時,也僅僅只是俄羅斯能源企業內部運輸的通道而已,沒有實現經濟利益最大化。
而隨后,經過俄羅斯的探索,北極航道也是開啟了自己的商業化探索。
在2013年,俄羅斯就宣布成立了“北海航道管理局”。這個部門的主要就是向來往北極航道俄羅斯航段的外國船只發放通航許可。
甚至于俄羅斯還在2023年組建了一個混合航空軍團來保護北極航道,普京對北極航道的重視程度可見一斑。
那么為什么北極航道會成為普京重點關注的目標呢?因為這其中有著非常巨大的利益驅動。
要知道,北極航道的開發對于世界貿易的意義非常重大,有助于緩解國際航運規模增長,給傳統航道帶來的壓力。
而且通過北極航道可以讓西歐與東亞之間的航程比蘇伊士運河航線縮短5500公里,還能避開馬六甲和中東海域等高風險的海域。
像中國的貨輪就曾經過北極東北航道完成亞歐航線,在那趟航程中北極航道的航行時間遠低于傳統航線,也使得燃料費也進一步下降。
但是北極航道的開發并不是一蹴而就的,相較于傳統航道的航運量來說,北極航道的開發度嚴重不足。而俄羅斯也一直希望中國能夠參與北極航道的開發。
事實上,中國對于這種互利互惠的事情也非常認可,提出愿依托北極航道的開發利用,和各方共建冰上絲綢之路。
那么,北極航道的開發難道只和俄羅斯有關嗎?恰恰相反,如果說北極航道中,最為直接的主體的話,那就離不開北極8國。
但目前,除了俄羅斯之外,包括美國、丹麥、芬蘭等其他七個國家無一例外都是北約國家。這也意味著,俄羅斯在北極所獲利益很大程度上要受到這些北約國家的制約。
但俄羅斯都能夠頂著壓力開啟俄烏沖突,又怎么可能輕易放棄北極地區的利益?很明顯,并不可能。因為北極資源之豐富,是俄羅斯萬萬不能舍棄的。
尤其在溫室效應的影響下,北極航道的開發難度顯著下降,如果能從中分得一大塊“蛋糕”,俄羅斯的經濟自然也就不用愁了,因為從古至今,坐地收錢的買賣有沒有不好做的。
所以對普京來說,把握好北極資源以及北極航道,對俄羅斯的未來有很大的益處。甚至將北極作為國家安全的重要方向之一。
畢竟俄羅斯這些年的產業重心主要就是資源販賣,要是能夠在航道上賺錢,有助于提升自己的抗風險能力。
所以我們能夠看到,俄羅斯在最近這些年,一直在加拿大北極地區投入,包括但不限于新建軍事基地、翻新基礎軍事設施等行動。
此外,俄羅斯還有其他國家無法比擬的優勢,那就是俄羅斯非常強大的破冰船隊。當然,美國也在北極地區和俄羅斯針鋒相對,同樣也在搶占先機,總之就是不讓俄羅斯輕松拿下北極利益。
但杜金所說的北極戰爭到底有沒有可能發生呢?確實是非常有可能的,之所以現在還能夠保持相對的默契,是因為目前北極所帶來的利益還沒有多到讓美俄雙方撕破臉。
可如果,北極航道越來越掙錢,美國肯定得過來摻和,到時候再來一場和俄烏沖突類似的戰爭也不是不可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