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有安徽網友發帖感慨,中午兒子給我打來了電話,和校方協商好了,放棄了這個到手的大好機會。雖然可惜,但我心中就像一個石頭落地了一樣,一下子輕松了。以后孩子的事情,懂的也最多當個參謀,孩子的事情孩子自己做主了吧,相信他,支持他吧!
- 這究竟是咋回事?
我們來看看該網友提供的信息。這是一份放棄
放棄擬錄取聲明
某某大學分子科學學院:
我是某某某,考生編號……,已經擬錄取某某大學化學與分子科學學院2025年碩士研究生,因自身個人原因,對自身規劃與所差異,經慎重考慮,現申請放棄以錄取資格.
申請人:
家長簽字:
聯系電話:
日期:2025年4月15日
這個聲明的核心要點,就是一個年輕人已經被錄取某大學研究生。因為專業與自己的規劃有差異,所以放棄這個錄取資格。
- 值得關注的是,這名爆料網友此前多次發帖提及這件事,并引發與孩子的矛盾。
4月13日凌晨6點多,這名網友提到自己的兒子第一次遠行面試。作為母親,提心吊膽地擔心了一天,而且晚上打電話也沒接。之后兒子回復手機調靜音了。
兒子一個人去面試,也是第一次一個人遠行,俗話說兒行千里母擔憂,本來想陪他一起的,無奈他不讓啊,我讓兒子一定要保持電話暢通,昨天一天都有面試任務,等晚上六點多的時候給兒子打電話打不通,后來讓他爸爸聯系也聯系不上,用弟弟的電話手表打電話同樣無人接聽,發信息讓兒子看到第一時間回話,一直沒用音訊,內心焦灼不安,一大桌子的好酒好菜我也完全沒有胃口,腦子里開始浮現各種不好畫面,之間打了半個多小時的電話,就在我快要絕望的時候兒子終于接電話了,相比我的焦慮兒子很平和的說手機靜音了,考試時調的狀態一直沒調過來,哎是我太容易焦慮還是孩子太靠譜……
就在當日下午,這名網友很快又發帖,直言兒子根本不愿意去這所學校,希望再戰一年,能夠獲得父母支持。
此時此刻我的頭痛欲裂,剛剛接到遠在河南面試兒子給我們打電話,本來想的是兒子要給我們分享好消息的,可是沒想到的是兒子說他現在痛苦至極,他根本不想去這個學校讀書,面試也一直態度不端正的,被錄取也覺得對這個學校不公平,可是不去接受這個錄取通知,又會讓作為父母的我們感到痛苦,電話一直說了估計有一個小時,說的就是希望我們能支持他再戰一年,不想接受這個學校的錄取,我只得先安慰他要不先確認了,等真不想上咱再不去了,兒子對我們的態度很失望,哎…
4月13日晚上,該網友感慨擔憂兒子是否抑郁了。雖然是接受考研調劑,畢竟是被雙一流大學錄取,但是兒子卻高興不起來,反而認為自己快死了。
接受考研調劑后,兒子被一所雙一流大學錄取了,這對于很多人來說是不是一件非常開心的事情,可兒子剛剛跟我說,他就感覺自己快死了,還說要是死了就好了……我好惶恐…….我兒子是不是抑郁了,我們該怎么辦?
在4月14日晚上8點多發帖,昨天讓兒子點完確認錄取以后,兒子就失聯了,一直電話不接短信不回,實在擔心的不行,今天下午聯系了一個他的最要好的同學,讓他聯系上了,懸著的心才放下…
如今,之所以該網友開篇提到石頭落地,其實是經歷一個非常痛苦的過程。兒子考研接受調劑被錄取,反而極度焦慮不開心。最終,放棄這個錄取資格,反而輕松起來。
對此,有網友認為,讀書還是看孩子,如果是一戰,孩子本科好,有實力就二戰。但要想好,考研不光是初試分高,就萬事大吉。復試變數很大的,尤其一志愿985,有競賽,論文,大創,再加上理論知識扎實,相對本校生,有壓倒性的實力就可去,否則都不宜盲目耽誤一年。我們就是一戰南京大學,沒上線又不想調劑,直接二戰。今年華科大超復試線50分被刷。調劑到合工大,已是萬幸。復盤后發現,還是對考研規則沒有吃透,早知道去年就上岸了。考研路不易,望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這起事件的發生,理性來看還是要尊重孩子自己的選擇,已經到了快抑郁的地步,放棄就是一種解脫。對于年輕人,作為家長應該多鼓勵,孩子已經很棒了。既然他選擇了復讀,那就是做好了思想準備,就放手讓孩子去自己的夢想而奮斗吧。
對此,你怎么看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