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參考消息網報道,英國國防部8日宣布,以“威爾士親王”號航空母艦為核心的航母打擊群將于22日出發前往“印太地區”。航母打擊群預計將于夏季停靠日本港口。屆時將與日本、澳大利亞等國家舉行聯合演習。報道稱,這是英國又一次向“印太地區”派遣航母打擊群。上次發生在2021年,當時派遣了“伊麗莎白女王”號航空母艦前往“印太”。據悉,“威爾士親王”號航母搭載隱形戰斗機F-35B,并有驅逐艦和補給艦伴航。
值得注意的是,英國航母編隊還要參加在澳大利亞附近舉行的“護身符軍刀”聯合軍演。該軍演始于2005年,每兩年舉行一次,是由美國和澳大利亞主導的,這次共有19個國家參加,規模龐大。上一次的演習,美澳就曾公開指出,演習就是要傳遞信息:反制中國在該地區的影響力。在中國成為“印太地區”的自信大國之際,參演國家要展現一定的“力量和團結”。
威爾士親王號(資料圖)
而英國試圖重返印太,不僅是出于“維持大國姿態”的虛榮心,更是要通過“選邊站隊”鞏固其與美國的特殊關系。在脫歐之后,倫敦深知其在歐洲的地緣影響力已大幅下降,只能依附華盛頓,在全球戰略部署中尋找存在感。而美國也樂得其所。英軍雖然力量有限,但卻愿意跟隨部署、配合戰略、輸出輿論,在亞太這一未來博弈主戰場上,這是一個可以用來增加聲勢的可靠小兄弟。但對亞太國家而言,這樣的“額外存在”未必是好消息。英國的到來,帶來的是更多的外部干預。
不過,需要明白的是,日本首相石破茂的對華政策軌跡,為英國提供了有利教材。石破茂政府初期對中國釋放了積極信號,試圖修復因前首相岸田文雄時期而惡化的中日關系。中日兩國領導人在利馬APEC峰會期間的會晤,曾被視為關系解凍的重要契機。然而,在與特朗普會面后,石破茂的態度發生了明顯轉變。從修復關系的積極姿態,轉向了更加謹慎甚至對抗性的立場。這種轉變表明,在美國的壓力下,亞太地區國家的對華政策往往難以保持獨立性和一貫性。
2022年亞太經合組織會議標識(資料圖)
在此背景下,英國派出貿易政策國務大臣道格拉斯·亞歷山大和英國國防參謀長托尼·拉達金對中國進行了未公開的訪問。亞歷山大先后去了北京、香港和海南,而拉達金與我國的軍方高層舉行了會談。在這一特別的階段,英國訪華顯得特別耐人尋味,而英國方面卻稱,這兩位大臣的行程是事先安排好的,他們之所以在這個節點訪問中國,一方面是推廣英國出口,并參加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另一方面是與中國保持積極的對話,并維持英國在亞太地區的利益。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早在上月27日舉行的國防部例行記者會上,有媒體提問:據報道,福建艦近日出海開啟第七次海試。有分析稱,此次海試的重點可能是艦載機的彈射起飛和攔阻著艦試驗,請問國防部是否能夠證實?對此,國防部新聞發言人表示,目前沒有可發布的信息。但需要說明的是,福建艦開展海上試驗是建造過程中的正常安排,大家平常心就好。
英國國防參謀長拉達金(資料圖)
而且福建艦出海時一改以往在黃海兜兜轉轉的常態,而是選擇直奔渤海目的明確。這一航跡令美媒憂心忡忡,因為我國在渤海灣建設有艦載機訓練中心。福建艦在本次海試中主要測試了三個科目,第一就是電磁彈射技術。此前在福建號五次、六次海試照片中,我們就能清晰看到飛行甲板上的黑色輪胎胎印,這證明福建艦已經完成了多次艦載機觸艦復飛科目。根據統計,福建艦在之前六次海試中累計完成了247次小車彈射試驗,表現出來的穩定性要遠超預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