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詩
雪那么白
文/陳人杰
雪那么白,那么無辜
痛苦的羽翼,總能準確地找到大地
風一吹再吹,它的小腳丫總是那么孤立無助
它想回到天上,但這已是命運中
迷失的、難以掌控的、取消了邊界和自己的飛絮
對于真相,它已無能為力
對于信仰,它是純粹的,想象之物
賞析
冬天就讀冬天的詩,今天分享的是魯獎詩人陳人杰的詩《雪那么白》,這首詩從內容來看,似有以物喻人之感。詩人分明是把雪當作人在書寫,這雪有自己的本色,但是被注入了人類的情感,那么,看它的感覺就完全不一樣了。詩人說雪是無辜的,痛苦的,孤立無助的等等一列系情感因子,這好比是詩人對自己命運的陳述。雪對真相的無能為力,對信仰的純粹,夾雜著人類的感情色彩,這或許就是詩人的自我解構和對現實與理想的定義。從感情色彩來看,這首詩偏悲觀的一面,這與詩人的生命體驗必定是息息相關的。
詩人一邊說雪白,立馬又說它的無辜,或許是因為白得一塵不染,而掉落仿佛是被動的,才顯得無辜,而且掉落地上意味著被污染。這樣的情形與人是何其相似。詩人將雪比作痛苦的羽翼,這痛苦來自掉落,來自離開原來的地方,從熟悉到陌生,從高處到低處,面臨著被踩踏的可能,甚至是蹂躪。這句“總能準確地找到大地”,證明大地是雪的最終歸宿,無論雪如何飄飛,最后還是在大地安家,這是宿命,和人毫無二致。
接著,詩人寫風對雪花的吹動,雪的小腳丫孤立無助,這是某類人現實的寫照。雪在風中是被動的,只能聽天由命,這就是痛苦和悲哀。人在孤立無助的時候也同樣如此,所以,詩人是把人的遭遇復制到了雪的身上,然后又將其意作用于人,更加深了讀者對詩的感悟。
詩人寫到雪想回到天上去,但是命運并非是如此安排的,詩人用了四個短語來形容這種狀態,迷失的,難以掌控的,取消了邊界的和自己的飛絮,這些字眼所表現的狀態就是無序的運動,只能被動接受的。從雪的身上,我們肯定看到了自己的身影,無力回天,回天乏術,只能任由命運擺布,這是典型的悲觀主義,這如同陷入絕境之中。
最后兩句“對于真相,它已無能為力/對于信仰,它是純粹的,想象之物”,對于這里的真相,可以理解為既定的命運,無法更改的事實。而信仰就是純粹的想象之物,只能幻想的精神安慰劑。
這首寫雪詩,將人的命運和雪的命運結合起來書寫,有種同病相憐的感覺。都似塵世間的飄萍一般,命運安排到哪里,家就在哪里,體現了生命的無奈感。再看第一句“雪那么白,那么無辜”,仿佛帶著贊美,又帶著惋惜,有種即使再白,再怎樣,也無法改變命運走向的暗示在其中,這不免讓人感傷。再想想自己的命運,同樣是顛沛流離,哪有什么歲月靜好,都是裝腔作勢,自欺欺人罷了。人如雪,雪如人,這首詩就是對命運的最好詮釋。
拋磚引玉,就詩論詩,以寫代學,至此,就結束了。如果您有不同的看法,歡迎評論區交流。如果您有值得推薦的詩歌,歡迎留言告訴我,一同欣賞,共同進步。我是詩者格命草,歡迎關注,下期詩評見!
詩人簡介
陳人杰,浙江天臺人,1968年生,2012年援西藏工作至今。現任西藏文聯副主席、中國詩歌學會常務理事,曾獲2014年度中國全面小康十大杰出貢獻人物。獲第四屆昌耀詩歌獎、2021年度中國作家集團·全國報刊聯盟優秀作家貢獻獎、中國詩歌網2021年度十佳詩集、第五屆中國長詩獎、第二屆徐志摩詩歌獎、《詩刊》青年詩人獎、珠穆朗瑪文學藝術獎特別獎等獎項。2022年,陳人杰的詩集《山海間》獲第八屆魯迅文學獎詩歌獎。
往期詩評
格命草
格命草,自稱詩者,讀睡詩社創辦人,《讀睡詩選》主編,中國詩歌學會會員。主編出版詩集《讀睡詩選之春暖花開》《讀睡詩選之草長鶯飛》,目前選評經典詩歌,名人名詩400余首,《格命草詩評(一)(二)(三)(四)》已完成,詩評系列叢書正在持續創作中。付費評詩,付費寫詩評集,付費推廣詩歌,可加格命草微信:gemingcaoa 詳談)。
關注格命草,一起讀經典
格命草主編出版詩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