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丨21新健康(Healthnews21)原創作品
作者/李佳英
編輯/季媛媛
近日,片仔癀以1358萬元收購“溫肺定喘顆粒”全部權益,正式入局呼吸賽道。這款具有補肺溫腎功效的1.1類中藥新藥,若研發成功將成為國內該領域首個獲批的獨家中藥,市場前景廣闊。
醫藥行業資深營銷專家李眾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片仔癀收購新藥體現了中藥企業在傳承基礎上的創新需求,從企業轉型和資本市場角度看,收購1.1類新藥對其短期股票和市值可能有利。
然而,這條掘金之路亦是兩難困局,當前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治療領域已聚集化藥、生物藥等多類競品,中藥創新藥面臨“前狼后虎”的競爭格局。與此同時,臨床指南顯示現有中成藥治療COPD的證據質量普遍較低。
值得注意的是,片仔癀近年研發投入持續收縮,2024年前三季度同比下滑19.59%,在同行中處于較低水平。在創新藥研發平均需要6至8年的背景下,這樣的投入能否支撐長期研發令人擔憂。
與此同時,片仔癀卻在產業基金領域大舉布局,2024年以來累計出資近5億元設立多只大健康基金,業內亦有疑慮,這是否存在“重整合、輕創新”的傾向。
買中藥創新藥,體會呼吸賽道的“冰與火”
根據片仔癀與山東康眾宏醫藥科技開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康眾宏”)達成的協議,以1358萬元的價格收購康眾宏擁有的中藥1.1類新藥“溫肺定喘顆粒”技術及知識產權等全部權益。此舉被業界視為其拓展呼吸系統疾病治療領域的關鍵落子。
此次片仔癀公司收購的“溫肺定喘顆粒”具有補肺溫腎、止咳定喘、化痰祛瘀的功效,主要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穩定期肺腎氣虛、痰瘀阻肺證的治療。值得關注的是,目前國內尚無同類中藥產品獲批上市。這意味著,若研發順利推進,產品將以獨家中藥的身份實現上市銷售。
關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流行病學的研究顯示,基于全球疾病負擔的研究,全球每年大約有300多萬人死于慢阻肺,占全因死亡的6.0%。在國內,隨著人口老齡化加劇、吸煙、空氣污染等因素推動,COPD患者人數也在持續增長,按照模型預測,2030年中國COPD的死亡例數為105.54萬例。
雖然市場前景廣闊,但對于此類中藥新藥而言,亦可能陷入“前有狼,后有虎”的境地。目前COPD治療領域已聚集了包括化藥、生物藥在內的多類競品,中藥新藥必須證明其差異化價值。
雖然上市中成藥鮮有說明書中明確治療慢阻肺的,但是臨床工作中許多中成藥應用于慢阻肺治療。《中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基層診療與管理指南(2024年)》指出,慢阻肺患者的中醫中藥治療成根據“辯證施治”的原則,某些中藥具有祛痰、舒張支氣管和免疫調節作用,可緩解臨床癥狀,改善肺功能和免疫功能,提高生命質量。
此外,《中成藥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臨床應用指南(2021年)》已經對玉屏風制劑、百令膠囊、金水寶膠囊、補肺活血膠囊、丹龍口服液等多款藥品治療慢阻肺相關病癥做出了研究。
但由于缺乏證據,上述指南也透露,證據質量普遍較低,無法很好地回答預期的臨床問題,例如中成藥治療慢阻肺穩定期、中成藥聯和西醫基礎治療慢阻肺急性加重期、中成藥治療慢阻肺合并抗生素相關性腹瀉,以及中成藥治療慢阻肺合并呼吸機相關性腹脹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北京中醫藥大學衛生健康法治研究與創新轉化中心主任鄧勇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中藥創新藥的療效評價體系相對復雜,難以在短時間內獲得臨床醫生和患者的廣泛認可。中藥創新藥進入市場需要突破現有競爭壁壘,面臨較大壓力。
希望專屬應用于慢阻肺的中成藥及高質量證據的出現,更是中藥界的共同期待。中國工程院院士張伯禮在接受采訪時指出,指南僅基于當前可得最佳證據,對有明確優勢的病種或某個環節推薦使用中成藥,未涵蓋某個疾病的所有臨床問題,不能代替疾病的治療指南。中成藥臨床高質量研究文獻數量少,影響了推薦的證據強度,但為后續更有針對性的循證生產高質量證據,提供了明確方向和需求。
片仔癀亦指出,還需開展臨床試驗并經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審評、審批通過后方可生產上市。而且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中藥市場規模具有不確定性。
另據米內網數據,止咳祛痰平喘中成藥在2023年中國三大終端六大市場銷售規模均超過300億元。蘇黃止咳膠囊、肺力咳合劑、強力枇杷露、京都念慈菴蜜煉川貝枇杷膏、急支糖漿排名靠前,且均為正增長。
對片仔癀而言,收購只是第一步。參照行業經驗,這將是一場漫長的“馬拉松”。根據片仔癀曾在公告中列出的研發周期。以安宮牛黃丸為例,按該類藥品的平均研發周期為5.37年。另據公開信息,一款中藥創新藥的研發需要經歷立項、臨床前研究、臨床研究、申報上市等階段,整體研發周期至少需要6至8年。
