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最終無家可歸或入獄,那就這樣吧。”
說出這句話的,是就讀于哥倫比亞大學的大二學生Roy Lee,今年還不到20歲。
實際上,他剛從社區大學轉學到哥大一年半的時間,卻做出了一個讓哥大和亞馬遜等科技巨頭都尷尬的面試作弊器——他不僅通過了亞馬遜、Meta、TikTok等多家公司的程序員實習面試,還將在遠程面試中使用作弊器答題的視頻錄制下來,并且發布到油管(YouTube)上。
將一切推向高潮的,是當亞馬遜發現Roy的行為并舉報給學校后,Roy非但沒有因為丑聞而被釘上恥辱柱,反而獲得了行業大佬的夸贊和普通從業者的追捧。
因為他拒絕了亞馬遜的Offer,并且對哥大對他做出的“停學一年”的決定不屑一顧,表示不會再回去。
一個不到二十歲的亞裔小伙,就這樣戲耍了常春藤大學和科技巨頭。
誰說“朋克已死”?
01
當亞馬遜高管看到那個油管視頻
一月的最后一天,冬風依舊,招聘季已經開始。亞馬遜公司剛給哥倫比亞大學的一位學生Roy Lee發了軟件開發工程師的實習Offer,他成功通過了技術面試,而且得分不低。
對于這個僅在美國本土就有超過百萬員工的科技巨頭來說,這是一個小得不能再小的招聘動作。
然而,事情突然變得非同一般。
一名高管發現了一個油管視頻,一位年輕人錄制了參與亞馬遜“技術面試”的全過程。鏡頭時遠時近。鏡頭對準年輕人電腦屏幕的時候,可以看到他在做測試題時使用了某種作弊軟件。鏡頭拉遠時,能清晰地看到男孩的樣貌。
實際上,這個視頻正是這名年輕男子自己錄制并發布的,已經有2萬次播放。他正是已經拿到亞馬遜實習生Offer的Roy Lee。
錯愕和憤怒之中,高管直接向Roy就讀的哥倫比亞大學發送了一封舉報郵件,在信中先肯定了該大學多年來為亞馬遜輸送了大量人才,控訴了Roy的惡劣行徑,并說道:
“亞馬遜和哥倫比亞工程學院的長期合作關系是基于雙方對正直和公平的共同承諾,因此我們對此類事件深感擔憂。
我們信任哥倫比亞大學能夠對這位學生采取適當的措施,并希望繼續保持我們長期的合作關系。”
于是,哥倫比亞大學將Roy停學一年,并且要舉辦針對他的紀律聽證會。
到此為止,一切都看起來像是一個“作弊通過大廠面試的學生被揪出來”的丑聞。
但Roy的反擊讓所有人驚訝。
他反手就把哥倫比亞大學發給他的“處分郵件”,以及亞馬遜那封舉報信全都公開在了X(前推特)上,并且詳述了整個經過。
原來,他不僅用作弊器通過了亞馬遜程序員的實習Offer,這個作弊器還是他自己做的。
他不僅拿到了亞馬遜的程序員實習Offer,而且還拒絕了Offer。此外,他還用同樣的作弊器通過了Meta、TikTok、One Capital等多家大廠的實習生技術面試,順利拿到Offer。
他不僅不怕被學校“留校察看”,還聲稱這對他來說就是“開除”,因為他不會再回哥大。
就此,這個故事不再是一個簡單的“常春藤學生面試作弊被抓”的丑聞,而陡然變成極富叛逆精神的“勵志故事”。短短兩個多月,Roy已經正式注冊公司,多次接受知名媒體的采訪,眼瞅著開辟了自己的一番事業。
02
“去他的Leetcode”
Roy從一開始就沒想要加入“大廠”。
他創造的作弊器名叫Interview Coder,對外公開。打開官網,最醒目的是中心的一行大字:“去他的Leetcode。”
他今年不到20歲,成長于一個韓裔中產家庭。做編程并不是他從小的夢想,實際上,從前他幻想過自己成為華爾街的交易員。直到18歲之后,他才開始學習編程。這放在硅谷,類似于65歲才上小學。
