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4月15日至21日是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今年已是第31個年頭。癌癥是威脅人類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但通過科學的預防和早期發現,許多癌癥是可防可控的。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關于癌癥的那些事。
一、什么是癌癥
每年的4月15日至21日是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今年已是第31個年頭。癌癥是威脅人類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但通過科學的預防和早期發現,許多癌癥是可防可控的。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關于癌癥的那些事。
癌癥并非單一疾病,而是包含數百種不同類型的疾病,如肺癌、乳腺癌、胃癌、肝癌、結直腸癌等。不同癌癥的發病機制、發展速度和治療方法各不相同。
二、癌癥誘發因素
癌癥的發生是多種因素長期作用的結果,主要包括以下幾類:
1.不可控因素
年齡:癌癥風險隨年齡增長而增加,50歲以上人群發病率較高。
遺傳因素:部分癌癥(如乳腺癌、卵巢癌、結直腸癌)具有家族遺傳傾向。
慢性炎癥:如乙肝病毒感染(肝癌)、幽門螺桿菌感染(胃癌)等可能增加患癌風險。
2.可控因素(可改變的不良習慣)
吸煙:與肺癌、喉癌、膀胱癌等多種癌癥密切相關。
飲酒:長期過量飲酒增加肝癌、食管癌、乳腺癌等風險。
不良飲食習慣:高鹽、高脂、腌制食品(如咸魚、臘肉)可能誘發胃癌、結直腸癌。
缺乏運動:久坐不動、肥胖與乳腺癌、結直腸癌等關聯密切。
環境污染:長期接觸空氣污染、化學致癌物(如甲醛、苯)可能增加癌癥風險。
三、如何早期發現癌癥
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是提高癌癥治愈率的關鍵。
常見早期癥狀包括不明原因的體重下降、不明腫塊、持續咳嗽或咳血、大便習慣改變、皮膚變化、吞咽困難等,這些癥狀也可能是良性疾病引起,需及時就醫檢查。
定期體檢是早期發現癌癥的有效手段。40歲以上人群建議每年全面體檢,包括腫瘤標志物檢測、低劑量螺旋CT、胃腸鏡等;女性需定期做乳腺超聲和宮頸癌篩查;男性需關注前列腺特異抗原(PSA)檢測。
四、如何預防癌癥
世界衛生組織(WHO)提出,1/3的癌癥可以預防,關鍵在于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戒煙限酒:遠離煙草,男性每日酒精攝入不超過25克(約1兩白酒)。
均衡飲食:多吃新鮮蔬果、全谷物,少吃加工肉、燒烤、高鹽食品。
堅持運動:每周至少15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如快走、游泳)。
控制體重:BMI保持在18.5-24之間,避免肥胖。
接種疫苗:如HPV疫苗(預防宮頸癌)、乙肝疫苗(預防肝癌)。
定期體檢:尤其高危人群,按醫生建議進行癌癥篩查。
癌癥并非“不治之癥”,隨著醫學進步,許多癌癥的5年生存率已大幅提高。讓我們從今天開始,改變不良習慣,定期體檢,遠離癌癥威脅,為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保駕護航!
【免責聲明:我們致力于公益宣傳,無任何商業用途。我們尊重原創,也注重分享。圖片來源于網絡,如在使用時侵犯了您的利益,請及時聯系,我們將在24小時之內刪除。】
投稿地址:fcjsx04@163.com
編輯審核: 肥城市衛生健康宣教中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