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4日,由南京鑫欣商業保理有限公司作為發行人、華鑫證券有限責任公司作為管理人和銷售機構申報的“華鑫-鑫欣-數據資產1-5期資產支持專項計劃”正式取得深圳證券交易所無異議函。據了解,本次專項計劃為全國首單獲批的數據資產貼標ABS,總規模達5億元。
這一突破不僅開創了數據資產在資本市場作為獨立基礎資產融資的先河,在全國開啟了金融“五篇大文章”下“數字金融”賽道的全新ABS品類,更打通了數據要素與資本市場的價值轉化通道,為金融支持數字經濟發展提供了創新樣本。
頂層設計下的首次“破冰”實踐
自2020年數據被正式列為第五大生產要素以來,我國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持續深化。從中央提出“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到財政部推動數據資源“入表”,從國家數據局發布《“數據要素×”三年行動計劃》到證監會啟動“數據要素×資本市場”專項試點,政策體系加速完善。
在此框架下,數據要素的資本化潛力加速釋放。據不完全統計,2024年已有55家上市公司、228家非上市公司實現數據資產入表。而《2024年中國數據交易市場研究分析報告》預測,數據資產入表規模將從2024年的487億元增長至2030年的8278億元,增長超16倍。
在深交所指導和支持下,發行人鑫欣保理審慎開展交易結構設計、搭建底層資產,通過多方協作系統性破解行業痛點。繼知識產權資產、供應鏈、消費金融三大類資產證券化后,鑫欣保理也再次完成新型資產證券化產品從0到1的突破。
攻克數據資產證券化三大難題
數據資產證券化在國內甚至國際上尚無成熟先例,主要因面臨三大核心挑戰:數據確權難、價值評估難、合規風控難。
為攻克上述難題,鑫欣保理借助股東開鑫科技服務全國50余家企業實現數據資產入表的豐富經驗,并與江蘇省數字化協會及其數據資產專委會相關會員單位聯動,開展基礎資產構建與篩選,為金融創新搭建了基礎。
在確權上,由鑫欣保理聯合深圳數據交易所、南京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等機構,對數據資產進行權屬登記并頒發證書。
在估值上,鑫欣保理聯合會計師事務所、資產評估機構,由會計師事務所為數據資產出具專項審計意見,明確可計量的數據資產。由資產評估機構結合數據應用場景,構建多維度估值模型,為資產定價提供依據。
在合規風控上,鑫欣保理會同律師事務所全程參與每筆數據資產合法性審查,并通過優先級/次級分層設計、第三方擔保等方式強化信用增級,同時建立數據安全隔離機制,防范隱私泄露風險。
5億小切口撬動萬億大市場
據國家數據局統計,2024年全國數據市場交易規模已突破1600億元。據此測算,未來將催生萬億級市場。首單儲架規模5億元的數據資產證券化項目雖規模有限,卻為市場釋放關鍵信號。
一方面,本次創新開創了金融“五篇大文章”中數字金融賽道的全新品類,首次驗證數據有潛力作為基礎資產在資本市場發行。
另一方面,此次證券化驗證了“資源”到“資產”再到“資本”的價值轉化通道,形成可復制的操作模板。
更為重要的是,這一創新也將促進數據要素基礎制度加速完善。通過資本市場定價與流通機制,推動跨區域權屬互認、行業評估標準統一等規范化探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