他到底是有一些天賦的,一年半之前,他順利地從社區大學轉學到了哥倫比亞大學,學習計算機。
然而,別人眼中的常春藤學府,在Roy眼中很沒勁。而且AI的浪潮正在席卷全球,他立刻覺得,自己不可能在這里待到畢業——傳統編程將在兩年內過時,自己必須在那之前做點什么。
于是,他到處找“看起來聰明”的人,問他們想不想創業,只有一個人給出了肯定的答復,于是兩個人搭伙開始做事。
說干就干,他們很快搗鼓出了兩個產品,一款筆記應用程序,和一款面向酒類經銷商的AI銷售代理。但是收獲甚微,這兩次嘗試,都失敗了。
時間來到2025年,新的一年,新的招聘季。哥大的學子們都開始行動,計算機系的同學更是紛紛攻堅大廠的實習生崗位。
Roy也試了試。要拿到大廠程序員實習生的工作,就要通過技術面試。而大部分大廠使用的是Leetcode式的測試題。Leetcode雖然2015年才成立,但迅速成為全球技術面試準備的核心平臺之一。其題庫龐大,且具備系統性,和技術面試高度契合,有廣泛的影響力。
也就是說,要想通過大廠技術面,得提前花大量的時間泡在Leetcode上“刷題”(網站有各種系統性的試題分類,也有針對谷歌、Meta等大廠面試的試題)。Leetcode的題庫并非完全免費,要想獲得更多試題、更好的“備考”,需要花錢開通服務。
Roy覺得,這一點和自己理解的富有創造力的編程相去甚遠。剛開始刷題的幾個小時,他還學到了一些東西,隨后就是漫長而枯燥的“死記硬背”。一些試題的刁鉆程度,讓他懷疑在工作中永遠都不會用到:“(就好像)我是亞馬遜的一個大壞蛋高管,然后對你說——嘿!你能不能在倒立并做十個開合跳的同時,找出所有偶數長度的逆序回文子序列?”
所以,這種“刷題”的結果是考驗你是否記憶了足夠多的試題,而不是你是否真的掌握了編程。“所以真正的考驗不是你有沒有能力解題,而是:你以前見沒見過這道題?有沒有做過?有沒有把答案背下來?你現在能不能把這個答案原樣吐出來。”
這也太沒勁了。Roy一邊在Leetcode上怒刷600道題,并且拿到了前1%的好成績,一邊著手制造作弊器。
而作弊器的達成路徑其實并不難,就是一個非常簡單的Electron應用,前端用的是React,后端是在Vercel上托管的一些serverless函數。
說人話就是:截圖給ChatGPT來解題。用戶在使用Interview Coder時,首先會截取當前面試題目的截圖,發給ChatGPT,由這個AI好幫手解題。然后屏幕上會有一個透明的浮動顯示層,顯示答案。用戶最終要做的,就是照抄。
是的,AI直接給你遞小抄。這個浮動層既不會被監測到,看答案的時候還會給面試官一種你在“思考”的錯覺。
以亞馬遜的遠程面試為例,一場面試總時長1小時左右,其中有半個小時左右是用來做題的。面試官就在鏡頭里看著(不是所有面試官都會要求共享屏幕),相當于遠程監考官。
至于為什么這么簡單的工具卻能瞞天過海,Roy表示,大多數大廠的面試網頁都看起來很老舊,感覺停留在10年前。自己打字答題,“表演”出努力解題的樣子,問題不大。
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那條有關視頻誕生了——Roy錄下了參與視頻的過程,并且放出了Interview Coder作弊器。
03
危機還是機遇?
作弊者還是英雄?
當學校的郵件一封接著一封出現在Roy眼前時,他曾有過自我懷疑:難道要因為這個斷送整個事業嗎?
