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公平正義,護國泰民安
——第十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
特別報道
“一條朋友圈可能泄露國家機密,一次網絡點擊可能陷入境外勢力的圈套,一棵外來入侵的植物可能破壞生態的平衡……”日前,天津市北辰區檢察院檢察官來到天津工業職業學院,以真實案例為切入點,為同學們講解危害國家安全犯罪的情形以及可能造成的嚴重后果,引導同學們增強國家安全意識。
今年4月15日是第十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主題是“全民國家安全教育 走深走實十周年”。檢察機關作為黨絕對領導下的政治機關、法律監督機關和司法機關,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定不移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在國家更加安全、社會更加有序、治理更加有效、人民更加滿意上持續用力,努力推動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建設。
主動擔當忠誠履職
堅決捍衛國家安全
政治安全是國家安全的根本,在國家安全中居統領地位。過去一年,檢察機關堅定不移把維護國家政治安全放在首要位置,充分發揮檢察職能,全面提升履職盡責水平,全方位拱衛國家安全。
2024年,最高檢指導辦理了楊智淵分裂國家案、李延賀煽動分裂國家案等一批重大敏感案件。與最高法、公安部、國家安全部、司法部聯合發布,對定罪量刑標準和程序規范等作出具體規定,為依法辦案提供明確指引,對“臺獨”頑固分子形成有力震懾。組建全國檢察機關暴恐犯罪檢察人才庫,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和專業訓練,提升打擊暴恐犯罪工作能力。
此外,各級檢察機關積極參與反間諜專項斗爭,與國家安全機關建立健全偵查監督與協作配合機制,堅決打擊各種間諜破壞活動,依法懲處各類滲透破壞犯罪行為,形成打擊危害國家安全犯罪合力。深入推進反邪教工作,依法嚴厲打擊“全能神”等邪教犯罪。
軍事安全既是國家安全體系的重要領域,也是國家其他安全的重要保障。圍繞全面依法治國和新時代強軍目標,2024年4月,最高檢組織召開全國公益訴訟檢察軍地協作工作會議,同步下發《2024年檢察公益訴訟軍地協同辦案工作方案》,在全國范圍內部署開展該項工作。
按照方案要求,檢察機關積極開展軍用機場凈空凈海安全公益訴訟,督促負有監管職責的行政機關依法履行職責,消除軍用機場安全隱患;針對人防工程及相關設施功能受損影響防護效能發揮的問題,及時開展公益訴訟檢察監督,督促行政機關依法履職,持續推動人防工程問題整改。
黑惡勢力是“社會毒瘤”,嚴重破壞經濟社會秩序,威脅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侵蝕黨的執政根基。黑惡不除,劍不歸鞘,要將掃黑除惡斗爭進行到底。2024年是常態化開展掃黑除惡斗爭的第四年,檢察機關健全掃黑除惡常態化機制,打早打小、露頭就打、打準打實,密切與其他政法單位的協作配合,突出懲治常見高發領域黑惡犯罪,切實加強法律監督,深入參與社會治理,不斷提高掃黑除惡的法治化、規范化、專業化水平,全力維護社會安全穩定。
一組數據彰顯了檢察機關在掃黑除惡中付出的努力:2024年,最高檢掛牌督辦全國重大涉黑涉惡案件5件。全國檢察機關起訴涉黑涉惡案件1.2萬余人,起訴“保護傘”74人。
推進更高水平平安建設
力促社會和諧穩定
公共安全工作做得好不好,直接關系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最高檢黨組多次強調,依法從重從嚴從快懲治“一殺多人”特別是報復社會的重大極端犯罪、惡性犯罪、危害公共安全犯罪。
等重大惡性案件發生后,最高檢第一時間掛牌督辦、派員指導,在法定期限內加快訴訟進程,依法從重從嚴從快辦理案件,及時有力震懾犯罪,回應社會關切。
在保障人民群眾生活安定有序、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的方方面面,檢察機關都不遺余力。
依法懲治危害安全生產犯罪。檢察機關積極應邀參與重大危害安全生產案件事故調查,會同公安機關強化偵查監督與協作配合,及時就立案追訴標準、證據收集固定、案件定性、調查方向等提出意見建議,全面準確貫徹寬嚴相濟刑事政策,依法追究涉案人員刑事責任。2024年初,最高檢公益訴訟檢察廳下發《關于充分發揮公益訴訟檢察職能督促防范化解安全生產風險隱患的通知》,要求各地檢察機關積極履職,督促相關行政部門整治燃爆火災、偽劣滅火器、電梯安全隱患,加大安全生產重點領域辦案力度。2024年,全國檢察機關辦理安全生產領域公益訴訟案件25047件。
依法嚴厲打擊毒品犯罪,推進毒品問題綜合治理。當前一些不法分子將麻精藥品等新型毒品作為傳統毒品替代物進行販運,特別是麻精藥品以不同形式呈現,迷惑性強,嚴重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檢察機關依法以走私、販賣、運輸、制造毒品等罪名嚴厲打擊。同時堅持治罪和治理并重,協同相關部門共同推動麻精藥品濫用問題深度治理。
