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廣西頻道
脫貧戶在樂業高山蔬菜產業園里收割蔬菜。樂業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近年來,樂業縣以推進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試點建設的機遇,大力發展高山蔬菜特色產業,建立健全聯農帶農機制,先后出臺各項招商引資、補助政策,逐漸形成綠色健康、生態有機的樂業“高山蔬菜”,并以口味淳郁享譽周邊市縣,遠銷粵港澳大灣區。綠色蔬菜成為致富“密碼”,帶動了一方百姓增收致富。
“一基地兩模式”,撐起樂業蔬菜產業新高度
走進樂業縣甘田鎮和邏沙鄉,現代化的高山蔬菜產業基地映入眼簾。這里,“一基地兩模式”正釋放出全新的生產力。
作為粵桂協作、深百農產品供應鏈重點建設項目,甘田高山蔬菜產業基地已成為樂業縣高山蔬菜產業的“排頭兵”。這個由深農集團攜手廣西深百和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共同打造的深圳農場及深圳市菜籃子基地,已建成3000畝并投產。
漫步在基地中,能看到露地自動噴灌設施整齊排列,智能拱棚在陽光下熠熠生輝,全自動智能化育苗溫室里,嫩綠的菜苗茁壯成長。按照“規模化、標準化、智能化、機械化、科技化、自動化”的高標準,這里儼然是一座現代農業的“智慧工廠”。
在甘田基地的示范帶動下,邏沙鄉也建成了1500畝的高標準蔬菜示范基地。
如今,樂業縣種植高山蔬菜總面積達7.3萬畝,產量12.65萬噸,產值4.8億元,成為推動鄉村振興的有力引擎。
模式升級,樂業高山蔬菜暢銷大灣區
為了進一步提高種植效益,甘田高山蔬菜產業基地大膽創新,將傳統的“一糧一油”耕作模式轉變為“圳品賦能、糧菜輪作、一糧多菜”模式。
走進基地,能看到配套建設的4800平方米冷鏈物流設施忙碌運轉,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室里,技術人員正專注地檢測蔬菜品質。在整個種植、采摘、保鮮、儲藏、運輸過程中,都嚴格按照“圳品”標準執行,確保每一顆蔬菜100%來源可溯、100%質量可控。一旁的20畝溫室智能育苗基地,源源不斷地為5000畝蔬菜種植提供優質種苗;12畝新品種示范實驗基地里,科研人員正精心培育著各種蔬菜新品種,讓基地的蔬菜品種不斷豐富。
如今,這里每年生產18000噸蔬菜,總產值達1億元以上。每天,都有20余噸高品質高山蔬菜從這里出發,運往粵港澳大灣區,在市場上,它們以10-20元/公斤的批發價,遠超普通蔬菜,卻依然深受消費者青睞。
品牌與渠道雙發力,樂業蔬菜產業“節節高”
在產業發展的道路上,樂業縣還積極探索創新運營模式,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在高山蔬菜示范項目周邊,一個集科技奇幻樂園、名特優產品供應鏈中心、果茶精深加工觀光工廠于一體的“奇幻農莊”農文旅產商融合項目拔地而起。“達坡水寨”“舞龍基地”等田園綜合體和“山水甘田”農文旅產商融合發展示范區也成為當地的熱門打卡點。此外,基地還與廣西蔬菜研究所、百色農校等科研院校合作,開發了20畝蔬菜采摘體驗區和“高山蔬菜花卉觀光旅游區”,作為現代農業參觀活動區和研學基地。每年,這里都會迎來5萬余名學校學生、蔬菜種植戶和消費者,大家在這里體驗農事樂趣,學習農業知識,也為產業發展帶來了更多的附加值,真正實現了鄉村一二三產業的深度融合。
好的產品需要好的品牌,更需要暢通的銷售渠道。樂業縣通過“一品牌兩鏈條”,成功“蔬”通了高山蔬菜的銷售之路。
作為全國首個“綜合類”有機農業示范縣,樂業縣充分發揮高山蔬菜綠色、有機、富硒的核心優勢,積極打造“品牌工程”。在“企業主動、政府推動、專家指導、部門聯動、社會互動”的品牌創建機制下,樂業高山蔬菜產業園成功認證為“深圳市菜籃子基地”,還榮獲粵桂協作高山蔬菜鄉村振興現代農業產業園、廣西現代特色農業示范區四星級等多項榮譽。
為了提升品牌公信力,樂業縣對蔬菜從種植到包裝、儲藏、運輸的全過程進行跟蹤動態管理,建立了完善的溯源體系,讓消費者吃得放心。如今,樂業高山蔬菜已經實現了從賣“蔬菜”到賣“品牌”的華麗轉變。
在銷售渠道拓展上,樂業縣積極創新,通過“點對點”直供、直銷,擴大市場覆蓋面。借助粵桂協作和央企定點幫扶平臺,樂業高山蔬菜從產業園直接“點對點”供應到超100家深圳市機關企事業單位員工食堂。同時,“產業園—物流冷鏈—批發市場— 商超”的銷售模式也讓80%以上的高山蔬菜順利進入粵港澳大灣區市場。此外,樂業縣還打造了“個十百千萬”銷售體系,在百色市建設1個特色農產品交易運營中心、10個直營店、100個攤點,組織1000人進行銷售,讓高山蔬菜在本地也能實現就近直供、直達10000戶餐桌。
產業興百姓富,樂業蔬菜“贏”出新局面
產業發展的最終目的是讓百姓受益。在樂業縣的高山蔬菜產業發展過程中,“一提高五帶頭”機制實現了多方共贏的良好局面。
通過全產業鏈促農增收工程,基地形成了“龍頭企業+合作社 +農戶”的緊密利益聯結機制,土地綜合利用產值大幅提高,從原來的每畝2100元飆升到33000元,增長了15.7倍。
在甘田鎮和邏沙鄉的蔬菜基地里,每天都有200名左右當地農民忙碌的身影,他們在家門口就能實現就業,每月能拿到3000元左右的薪資。據了解,僅這兩個基地,每年就能帶動周邊37000 人次就業。
為了提升農戶的種植技術水平,樂業縣每年都會組織2期 “高素質農民”培訓班,每期100余人到甘田高山蔬菜產業基地學習現代化、標準化的高效種植技術。此外,還會組織種植大戶到深圳等地學習先進經驗。在基地的帶動下,周邊400多戶農戶通過“訂單式”協議收購模式,自主發展高山蔬菜種植,每戶每年增收1.2萬元以上。同時,土地流轉也讓更多農戶受益,每年有502戶1965人獲得土地流轉收入120萬元以上。
借助深農集團的優勢,樂業高山蔬菜成功銷往大灣區,實現了產業增值。而甘田高山蔬菜產業基地周邊的夏福、四合、達道、九洞4個行政村,每年村集體經濟也能增加收入4萬元以上。
樂業縣的高山蔬菜產業,從田間地頭到城市餐桌,從傳統種植到現代化產業融合,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未來,樂業縣將繼續深耕高山蔬菜產業,不斷提升產品品質,拓展市場空間,讓這小小的蔬菜,成為帶動農民增收致富、推動鄉村全面振興的“金名片”。(毛冬雪 冉濤)
甘田高山蔬菜基地。李晉攝
菜農在高山蔬菜基地里采摘蔬菜。楊寶軒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