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劉今年56歲,平常特別注意養生,早睡早起外加吃完飯總會要再休憩一下,他覺得睡眠對健康有很大好處。
可最近一段時間,他發現自己午睡后整個人都很不舒服,甚至比沒睡還累。
這讓他覺得很詫異,擔心是自己身體出現了問題,第二天就去了醫院。醫生在了解他的睡眠習慣后,認為是他午睡時間過長導致的身體不適,讓他減少下午睡時間再看看情況。
回去后,老劉將每天的午睡時間減少到半小時以內,身體的不適感果然消失了。不是都說午睡對身體好嗎?這怎么午睡時間過長反而不行了?
一、午睡是身體的“修復劑”
午睡,其實是一項有利于身心健康的事情。《睡眠健康》上的一項研究指出,經常午睡的人對大腦健康有一定的益處。午睡可延緩大腦衰老的速度,對保持大腦健康以及較大的腦容量有一定好處。
且短時間的午睡對大腦放松也很有好處,《科學》期刊上的一項研究指出,30分鐘的午間小憩就可以提升認知表現,讓大腦得到休息,下午的工作和學習可以更有精力,對提升認知功能也有一定的好處。
還有研究發現,偶爾午睡(每周1~2次)的人群相較于完全不午睡的,中風/心力衰竭的風險降低了48%。
適當的午睡還對調節情緒、減輕疲勞有一定好處,有助于讓人放松心情、恢復內心的平靜。
二、午睡有益,但不可貪多!
國人由于飲食習慣的因素,很多都有午睡的習慣,數據顯示我國67.38%的人經常午睡、30.49%的人偶爾午睡,可以說午睡是具有中國特色的一種文化。但午睡這件事,其實存在不少的細節!過長時間的午睡很可能會起到反作用。
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的研究人員曾進行過一項研究,對1065位老年人進行了14年的隨訪。結果發現,罹患阿爾茲海默癥會影響受試者的午睡時間、午睡時間和頻率與年齡呈正相關關系,這種相關性在輕度阿爾茲海默癥的患者身上更為顯著。
具體來看,沒有認知障礙的人隨著年齡增加每年平均會增加11分鐘的午睡時長。而有輕度認知障礙的人,午睡時間會增加到24分鐘;確診阿爾茲海默癥的患者,午睡時間每天會增加68分鐘。
進一步分析發現,午睡時間過長與阿爾茲海默癥之間存在惡性循環的關系。相較于每天午睡時間<1小時的,每天至少一次>1小時的午睡,會讓癡呆風險增加40%。在排除癡呆因素后,研究人員發現更長時間以及更頻繁的白天小睡,是導致正常人罹患阿爾茲海默癥的關鍵風險因素。
西班牙韋爾瓦大學曾對2萬余名大學畢業生進行分析后發現,相較于午睡<30分鐘的,午睡時間>30分鐘的人罹患房顫的風險會增加90%。《神經病學》上的一項研究則發現,相較于不午睡的人群,午睡時間>1小時中風風險會增加1.88倍。
尤其是高血壓患者,更要對午睡時長加以重視。
《歐洲神經病學》上一項針對我國農村地區1.1萬余名無中風史的高血壓患者數據指出,相較于午睡時間1~30分鐘的高血壓患者,午睡時間31~60分鐘或>60分鐘,會導致首發中風的風險增加27%、37%;缺血性中風風險增加31%、33%。
三、上了年紀后,午睡需注意3點
對于上了年紀的中老年人來說,午睡更加需要注意,這幾件事一定要做好。
1、避免趴著睡
趴著睡會給肩頸的肌肉帶來較大壓力,容易導致肩頸酸痛,甚至會讓頸椎的生理曲度發生變化。且飯后趴著午睡的話,還可能會導致胃脹氣等發生。
2、不要立刻起身
進入睡眠狀態后,血液循環和心率都處于相對緩慢的狀態下。突然起身會導致血壓瞬間波動,心臟負擔會因此而加重,對于本身調節能力差的老年人來說,容易引起頭暈、心慌等不適。
3、不注意午睡環境
好的午睡環境對于睡眠也很重要,建議保持午睡環境昏暗、安靜,溫度也要適宜,最好是躺著睡覺。
午睡對于健康而言有很大的好處,但前提是要睡對,千萬不要過長時間的午睡,否則只會起到反效果。
參考資料:
[1] 《醫生發現:每天能堅持午睡的老人,過不了幾個月,身體或會迎來3大變化》.醫學原創故事會2025-04-02
[2] 《健康午睡,該睡多長時間 | 科普時間》.人衛健康2024-10-06
[3] 《醫生提醒:70歲后還經常午睡的人,不想心臟出問題,這4點要多留心》.華醫網2025-03-22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