進一步完善“派駐+巡回+科技”刑事執行檢察監督機制,把維護監管場所安全穩定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強安全防范檢察,著力發現可能導致監管事故發生的隱患和苗頭性問題,與公安、司法行政機關開展監管事故警示教育,協同防范化解監管安全風險。完善派駐檢察室與監管部門之間的信息通報等工作機制,共同維護監管秩序和司法公正。
全面落實“誰執法誰普法”普法責任制,積極推動法治校園、平安校園建設。截至目前,全國4萬多名檢察官在近8萬所學校擔任法治副校長,特別對偏遠農村學校,鄉鎮、城鄉接合部學校,留守兒童、困境兒童、外來務工子女較多的學校,職業學校、特殊教育學校等重點地區、重點人群加大法治教育支持力度,不斷創新形式、豐富載體,把靜態的普法宣傳變成動態的法治教育。
積極參與根治欠薪專項行動,保障農民工工資優先、及時、足額支付,維護社會安全穩定。2024年,全國檢察機關支持農民工提起討薪維權民事訴訟4.04萬件、追索欠薪11.7億元。
筑牢金融安全“防火墻”
守好群眾“錢袋子”
近年來,電信網絡詐騙、非法金融活動高發多發,嚴重侵害人民群眾財產安全,威脅國家金融安全和社會穩定。2024年,檢察機關認真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依法打擊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和非法金融犯罪,防范化解金融風險,守好群眾的“錢袋子”。
2024年,全國檢察機關依法懲治電信網絡詐騙犯罪,起訴7.8萬人,同比上升53.9%。最高檢會同最高法、公安部制定辦理跨境電信網絡詐騙等刑事案件工作意見,聯合公安部督辦涉緬北電信網絡詐騙等重大案件,指導。
為加強個人信息保護,防范電信網絡詐騙,一年來,最高檢指導各地檢察機關將生物識別、醫療健康、金融賬號、行蹤軌跡等敏感個人信息保護作為辦案重點,加大保護力度,提升保護水平。
面對非法集資、非法證券活動、“套路貸”等金融犯罪新形勢新特點,檢察機關也積極做好應對之策:依法從嚴從快從重查處財務造假、侵占上市公司資產、內幕交易、操縱市場等違法犯罪案件;面對內外勾結、上下游勾結式財務造假,利用FOF基金、私募基金操縱市場、內幕交易等復雜金融產品、新興犯罪手段,以穿透式審查準確把握實質法律關系,依法從嚴追訴犯罪;有效銜接金融消費者保護工作協調機制和金融消費糾紛多元化解機制,重點防范普惠金融、養老金融領域消費欺詐,督促強化網絡治理、源頭管控;發布典型案例、指導性案例,警示從業人員依法依規履職盡責,促推形成崇法守信良好市場生態。
據悉,2024年,全國檢察機關受理與公司、證券、保險、票據等有關民事糾紛案件近3000件,提出抗訴100余件,提出再審檢察建議近200件。上海、河北、江蘇等地檢察機關開展涉金融案件監督專項活動,圍繞金融領域逃廢債、職業放貸人、“砍頭息”等違法行為進行審查,強化對金融消費者合法權益的司法保護,維護公平誠信的金融市場秩序。
破解“九龍治水”
共護生態安全
“有環評報告嗎?”“不知道,上面在管。”
半年前,面對檢察官的詢問,貴州省安順市西秀區某養殖場負責人王老板還回答得模棱兩可。今年元宵節,當檢察官與行政機關委托的第三方檢測機構工作人員再次前來時,王老板已經能夠熟練介紹養殖場的環保情況:“原來的管道都不用了,我們現在的養殖糞污都是集中收集處理。”
這樣的改變與有關。珠江流域上下游發展差距大、不同省區和部門之間協同不足,因此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存在一些短板。2024年4月,最高檢成立專案組,云南、貴州、廣西、廣東、湖南、江西、福建7個省級檢察院各設分組,一體推進案件辦理。專案辦理以來,檢察機關同步辦理關聯案件2013件,有力推動解決一批水環境治理“老大難”問題。
不僅是珠江,黃河、長江也是檢察機關關注的焦點。
為守護黃河安瀾,筑牢黃河生態屏障,2024年2月,重點針對黃河流域水資源保護、水土流失治理、工業污染和礦山生態治理、防洪安全等領域突出問題加大公益訴訟辦案力度。
2024年5月,在湖北省宜昌市召開,會議公布了長江船舶污染治理公益訴訟專案辦結情況:檢察機關共摸排線索652條,立案602件,督促清理整治被污染水域、灘涂61萬平方米,清理淤泥、固體廢物等1400余噸,危廢200余噸,有效推動解決船舶污染物處置治理難點、堵點。
刑事打擊亦是保護生態安全的重要手段。2024年4月,最高檢聯合生態環境部、公安部開展打擊危險廢物環境違法犯罪和污染源監測數據弄虛作假違法犯罪專項行動。2024年7月,最高檢會同最高法、公安部、生態環境部、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等部門聯合部署深入開展第三方環保服務機構弄虛作假問題專項整治工作。2024年,全國檢察機關共起訴污染環境犯罪2499件7020人。
胸中有大局,肩上有擔當,腳下有行動。檢察機關將堅定不移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做好保安全、護穩定各項工作,高質效辦好每一個案件,以更優檢察履職維護國家安全、社會安定、人民安寧。
來源:檢察日報·要聞版
轉自:最高人民檢察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