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14日,歐盟成員國外長在盧森堡舉行會議,討論歐盟在外交事務中面臨的主要挑戰,其中,如何進一步幫助烏克蘭“遏制”俄羅斯,向烏克蘭提供更多軍事援助是當天會議的主要議題之一。
△《基輔獨立報》網站報道截圖
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卡拉斯當天表示,烏克蘭已經同意無條件停火一個月了,但還沒有看到俄羅斯方面對此表示同意。顯而易見的是,歐盟需要加大對烏克蘭的支持。今年,歐洲國家已經承諾提供230億歐元援助,比去年有所增加。
卡拉斯指出,現在歐盟必須對俄羅斯“施加極限壓力”以真正結束這場沖突。
△比利時《布魯塞爾晨報》網站報道截圖(題圖為卡拉斯)
北京語言大學“一帶一路”研究院副研究員董一凡在接受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環球資訊廣播采訪時分析指出,歐盟希望引導烏克蘭問題朝著有利于自身的方向發展,但是,歐盟的影響力有限。
烏克蘭危機爆發后,在美國拜登政府時期,歐洲的軍事援助、制裁都追求與美國步調一致。
隨著特朗普上臺后,美國對烏立場發生轉變,開始和俄羅斯“靠近”。歐洲突然發現很難和美國進行協調,彼此的立場也很難一致,歐洲必須通過自身努力,去引導俄烏局勢朝著對歐洲有利的地緣政治格局去發展。
盡管歐洲現在力爭在相關問題上的話語權,力爭發揮作用,但是歐洲釋放的強硬政治信號或是實際措施,到底是在將俄烏沖突推向和平解決的方向,還是推向一個更加危險的境地?
素材來源丨總臺環球資訊廣播《直播世界》
記者丨宋亮 楊卓英
編輯丨印梅梅 楊楠
簽審丨原丁 閆明 康炘冬 鄒浩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