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森世海亞集團有限公司聯合國投護康(上海)養老服務有限公司、同濟大學社區花園與社區營造中心以及四葉草堂共同開展"彩虹里療愈花園"項目系列工作坊活動。
"彩虹里療愈花園"項目聚焦認知癥老年群體的身心健康,致力于打造一個以"五感體驗"為核心的療愈花園,通過一系列園藝活動,從身心療愈、認知關愛與社會修復三個維度出發,為長者提供溫和而有效的非藥物療法,以提升生活質量、減緩認知障礙的進程。
作為一個融合生境花園設計、園藝療法、臨床醫學、非藥物療法與生態可持續理念的跨學科合作項目,并分別邀請到相關領域的專家:景觀設計-魏閩(四葉草堂聯合發起人)、臨床醫學-李澎(上海市第四人民醫院腦血管病科副主任)、園藝療法-李燕(中國園藝治療學部副主任委員)、公眾參與-劉悅來(同濟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副教授)共同指導,力圖建設上海市首個專為認知障礙老年人群設計的生態型示范療愈空間。
該項目符合森世海亞致力于通過醫學及生活方式,為更多人創造健康自由的愿景使命,通過履行社會責任,助力社區發展,關愛老年群體,不斷傳播植愈力量的初衷。目前,彩虹灣老年福利院療愈花園項目已成功舉辦四場工作坊,逐步推進項目實踐。
工作坊計劃(擬)
前期測度培訓
在工作坊開展前,上海市第四人民醫院腦血管病科副主任李澎帶領護工團隊開展了測評培訓,為后續活動奠定了科學的評估基線。
在第一場"信息種子:療愈花園共創討論"工作坊中,主辦方以參與式設計為引導,介紹了療愈花園的初步設計構想,鼓勵每位長者化身"花園設計師",積極表達自己的想法與期待,共同描繪療愈花園的初步愿景。
在第二場"春日播種:植物種植及認養"工作坊中,特別選取了適合認知訓練的觀葉植物、觀花植物及芳香植物作為種植材料,在豐富感官刺激的同時,引導長者與自然建立連接。每位參與者都親手完成了一盆幼苗的種植與命名,整個過程專注而愉悅,不僅鍛煉了專注力,還增強了長者們的成就感與心理滿足感。
第三場"指尖萌發:種植多肉與觸感激發"工作坊中,選用了形態可愛、易于打理的多肉植物和花卉幼苗,配合彩色的種植盆,便于長者在照料過程中持續獲得參與感與觀察反饋。
第四場"團香清韻:制作青團和冰皮月餅"工作坊于清明節開展,圍繞傳統文化與認知療愈雙重主題展開。引導長者親手制作兩種不同口味的青團,完整體驗揉面、包餡、壓模等多道工序,鍛煉觸覺、視覺、專注力及手部精細動作。
目前【彩虹里療愈花園】已順利開展四場工作坊,長者們在播種、共植、手作與節氣體驗中逐步激活感官與記憶。森世海亞堅信企業社會責任是貫穿業務經營的根本,也是實現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動力源泉。通過跨學科合作共建,不僅連接人與自然的親密關系,也逐漸修復了人與人的社會關系,讓植愈力量持久延續。接下來的六場工作坊,森世海亞也誠摯歡迎更多來自社會各界的朋友加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