然而,片仔癀的研發投入呈現收縮態勢。根據WIND數據,片仔癀2024年上半年研發費用為1.16億元,同比減少0.06%。再之前,2022年至2023年則分別為2.30億元、2.32億元,其研發費用在同行低于白云山、以嶺、天士力、華潤三九等企業。
在創新藥研發“燒錢”已成行業共識的背景下,這樣的投入能否支撐長期研發需求,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
資金流向?產業鏈整合還是中藥創新
其實,在2020年新版中藥注冊分類實施后,中藥創新藥研發如火如荼。2020年9月,國家藥監局發布《中藥注冊分類及申報資料要求》,將中藥注冊分為中藥創新藥、中藥改良型新藥、古代經典名方中藥復方制劑和同名同方藥,前三類均屬于中藥新藥,分別對應中藥1類、中藥2類以及中藥3類。
藥智數據顯示,從2020年到2024年,IND申報數量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2024年品種數達到63個,年復合增長率62.66%。批準臨床數量也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2024年品種數達到46個,年復合增長率84.15%。
這種熱度在婦科領域尤為明顯——片仔癀的養巢顆粒、康緣藥業的連參更年顆粒等1.1類新藥在2025年3月密集獲批臨床。
雖然中藥創新正在經歷從經驗醫學向循證醫學的轉型,但企業需要平衡短期業績壓力與長期研發投入的關系。為此,不少企業選擇構筑大健康版圖,通過產業基金在上下游廣泛布局。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梳理發現,近年來一級市場上對于中藥領域的布局集中在對于中藥產業鏈的整合和發展。
在2024年半年報中,片仔癀表示,與專業投資機構合作參與設立兩只基金(暫定名:圓山基金、盈科基金)。在保證公司主營業務穩健發展的前提下,以基金投資為抓手,充分借助專業投資機構的資源、管理及平臺優勢,加速醫藥產業聚集,加強公司在產業鏈上下游的整合能力。
根據后續披露的消息,2024年9月,片仔癀全資子公司漳州片仔癀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片仔癀投資”)與多家公司共同設立的漳州圓山大健康產業基金,總規模為10億元,片仔癀投資出資2億元,該基金旨在加速醫藥產業聚集,加強公司在產業鏈上下游的整合能力。
2024年11月,片仔癀投資參與發起設立的片仔癀盈科基金順利通過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的私募投資基金備案,基金總規模10億元,主要投資于中醫藥產業、生物醫藥、醫療器械、醫療服務等行業的企業或項目。其中,片仔癀投資作為有限合伙人以自有資金認繳出資2.9億元,占片仔癀盈科基金的比例為29.00%。
在已出資近5億元的基礎上,片仔癀2025年持續加碼。2025年4月1日,片仔癀宣布,基于大健康產業鏈上下游考慮,立足現有發展需求,積極尋找新增長點,增強產業協同效應,提升持續競爭能力,在確保主營業務發展的前提下,擬投資招盈基金。
片仔癀投資擬作為有限合伙人以自有或自籌資金認繳出資2億元,片仔癀關聯方漳州片仔癀資產經營有限公司作為有限合伙人擬認繳出資1.5億元。招盈基金目標募集規模為10億元,基金管理人為招商致遠資本,基金主要投資于生物醫藥、中醫藥、醫療器械、消費醫療、醫療服務等領域。
在同樣手握傳統國家保密配方的云南白藥身上,這一趨勢得到了印證。2024年11月,云南白藥與中銀國際投資共同設立的云南省中醫藥大健康創新基金,將以“直投+子基金”的模式重點關注云南省中醫藥產業鏈企業,拓展覆蓋全國范圍內中醫藥大健康與生物醫藥領域的各類企業。
同樣是為了產業鏈,片仔癀還磨刀霍霍向大健康領域。2024年,擬以2.54億元收購明源香料 100%股權。明源香料的核心資產為對漳州水仙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水仙藥業”)的30%股權投資,除此之外未開展其他業務,無實質經營。而后者盈利板塊主要基于風油精的銷售,盈利模式較為穩定。
雖然片仔癀解釋,此舉是為探索培育新的增長點。但是業內不乏質疑,一是收購未取得水仙藥業控制權,僅間接收購水仙藥業30%股權,對業務的協同性或更局限在品牌提升方面。二是按照片仔癀披露的假設收購完成后分紅水平保持在1000萬元,每年為其帶來近300萬元的分紅現金流入。收購所花的2.54億元回本之期遙遙,增強盈利能力的作用甚小。
在市場,此筆交易被叫停,片仔癀后續聲明稱:“當前交易價格可能存在磋商空間,交易方案還需進一步優 化調整;為充分保障公司及股東權益,決定本次關聯交易暫緩執行。”
據來覓PEVC數據顯示,2023年以來我國一級市場圍繞中藥領域已發生融資案例13起,整體來說中藥的獲投領域主要集中在中藥材種植以及中成藥領域,中藥新藥領域的投融資案例發生仍然相對較少,伴隨著未來中藥在全球醫藥體系中科學性和可信度的提高,圍繞中藥領域“創新”發展的一級市場投融資熱度或有望得到快速提升。
隨著更多循證證據出現、中藥創新藥上市,此類重整合、輕創新的傾向或能得到扭轉。在大勢之下,中藥企業如何順勢轉型,走出一條平衡之路,正是市場所觀望的。
圖片/21圖庫
排版/許秋蓮
【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著作權歸屬21世紀經濟報道,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形式使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