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 中,深圳市環境水務集團有限公司管網運營部部長蔡倩介紹了“二次供水運營管理常見問題綜述”。報告結合某超大城市在二次供水運營管理中的有關實際,系統剖析常見問題產生的根源,并從前期設計、工程監管、運維準則等不同維度對應解答,以規避有關運營風險,促進服務水平持續提升。
蔡倩
本文根據嘉賓發言內容整理。已經由專家本人審閱。
前言
深圳水務按照深圳市政府部門相關要求,于2021年開始全面攻堅供水管理進入居民小區。在短短的6個月不到的時間窗口期,供水企業需無條件全盤接收居民小區的二次供水設施及管網設施(包括高層樓宇),致使原物業單位所面臨的問題悉數轉移至供水企業肩上,以下是2021年6月至年底設施量的數據對比。
隨之而來的是用戶投訴量劇增,主要集中在四大主要問題。一是噪音問題首當其沖,占比高達32%,尤為引人注目;二是水質問題緊隨其后,時刻牽動著民眾的心弦;三是水壓投訴亦屢見不鮮,其中更主要的是體驗感問題。四是電費問題,這源于部分設施移交后,供水企業需依據國家發改委的相關要求,自主承擔原物業管理公司應承擔的電費。
噪音擾民
噪音擾民是我們運營管理中面臨的最大挑戰之一,主要存在三種類型的噪聲問題:流體引起的噪聲、機械本身引起的噪聲和共振引起的噪聲。
流體噪音主要是流體在供水系統中因流速過大、流態改變原因形成的阻塞流、紊流等引發的噪音;機械噪音主要是介質經過閥門及附屬設施會對閥瓣等產生沖擊,以及水泵選型及其基礎存在設計缺陷等原因引發;共振噪音主要是管道與設備的橫向運動甚至是同頻共振引發的噪音。
解決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首先,針對三閥中的浮球閥,我們主要采取的措施是增加電磁閥進行聯動控制及選用智能液控平衡裝置,以減少頻繁進水問題;其次,合理選用及安裝減壓閥,并對減壓比進行合理控制。有條件的,盡量在出廠前設定好減壓比;三是管道敷設的線路、水泵的選型及其基礎的設計等,需規避引發噪音的風險,并采取必要的防振措施。
水質問題
水質問題主要涉及微生物、重金屬含量以及消毒指標等方面。微生物方面主要關注感官指標,如濁度和色度;重金屬指標需嚴格控制,主要是鐵、錳;消毒指標涉及余氯等;同時,水中可能會出現氣泡,引發水發白,主要是排氣不暢原因導致。水發藍主要是室內管道倒流問題引發,也不容忽視。例如,連接馬桶的更管道未安裝止回閥,易引發水的倒流。主要是系統設計上存在缺陷,導致相關問題的發生。
二次供水中,當水池(箱)的水齡過長時,余氯易衰減,微生物易繁殖,濁度會上升。此外,水池(箱)如果為設置導流設施,易形成死水區,再加之進水水質如果下降,這些不利因素疊加,會進一步加劇水質惡化的風險。同時,還會受極端天氣影響,更增加了水質異常的不確定性,為此,我們的解決措施主要圍繞強化風險識別與管控,分級分類建立臺賬,并明確整改措施、責任人及完成時限等開展工作,并借助數字賦能手段,提升管理效能。
水壓問題
主要存在三類問題:一是水壓不足;二是水壓過高;三是水壓不穩定。水壓過高易招投訴,水壓不足則必引不滿,水壓不穩定更添居民用水煩惱。
出現水壓問題的原因,主要為:首先,需合理選擇分區供水形式,尤其在高層建筑中,分區供水的形式必須科學合理;其次,目標壓力的設置不當,也是一個重要因素,尤其是針對最不利點的選擇;此外,PID調節參數的設置,如存在不合理,也會出現水壓問題;再者,排氣閥的選型和安裝不夠合理也易引發。第五,是過濾器堵塞。過濾器堵塞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是進水泵房安裝的過濾器;二是如果居民家中安裝了過濾器和凈水器。在未及時維護時,易引發水壓波動。最后,減壓閥和水泵等設施故障,也會引發水壓問題。
解決水壓問題,我們首先要對供水分區的選擇要合理(特別是高層樓宇),其次是對不利點的選取及其目標值的設定,除了滿足國家行業地方相關標準之外,一定要考慮當地實際需求(雖然,不同用戶群體的需求有差異),這是設計階段的關鍵要點之一。PID控制規律,主要在調試階段,最好有設計指引。最后,就是要確保二次供水設施持續穩定的處于正常影響狀態,也是日常運營階段的管理重點。
能耗問題
作為供水企業,能耗問題是我們最為關注的焦點,因為水價調整周期長,且是主要收入。作為企業,我們雖強調社會責任,但最終仍需回歸到經濟效益層面,節能降耗是當前供水企業需重點關注的問題。
