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灣區高新區金水湖產業社區的順豐快遞分揀點迎來暖心變化——每逢雨天,快遞員便可在聯東U谷的閑置雨棚下有序作業。這一改變正是得益于高新區在推進黨建引領綜合網格治理中建立的協作“三商”機制。
日常微會商,迅速響應撐起一把“愛心傘”
“遇到下雨天,室外分揀就會受到影響,聯東U谷內有處閑置雨棚,能否在雨天借用?”產業園區黨支部在開展日常走訪工作時,順豐速運負責人提出該訴求。
聯東U谷周邊輻射產業園區眾多企業,還有行政村4個、居民區3個,順豐速運日常配送壓力較大,遇到雨天,室外分揀不僅增加了分揀難度,還極大地降低了配送時效。產業園區黨支部全面了解情況后,第一時間和聯東U谷物業經理進行了溝通。物業經理考慮到快遞小哥的實際困難,同意將閑置雨棚免費借給快遞小哥,表示會盡力幫助解決他們的分揀難題。
如今,閑置雨棚免費向快遞小哥們敞開,分揀效率大幅提升。此次成功協調,解決了新就業群體的急難愁盼問題,為快遞小哥們撐起一把“愛心傘”。
面對類似加強溝通協調便可解決的民生需求,高新區的綜合網格往往會直接“吹哨”“派單”,推動有關責任單位直奔現場協調解決,以“響應速度”傳遞綜合網格的“治理溫度”。
專題深會商,靶向攻堅解決物業治理“大難題”
高新區蘭庭小區二期房屋于2021年4月交付,自交付至室內裝潢質保期2年內,有近200戶業主陸續出現墻面粉刷層開裂等情況,業主投訴不斷。居委會就該問題多次與開發商溝通,但維修進度催一下、動一下,2024年6月,開發商以各種原因暫停維修,修繕工作推進受阻,業主們內心焦急萬分。
第二綜合網格得知上述情況后,網格長立即啟動專題深會商,聯合居委會、物業、城建中心等部門就問題的堵點加強分析和研判,從影響范圍、責任主體、溝通路徑、監管措施等多角度問詢,全面摸清問題情況,擬定了督促開發商履職的方案。經過與開發商的多輪磋商,開發商最終承諾5月底前完成屋內墻面修復。“終于有了明確時間表,心里踏實多了!”業主王女士的眉頭舒展開來。
面對小區中的治理“瓶頸”,高新區第二綜合網格通過多部門會商研究,深入查找問題堵點、難點,明確解決方案和實施實現,讓責任入“格”、服務升“格”。
決策終會商,聚力破局試點探索“長久計”
高新區第二綜合網格在對近三年12345市民服務熱線分析時,發現“維修拖延”“業委會成立與運作”等關鍵詞高頻出現。小區物業管理類問題頻發,如何從源頭作出改善?
“業委會的規范運作需要專業知識,但當前大部分業委會委員是兼職,沒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鋪在業委會工作上。”在一次“推動三駕馬車協同治理”的網格議事中,高新區第二綜合網格意識到,這一痛點已非單個網格能破解,于是第一時間將問題提交至高新區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熱點難點問題議事協調會上。
一場由高新區黨政班子主導的“決策終會商”就此展開,并邀請了區房管局前來指導。城建、城運、居委等多部門聯合“會診”,直指問題核心——業委會亟需專業賦能,基層治理需要制度性創新,“業委會執行秘書”試點工作就這樣誕生了。在該制度設計中,業委會執行秘書將運用其專業知識,發揮專業知識“補給站”和小區治理“潤滑劑”的作用,協助業委會加強與居委會、物業公司的溝通,合力推動小區事務的解決。
從一個雨棚到一個機制,高新區黨建引領網格治理將“單兵作戰”變為“協同共治”。“三商”機制層層遞進,既快速化解民生“小切口”,又系統謀劃治理“大文章”。未來,高新區黨建引領網格治理將繼續深化“三商”實踐,讓更多“雨中分揀”的難題轉化為“雨中溫情”的故事,為黨建引領網格治理工作書寫“高新樣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