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鄧浩志
樓市復蘇進程為何突然中斷?
根據相關機構的統(tǒng)計數(shù)據顯示,2025年4月第一周(3月31日—4月6日)廣州新房網簽環(huán)比下降了9%,4月第二周(4月7日—14日)新房網簽環(huán)比繼續(xù)下滑了10%。兩周疊加,4月樓市環(huán)比成交量降幅接近20%,降溫非常明顯。從影響因素上看,4月第一周是清明假期,屬于傳統(tǒng)購房淡季;第二周廣州又遭遇強對流天氣,這些因素都對樓市產生了影響。
但如果我們把新房網簽量往前追溯,這輪樓市降溫是從3月春季小陽春行情見頂之后就開始,并一路下滑。并非單純的偶然性因素導致的結果。另一方面,樓市降溫并不止廣州一地。我拿到的國內大城市周度成交數(shù)據顯示,國內主要大城市樓市上周出現(xiàn)了成交量環(huán)比大幅下滑30%的情況,前一周則下滑了8%。來訪數(shù)量上周環(huán)比下滑了接近20%,上上周則環(huán)比下滑8%左右。這進一步說明最近廣州樓市的下滑不是特例,也不是天氣等偶發(fā)因素影響的結果。過了清明節(jié),市場突然加速下滑。目前來看,唯一能解釋最近樓市突然全國全面降溫的原因只有一個。
貿易摩擦
貿易摩擦對經濟的影響是重大且全面的,這里就不作詳細分析,我們單看房地產市場。目前我國經濟較發(fā)達的城市,尤其是東南沿海城市,出口依賴度較高。例如,深圳2024年出口額占GDP比重為76.4%,寧波為52.1%,蘇州為61%,上海為33.7%。在出口業(yè)務中,直接出口歐美或通過東南沿海轉口美國的比例非常高。如果少了這項業(yè)務,對經濟和消費的影響可想而知。當然,目前形勢處于發(fā)展和變化之中,最終結果仍未可知。但市場已經出現(xiàn)了一定的焦慮情緒,進而促使部分家庭壓縮了消費和投資。房產購置或投資,是普通家庭金額最大的支出。現(xiàn)階段,“等等看”成為更多家庭的主動選擇。而樓市的復蘇,也由此被打斷了。
可以考慮取消非普通住宅標準了
近日,安徽貸款政策取消非普通住宅標準引發(fā)關注。以往,普通和非普通住宅在交易稅費、貸款額度、首付比例,甚至備案價格上都有明顯差距。當時的想法是:一是希望多征收些“有錢人”購房的稅費,調節(jié)一下財富分配;二是希望壓低高價物業(yè)的成交比例,讓城市房價均價“顯得”低一點。但時代變了,市場背景變了,房地產市場持續(xù)下行加上貿易摩擦對經濟可能產生的沖擊,都讓我們反思過去的政策,必須適時調整目標和方式。
首先值得強調的是,限制高價物業(yè)交易,甚至限制高價物業(yè)的價格已經被反復詬病。一是詬病房價被平均,貌似低了,實際是數(shù)字游戲;二是詬病限制高端物業(yè)價格銷售,實際上等于補貼有錢人,這是完全不合理的做法。因此,取消針對高價物業(yè)一系列不合理的政策,是推動房地產市場恢復的關鍵。在這方面,各地方最近兩年已經做得較多,但仍需繼續(xù)推進。
其次,當下消費市場低迷,既有心理預期不佳導致的不敢消費,也有實際消費能力不足導致的沒錢消費。因此,現(xiàn)階段如何刺激有錢人消費至關重要。對于高收入群體,買房是他們真正的大宗消費。能夠解除對豪宅產品交易的部分限制,無疑是刺激交易的關鍵,也是下一階段刺激樓市需求的新發(fā)力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