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法治日報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吳良藝 通訊員 馬墁瀅 黃鷺晨
4月13日,廣西壯族自治區(qū)百色市凌云縣在朝里瑤族鄉(xiāng)那巴屯開展“3·16吼敢”歌圩活動。活動中,凌云縣人民法院將法治宣傳與民族文化深度融合,組織干警走進歌圩節(jié)開展民族團結普法宣傳活動。
在活動現(xiàn)場,既有專業(yè)法律咨詢服務,更有凌云法院“茶鄉(xiāng)姐姐”普法山歌隊以快板山歌普法的形式,將法律知識送到群眾身邊。活動當日惠及群眾1000余人,發(fā)放宣傳資料800余份,實現(xiàn)普法宣傳“零距離”“接地氣”。
活動現(xiàn)場,歌圩舞臺旁“凌云縣人民法院那巴歌圩活動法律咨詢臺”的紅色橫幅格外醒目。由“雙語”干警組成的服務團隊剛擺好咨詢臺,就被趕圩的群眾團團圍住。“起訴別人欠款要哪些手續(xù)?”“務工欠薪怎么起訴?”“宅基地繼承要怎么做?”面對群眾提出的具體問題,干警們耐心解答,現(xiàn)場還發(fā)放普法手冊等材料。
12時,身著壯錦服飾以及法院制服的凌云縣人民法院“茶鄉(xiāng)姐姐”普法山歌隊一亮相就引發(fā)陣陣喝彩。這支由8名女干警和8名志愿者組成的普法先鋒,將法律知識編成押韻歌詞,配合快板在舞臺上縱情高歌。
凌云縣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岑萬旺介紹,依托“茶鄉(xiāng)姐姐”品牌文化建設,特別抽調有文藝特長的女干警成立普法山歌隊,用當?shù)貍鹘y(tǒng)山歌曲調,配合活潑輕快的快板表演形式,把法律知識編排進表演節(jié)目,用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讓法律知識入腦入心。
夕陽西下,歌圩漸散。這場別開生面的普法實踐,既展現(xiàn)了新時代法院干警能辦案、懂民情、有才藝的多元風采,更在民族文化的傳承中織就了法治信仰的錦繡畫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