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增進對青白江區情實際的認識領悟水平,清泉鎮到村任職選調生工作隊緊扣“鄉村振興背景下物流通道與產業協同的實踐探索”主題,于4月11日赴成都國際鐵路港(以下簡稱鐵路港)開展首期專題研學。
工作隊赴成都國際鐵路港開展研學
在鐵路港展示中心,數字沙盤生動展現著這條現代“鋼鐵絲路”的壯闊圖景:作為西部陸海新通道核心樞紐,這里已構建起輻射歐亞120余城的立體物流網絡,中歐班列(成渝)累計開行量已突破3.6萬列。“中老泰”“中越”冷鏈專列等創新通道的常態化運行,既實現了本土與全球優質產品的“雙向奔赴”,又為構建“買全球、賣全球”的“雙循環”貿易格局持續賦能。
工作隊赴成都國際鐵路港開展研學
參觀結束后,工作隊員們于亞蓉歐國家館開展專題座談,結合駐村工作情況分享調研收獲。
青白江區委組織部駐西平村選調生魏憲豪表示,可以充分發揮清泉鎮適鐵臨港產業優勢,以“港村”聯動促進農貨出山出海,推動農產品供應鏈與國際物流網絡接軌,探索“跨境電商+冷鏈運輸”“保稅倉儲+訂單農業”等新路徑。
成都市市場監管局駐龍順村選調生江佳鍚提到,要做好村企共建文章,積極引入生鮮供應鏈企業,將閑置村集體用房改造為分級分揀中心與產品質監中心,打造“企業包技術、合作社定標準、農戶抓生產”聯營體系;與中藥飲片企業合作,深入發掘川明參等本地中藥材“藥食同源”價值,試點建設GAP標準化種植園。
成都市市場監管局駐牌坊村選調生胡珈鋮補充到,推動農產品出村出川出國,品牌建設很重要,建議推動“一村一品”建設,邀請第三方咨詢機構上門輔導,以村股份經濟合作聯合社為著作權持有人注冊品牌商標;實施“一鎮多特”戰略,科學謀劃品牌建設規劃,構建“村域特色IP+鎮域公共IP”雙軌體系,以品牌賦能提升整體競爭力。
工作隊赴成都國際鐵路港開展研學
工作隊成員紛紛表示,研學活動開拓了眼界、啟發了思路,也為大家深化交流搭建了平臺,非常期待下一期活動。據悉,為切實增強選調生基層鍛煉實效,清泉鎮黨委創新人才培養機制,指導成立清泉鎮到村任職選調生工作隊。工作隊錨定“理論+實踐”雙融互促目標,通過建立“課題共研、平臺共建、資源共享”的協同機制,為鄉村振興貢獻更多青春動能。
轉自:青白江先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