目前,我們已經收集了4000多個泵房的數據,這些數據詳細記錄了泵房在改造前后的能耗情況,以及節能改造帶來的顯著效果。通過分析可以看出,深圳市的能耗水平,普遍偏高。
高能耗問題的出現,一是供水形式選擇欠佳,例如,為了杜絕水池(箱)有關管理問題,就一刀切取消屋面水池(箱)。在市政壓力只是間斷性不足時,水泵+水池(箱),也許才是最經濟的供水方式;二是水泵的選型及搭配不合理,致使水泵運行在高效區的時間過短,以及夜間小流量供水存在“大馬拉小車”問題;三是現階段供水企業普遍采取的供水方式是,出廠壓力控制,區域加壓增壓,二次供水泵房調控。這是粗放式管理模式;四是諸如水池(箱)清洗液位控制等,如不精細化管控,也會出現水資源白白浪費的問題。最后,說一個行業強條引發的能耗居高問題。眾所周知,紫外消毒裝置的安裝會加速余氯的衰減過程。對于長期無人居家的用戶,經紫外消毒后,自來水余氯可能會非常低。一旦用戶回歸用水時,可能會遇到細菌等爆發式增長問題。目前,雖然深圳市經改造后的二次供水加壓泵房都按行業要求,安裝了紫外消毒設備,但使用率不到5%,建議對此問題要持謹慎態度。深圳已著手研究此議題,并與深圳市水務局針對類似情況展開聯合研究。
案例分享
下面介紹幾個案例,一個小區為了解決噪音問題,通常會采用隔音棉作為主要措施。隔音棉的主要作用是隔音,同時也能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這是解決噪需要考慮的首要問題。
二是我們在進水管處增設了減壓閥。由于水壓過高,容易產生噪音,因此減壓閥的安裝可以有效緩解這一問題。
三是液壓式浮球閥的改造。傳統的浮球閥在運行過程中會頻繁啟動進水,這會產生較大的噪音,液壓式浮球閥的應用,可規避該問題。
我們還對進水管路進行了改造,讓管道可能引發的噪音遠離敏感區。管道敷設靠近臥室,對于睡眠質量不佳或對聲音較為敏感的居民來說,并不是一個相對好的選擇。
第二個案例是深圳“6.22供水水質”事件,可以毫不夸張地說,這是我們供水行業的一次“黑天鵝”事件。事件發生后不久,一位同行在《凈水技術》的微信群里發布了這個視頻,沒有任何評論,我發現時及時給予了回應,才未引發更大范圍的討論。我也許知道那位同行發微信的初衷,一是驚訝;二是懷疑;三是希望了解真相。
這個事件的主要原因,一是供水系統存在設計方面存在缺陷;二是物業管理單位風險識別能力不足(排水口直接連接雨水井,在雨水井排水管道被施工破壞后,可能存在的排水不暢未引起高度重視,在紅色暴雨來臨時,雨水井被灌滿,引發被污染的水倒流地下水池內,經加壓后并送至老百姓家中);三是問題出現后,處置不當,導致輿情大面積發生。該事件引發了社會廣泛關注,并推動了深圳高層樓宇全面抄表到戶工作。
第三個案例是深圳某小區實施的分時段調流控壓實踐。傳統控壓方式,主要是對固定的不利點壓力選擇及其需求的滿足設定。采用分時段精準控壓,會大大節約供水單位能耗。
該案例通過將一天細分為 7 個時段,并根據實際需求進行壓力控制,有關能耗顯著下降。同時,我們于 2024 年起,已著手全域壓力精準控制的系統性研究。壓力精準控制主要涵蓋三個層級:一是廠站網聯動的系統性控制;二是區域壓力的精準控制;三是針對具體點位(二次供水加壓泵房)的精準控制。
小結
二次供水是供水系統靠近老百姓的最終端,其品質的優劣,直接影響老百姓的體驗感。
二次供水運營管理,除了前述存在的噪音擾民、水質異常、水壓波動及能耗高等四大類問題之外,還存在日常管理難度大、風險識別不及時、外部干擾不確定性等問題,是管網運營的重點難點,需從設計、施工、運營全環節,日常管理全鏈條,全面提升風險識別與管控能力,整體提升供水服務品質,增強老百姓的安全感和體驗感。有關建議:
(1) 標準先行。聚焦內在和外在潛在風險,針對二次供水全環節、管理全鏈條,因地制宜建標準;
(2) 示范與推廣。分級分類建設可借鑒、可復制的標準化泵房,在工程建設、日常運營等方面,樹立標桿,少走彎路。
(3) 專業化管理。管理團隊專業化,管理手段數字化。AI+業務場景。
\ | /
編輯整理:《凈 水技術》經營部主任 孫麗華
排版:《凈水技術》編輯 李濱妤
審核:《凈水技術》社長/執行主編 阮辰旼
推薦閱讀(點擊標題跳轉)
《凈水技術》2025年活動計劃
《凈水技術》刊務理事會歡迎廣大水務企業加盟合作
詳情可咨詢市場部 :孫編輯 15900878214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