雖然他的油管視頻被刪除,但隨著他在X上發布整個事件的前因后果,并持續更新近況,巨大的關注讓他明白,事情還有轉機。
這也許不是一個危機,而是一個機遇。
哥大讓他參加紀律聽證會,他將這封郵件公開,隨后哥大又以泄露機密文件通知他參加另一個聽證會。而亞馬遜高管的那封郵件被公開時,Roy還圈出“我們信任哥大能對這位學生采取適當的措施”,標寫“LOL(放聲大笑)”。
這注定已經是一條不歸路,Roy的姿態很明顯,他已經放棄學業,也放棄任何在亞馬遜等科技巨頭工作的可能性,專心自己干。而且要趁著這股“戲耍大廠”的輿論風暴,盡量做大。
這一切都讓哥大和大廠愈發尷尬:亞馬遜痛斥我面試作弊?可是我壓根沒想接你們的Offer啊。哥大要給我停學一年?可是我壓根就不準備再讀下去了。
當你以為你對這個年輕人有壓制力量的時候,卻發現對方早就不在壓制范圍內了。
在另一條路上,Roy迅速積蓄力量。
公司注冊好了,Interviewcoder.com的域名買下來了。即便已經爆火,這個作弊器依然可以正常使用。本月初,Roy在X公布了過去兩個月的“戰績”:收入22.8萬美元,利潤22.4萬美元。其中94%的收入來自每月60美元的用戶訂閱。利潤率99%,每月唯一的賬單是vercel的3000美元。
他也毫不避諱自己的“叛逆行動”是一次成功的營銷:“作為一名年輕人,我的‘病毒’直覺比任何人都好,在這個構建工具如此簡單的時代,這是目前世界上最有價值的技能。”
有一次有人請教他,是如何獲得“病毒式傳播”的,Roy直言:“毀掉你的整個教育生涯和職業生涯,然后把它發到網上讓全世界看到。”
最近,他仍然在X上更新近況:拿到了Zellow的小額投資(類似一個創業訓練營),準備種子輪融資。計劃在4月20日落地名為“Cluely”的產品,Roy稱這將是Interview Coder的最終形態,并透露光是在發布的宣傳視頻上就花了六位數的資金。
名譽向Roy涌來。
很多人支持Roy,其中不乏大佬。比如曾在蘋果供職12年的Ray Fernando說:“謝謝你保持勇敢、聽從直覺并分享經歷。你會走得很遠。那些機構因為沒有為你的好奇心、獨創性和挑戰現狀的意愿投資你而遭受最大的損失。”
前思科軟件工程師、PDF.ai創始人Damon Chen在看了Roy的故事之后大呼:“哥倫比亞大學!我絕不會送我的孩子去那里!”
普通從業者領略到了Roy所挑戰的技術面試僵化的問題,贊同Leetcode“很愚蠢”,在AI的影響下,技術面試應當改變,如何找到/判斷很優秀的開發人員是科技大廠需要思考的問題。而Roy實際上是幫他們意識到了這個問題,比起舉報Roy、敦促哥大開除他,以亞馬遜為代表的大廠更應該做的是及時糾正自己不完善的招聘制度。
在支持者的眼中,亞馬遜氣急敗壞,不反思自己,只想鏟除提出問題的人。而哥大不保護有才能的學生,而是心疼自己和亞馬遜建立的“合作關系”,對學生動刀。
還有的年輕人受到了Roy的鼓舞,激動地告訴他:因為你,我也終于決定做點什么了!
但質疑聲也并不少。
人們質疑Roy不過就是一個“作弊者(Cheater)”,而亞馬遜和哥大的反應在情理之中。有從業者勸年輕人還是乖乖刷題,并為“刷題”正言,認為這是作為開發者精進技藝的好方法,而就職在一家大型公司也是一條很好的路徑。
Roy到底是一個美化、包裝自己的“作弊者”,還是一個具有反叛精神的英雄?這個問題人們爭論不休。
也許正如某次接受采訪時,主持人的囑咐:在邊緣試探和真的違法之間有一條微妙的界限,Roy需要做的是千萬不能越過去。在邊緣試探、挑戰權威和規則,他有大好未來。但跨過界線,觸犯法律,貪欲蒙心,他有可能變成下一個Sam Bankman-Fried——那個創辦了加密貨幣平臺FTX并最終入獄的年輕人。
Roy似乎已經決定不論如何,拼盡全力繼續下去,在一個X帖子中,他這樣說:“我堅信自己有能力塑造世界,并且我不會滿足于長期實現除我之外的任何人的愿景/夢想。如果我最終無家可歸或入獄,那就這樣吧。”
“朋克精神”能不能當飯吃?都看Roy的了。
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如需開白請加小編微信:dongfangmark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