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小時里,近3000名大學生到場應聘,共收集簡歷4586份,初步達成就業意向1341人......日前,2025共青團“千校萬崗”示范招聘會暨“春暖皖江”安徽共青團組織服務青年就業系列活動走進安徽大學。在全校各部門的通力合作下,這場活動交出了一組漂亮數據。
在促就業工作邁入攻堅期的當下,這組數據無疑是一劑“強心針”。近年來,安徽大學深入貫徹落實就業“一把手”工程,校黨委書記、校長親自部署,高位推進就業工作。組建成立學生就業指導中心,統籌開展全校學生就業指導、服務和管理工作。瞄準大學生就業全鏈條,靶向攻堅,打出一套有“力度”、顯“溫度”的組合拳,全力助力畢業生高質量充分就業。
安徽大學黨委書記虞寶桃(前排右三)訪企拓崗
錨定就業“新坐標”科學規劃
3月26日下午,“春暖皖江”招聘會現場人頭攢動。相距不遠的文典閣報告廳里同樣洋溢著青春氣息,以“出彩人生,‘就’在基層”為主題的大學生就業引航計劃講座火熱開講。四位在基層就業、西部計劃、鄉村振興、創新創業等領域取得豐碩成果的優秀青年和兩位就業指導嘉賓,圍繞2024~2025年度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鄉村振興計劃、基層就業、創新創業等領域進行分享。走出報告廳時,該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大四學生李剛感慨道:“基層一線也能大有作為,實現夢想未必只能在寫字樓”。
畢業在即,優秀校友的“過來人”經驗、就業專家的干貨指導,無疑為像李剛這樣的畢業生多提供一份參考、一次選擇。“在時代的浪潮當中,畢業生何去何從,是堅持所學為所用,投身對口的就業崗位?還是響應國家號召,去西部去基層一線鍛煉?還是繼續學下去,瞄準考研、考公搏一把?這些都需要學生結合自身實際找準自己的就業坐標。”據該校學生就業指導中心主任王超介紹,為促進畢業生高質量充分就業,從新生入學開始,學校便開設了職業規劃與就業創業課,按照“一院一特色、一專業一方案”,以學生為中心,遵循不同階段學生成長需求,以“專業+生涯”“專業+就業”為導向,將就業指導內容“嵌入”專業培養方案中,構建貫穿大學全周期的教學設計,目前,該校51個專業已100%實現課程大綱個性化定制,全面構建起契合各專業特點的定制化教學體系。
在細化“一生一方案”要求的過程中,該校依托國家級職業指導大師工作室,推進“精準滴灌”體系化建設。如啟動“‘職’引未來,尋找安大就業先鋒”朋輩就業引領計劃,開展“安芽計劃”求職能力提升系列活動,組織“職”點迷津·皖美成“公”公考系列講座,編撰《畢業生就業指導手冊》,做到人手一冊。分層分類滿足畢業生個性化需求,細化考研、升學、就業創業、基層就業、選調生等指導工作。近三年,學校畢業生去向落實率均穩定在93.9%以上。
此外,該校積極鼓勵畢業生到西部去、到基層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近三年,學校參加大學生西部計劃76人,應征入伍61人,考取安徽省選調生174人,錄取安徽省選調生人數連續8年位居全省高校首位,越來越多的安大學子找到自己的職業“新坐標”。
奇瑞公司專場招聘會
鍛造求職“金剛鉆”精準賦能
“企業普遍反映,安大畢業生專業素養過硬,到崗后上手很快”。日前,經過前期對接和崗位二次篩選,長豐縣人社局向該校畢業生一次性定向提供46個就業崗位,對安徽大學畢業生培養質量贊不絕口。
一次性定向提供46個就業崗位,可見地方用人單位的招人誠意,也側面肯定了該校學子可攬瓷器活的“金剛鉆”。據王超介紹,近年來,為提升育人質量,學校不斷配優師資隊伍,按照“一專業一隊伍”需求導向,堅持“內外互補、專兼結合”原則,從用人單位人力、優秀校友、專業教師、思政骨干等渠道選優配齊就業指導隊伍,擴充師資資源庫。實施“培優強師”系列計劃,完善就業指導隊伍專業發展支持體系,舉辦課程比賽、工作坊、專家報告、主題培訓等活動,全面促進隊伍專業化發展,提高就業指導專業化水平。
此外,學校不斷深化校企合作,與中國電信、奇瑞汽車等企業簽訂人才需求戰略協議,選聘企業高管擔任“就業導師”。舉辦小米工程師訓練營、中國電信“天翼云”實訓營,與大眾安徽聯合培養研究生,著力構建“人才共育”新機制。
學生苦練內功,學校搶抓機遇。為幫助學生提升就業概率,學校學生就業指導中心充分發揮在用人單位招聘與學生求職之間的橋梁紐帶作用,與各地人社部門及用人單位建立常態化對接機制,構建精準化就業服務體系。通過電子郵箱、電話、邀請函等方式,提前向人社部門及用人單位通報學校年度就業市場開展計劃、畢業生專業及生源所在地分情況、就業意愿度、就業期望值等信息,為人社部門及重點用人單位征集就業崗位提供參考。學校對人社部門或用人單位發布的崗位進行二次篩選,確保崗位安排、專業需求、成長空間等符合學校畢業生需求,提高就業崗位與學校人才培養的適配度。
