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4月15日報道 《日本經濟新聞》4月11日刊登題為《同盟的“特權”不再可靠 全球反保護主義浪潮會否興起?》的文章。文章摘編如下:
2月舉行的日美首腦會談剛剛提出“追求日美關系新的黃金時代”,時間才過去不到兩個月。2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對日本也啟動對等關稅。
日本首相石破茂是通過美國的報道才得知24%這一稅率的。
在過去的關鍵時候,日本作為盟友受到美國的特殊對待。1991年以美軍為主的多國部隊進攻伊拉克時,日方在開戰三天前接到通知。根據電報和原政府高官的證言,美方以“美國人將會流血”的措辭秘密通知了時任日本外相中山太郎。
美國基于同盟關系對日本提供的安全保障和巨大市場,一直是戰后80年來日本經濟增長的基礎。
特朗普啟動的對等關稅,既針對中國和俄羅斯等與美國抗衡的國家,也針對美國的盟友以及志同道合國家和地區。作為對美國最大的直接投資國,日本政府曾期待受到特別待遇,但這一期待已經破滅。
包括日本在內,希望與美國進行談判的國家和地區一律被征收對等關稅的措施將“延期”90天。盡管如此,美國在不進行事先通知的情況下單方面征收關稅的態度依然堅決。現在恐怕已經到了日本不能再依靠日美同盟特權的時代。
從日本政府那里感受不到堅決捍衛正遭受挑戰的自由貿易的態度。或許是顧及特朗普,石破首相很少有機會說出“自由貿易”這個詞。這與呼吁作出“揮舞自由貿易旗幟的國會決議”的立憲民主黨代表野田佳彥形成鮮明對比。
早稻田大學名譽教授浦田秀次郎要求,“應該向世界貿易組織提起訴訟,控告特朗普關稅違反規則”。
許多國家在強調自由貿易重要性的同時,也在排隊要求與美國進行個別談判,以把對等關稅對本國造成的打擊降至最低程度。但是,如果允許按以“本國優先”為導向的美國步調進行談判,那也存在加速瓦解自由貿易的風險。
精通國際法的日本前駐印度尼西亞大使石井正文呼吁,“應在美國不會再充當自由貿易旗手的前提下制定外交戰略”。他認為,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CPTPP)為核心不斷努力擴大自由貿易區,才是日本的出路。
要把既無法依靠美國也無法依靠中國的東南亞國家拉進自由貿易區。與此同時,還要擴大與中國、南方共同市場和歐盟的合作。石井指出,“需要制訂將美國以外國家納入自由貿易區的計劃”。
特朗普謀求以關稅為杠桿構建新的世界貿易秩序。能夠有計劃與之對抗嗎?為避免出現各國和地區競相采取保護主義的混亂時代,日本需要做的不僅僅是在對美談判中盡量減少對本國經濟的打擊。(編譯/劉潔秋)
2月7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右)與到訪的日本首相石破茂在華盛頓白宮舉行會談。(新華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