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對黨-自由黨領袖達頓(左)和現(xiàn)任工黨總理阿爾巴尼斯
2022年聯(lián)邦大選中,華裔選民成為工黨勝選的關鍵力量。多個關鍵邊緣選區(qū)對自由黨的倒戈比例幾乎是其他選區(qū)的兩倍。許多傳統(tǒng)上支持商業(yè)的聯(lián)盟黨選民因不滿莫里森政府任內的對華強硬論調而轉投工黨,疫情后針對華人的種族歧視浪潮進一步加劇了這一趨勢。
華文數(shù)字媒體平臺"今日悉尼"最新民調顯示,工黨大概率將繼續(xù)獲得多數(shù)華裔選民支持。在參與該持續(xù)調查的3000名受訪者中,64%的選民表示將在下次聯(lián)邦選舉投票給工黨,僅27%支持自由黨,綠黨與獨立候選人分別獲2%和5%支持。若該結果反映整體趨勢,對工黨在華裔聚居選區(qū)的選情構成利好。
然而,工黨也可能難以復制上屆選舉的輝煌戰(zhàn)績。在五分之一將會改變2022年的投票選擇的選民中,有55%原工黨支持者擬轉投聯(lián)盟黨,僅18%原自由黨選民打算改投工黨。
經濟管理能力(51%)與中澳關系(26%)是選民轉向的主要原因。
受訪者以中國大陸第一代移民為主,79%在海外出生但已定居澳洲超十年,73%已入籍獲得投票權。2021年人口普查顯示,全澳約139萬居民有華裔血統(tǒng),其中53.6萬生于中國大陸。隨著該群體持續(xù)壯大,第一代華裔正成為重要政治力量。
調查揭示了該群體復雜多變的政黨傾向。在17項選舉關切議題中,經濟(14%)與中澳關系(12%)分列前兩位。盡管多數(shù)華裔認為自由黨更擅經濟管理,但普遍認可工黨在處理對華關系上比自由黨友善——這可能是整體上工黨仍占優(yōu)的主因。
大選前夕,兩黨領袖在華人社區(qū)活動
約70%受訪者會考慮支持對華裔社區(qū)友好的政黨,72%傾向對華政策溫和的政黨。長期對華強硬的反對黨領袖達頓近期放軟身段,稱自己"親華"并希望雙邊貿易翻番,但近日又借中國科考船事件抨擊阿爾巴尼斯對華"軟弱"。
部分華裔選民希望澳洲采取更獨立于美國的外交政策。研究表明,華裔群體對澳英美三方安全伙伴關系(AUKUS)的批評聲浪高于普通澳洲民眾。與華裔選民交流中發(fā)現(xiàn),有人對兩黨在中美問題上的立場均不滿意,這促使少量鐵桿工黨支持者考慮改投綠黨或獨立議員。
針對族裔背景的候選人提名策略未必奏效。雖然自由黨在里德(Reid)、本尼龍(Bennelong)和坦尼(Tangney)等華裔聚居選區(qū)分別提名了三位華裔候選人鐘漢(Grange Chung)、榮曉杰(Scott Yung)和王海洋(Howard Ong),但調查顯示僅52%受訪者會因候選人的華裔/亞裔外貌給予支持。
隨著5月3日選舉日臨近,選情仍存變數(shù)。自由黨能否維持目前在華裔選民中微弱的支持率回升,或將取決于達頓在對華政策上的言行表現(xiàn)——這必將受到華裔社區(qū)的密切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