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男子送醫搶救59小時后死亡
認定非工傷#
#工作時猝死搶救超48小時
無法認定工傷#
等話題沖上熱搜引發關注
據媒體報道,2022年,江蘇的聶女士突然接到丈夫張先生所在公司老板的電話,稱張先生在工作時突發身體不適,被送醫救治。
送醫后,張先生被送進了ICU,醫院3次下達了病危通知書,聶女士選擇堅持治療。最終在持續搶救了59個小時后,張先生被宣告死亡,死亡原因為急性心肌梗死。
然而,事后在為張先生進行工傷鑒定時,卻被告知因張先生的最終診斷均為“病”而非“傷”,且從入院到死亡超過了48小時,不予認定為工傷。
對此聶女士無法接受,起訴到了法院,要求撤銷《不予認定工傷決定書》,法院一審、二審均判決駁回了聶女士的訴訟請求。
記者查詢發現,南京中院曾發布過一起典型案例,法院審理后認為如果因工傷認定問題,而讓家屬放棄對危重病人的救治,是與親屬做最大努力的內心意愿相悖的,也不符合社會公眾對生命予以最大尊重的基本價值觀,最終該案被認定為工傷。
對此,專家表示,《工傷保險條例》設置48小時的時間限制,主要是考慮突發的疾病是否與工作之間存在聯系,江蘇地區是按照診療機構初次接診的時間來判斷的。
目前,聶女士已經向南京市檢察院提交了檢察監督申請,通過法律途徑繼續尋求救濟。
對于此事
網友們看法不一
相關法律規定是怎樣的?
一起來看
《工傷保險條例》第十五條規定,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視同工傷:
(一)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突發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時之內經搶救無效死亡的;
(二)在搶險救災等維護國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動中受到傷害的;
(三)職工原在軍隊服役,因戰、因公負傷致殘,已取得革命傷殘軍人證,到用人單位后舊傷復發的。
你怎么看呢?
來源:荔枝新聞、國家法律法規數據庫、網友評論
值班編校:胡夢婷、徐貴保
值班主任:齊菲斐
值班編委:余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