“通過校內校外、課上課下的共同努力,不斷提升學生就業技能,優化就業環境。只有這樣,就業機會來臨時才能準確抓住。”王超說。
搭建就業“立交橋”靶向發力
4月7日一早,王超就與部門同事投入了新一輪的招聘會工作中去,在他桌上的臺歷上,4月9日被紅色記號筆圈了起來。“整個清明節假日期間也沒歇著,各種招聘會信息、電話就沒停過。”再有兩天,2025年招才引智安徽高校行科技創新企業暨國有企業專場招聘會將在該校舉行。
自2025屆畢業生就業工作啟動以來,學校深挖線下就業市場,主動對接杭州市、南京市、蘇州市等重點城市,進校開展地方政府和人才機構組團招聘活動,聯合舉辦“潮聚杭州”“魅力南京”“校園蘇州日”等各類人才活動8場。強化與省教育廳、人社廳、團省委、國資委等部門以及合肥市、安慶市、滁州市等省內16個市合作,共同舉辦“招才引智高校行”“合肥千企萬崗請您來”等大型招聘活動15場。充分發揮校園招聘主渠道作用,舉辦以長鑫存儲、比亞迪、京東方、江淮汽車等重點用人單位為代表的線下專場招聘會516場,提供就業崗位4.1萬余個。
為豐富就業載體,學校還積極拓展線上渠道,充分發揮學校就業信息網直接對接省就業平臺、信息集合度高、信息發布數量不限等優勢,及時發布就業信息及宣講會公告,年均推送就業信息7300余條。順應學生掌上求職趨勢,用好“安大就業”微信公眾號,優化就業信息發布方式,年均發布就業信息600余條,信息閱讀量40余萬人次。聯合智聯招聘、前程無憂等專業招聘機構,舉辦“寒假暖心促就業”“前程無憂——安徽大學線上專場招聘會”等線上招聘活動,構建多渠道就業新格局。
值得一提的是,學校嚴格落實“訪企拓崗”促就業專項行動要求,充分發揮校領導班子推動畢業生就業工作的重要示范引領作用,校院兩級共同開展共建走訪、重點走訪、聯動走訪,以“訪”促“拓”,做深做實“訪企拓崗”工作。2024年以來,學校共走訪用人單位650余家,開拓就業崗位3800余個,促就業成效顯著。其中,校黨委書記虞寶桃赴中國電信安徽公司和中電信量子集團開展訪企拓崗,落實高質量就業崗位32個。
招聘會現場
就業典型
王帥:青春在邊疆閃光
“青春在此,理想在望,追隨本心,無問西東”。五年前,站在大學畢業的十字路口,安徽大學畢業生王帥聽從內心的召喚,放棄了高薪,通過報考新疆選調生,成為一名光榮的“大學生村官”。目前已扎根基層一線四年多,先后任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克拉瑪依市烏爾禾區烏爾禾鎮哈克村黨支部書記助理、組織委員,烏爾禾鎮武裝部干事,綜治中心干事、主任,柳樹街街道辦事處宣傳干事等職務。
“剛畢業那會,面臨的選擇還是挺多的,可以留校任大學輔導員,也可以攻讀碩士學位,還收到了一些國企offer,但終究沒能抵住祖國的召喚。”回想擇業時的場景,王帥直言,畢業時校園廣播里的一句“到西部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聽得自己熱血沸騰,“青年人不就應該奮斗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嗎”。
2019年11月,經組織批準,王帥來到了烏爾禾鎮哈克村任書記助理。為了快速適應工作節奏,王帥立刻開始了摸排到戶的走訪,他奔走在村頭巷尾,參與村民轉場放牧、犁地拉草,慢慢地和群眾“打成了一片”。在村民遇到困難時,他總能竭盡所能伸出援手,從農田鋪裝滴灌帶、適齡兒童上學問題,到常態化推進環境衛生整治行動,再到舊房拆除工作,每件事王帥都在盡心盡力貢獻自己的力量。
2020年是脫貧攻堅戰的收官之年,王帥和村兩委以發展特色養殖業為突破口,鼓勵村民從單戶單干到依托村股份經濟合作社抱團發展,進一步加快了村里特色優勢農牧業資源和生態資源的轉化增值。他領辦的褐牛養殖項目向上級爭取專項項目資金45萬元,并吸納全村80余養殖戶開展規模化、集約化養殖,該項目初期創收75萬余元,當年實現人均收入35806元,位居全疆前列。目前從常規養殖發展到風干肉、熏馬肉、駝奶等畜牧產品深加工,幫助村民鼓起了錢袋子。
在擔任烏爾禾鎮綜治中心主任期間,王帥檢查轄區工地現場324次,發現并現場整改一般安全隱患31起,切實把安全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組織排查化解矛盾糾紛45件,調解成功率達100%;精準高效落實疫情防控工作,接收核查反饋外來人員累計5000人次。此外,他組織動員轄區群眾充分發揮聯戶長“六聯+X”職責,參與群防群治巡邏500余人次,協同解決了私搭亂建冬窩子、村民水電燃氣排水、空掛戶清理等難點問題10余件,不斷夯實基層治理現代化基礎,推動平安鄉鎮建設邁上新臺階。
(記者程榕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