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四月,草長鶯飛。為讓學生親近自然、鍛煉實踐能力。近日,宣漢縣廠溪鎮梨子中心校全體師生走進大自然,以“實踐+趣味”雙引擎開啟戶外實踐之旅。當“7的倍數”遇上“誰是臥底”,灶臺變身推理現場,孩子們在數字游戲與廚藝挑戰中解鎖別樣春日。
數字律動:7的倍數引爆頭腦風暴
“逢7必過”游戲區里,學生圍成圓圈報數,每逢7的倍數或含7的數字需拍手跳過。“14!”“21!”節奏逐漸加快,有人因遲疑失誤引發笑聲,有人靈機一動用方言搶答。升級版“倍數密碼”環節中,孩子們需用肢體語言傳遞數字,“56”分解成“7×8”的創意表達贏得陣陣掌聲,數學思維在春日暖陽里“活”了起來。
誰是臥底:灶臺邊的推理盛宴
炊煙裊裊的廚房秒變“偵探劇場”。“蛋炒飯”與“蛋包飯”、“糖醋排骨”和“紅燒排骨”成為臥底關鍵詞,小廚師們邊翻炒邊描述菜品特征:“有金黃的蛋皮包裹”“醬汁是靈魂”。猜忌聲中,“臥底”巧妙混淆視聽,“平民”組則憑借食材細節抽絲剝繭。當真相揭曉,獲勝隊伍高舉鍋鏟歡呼,失敗方笑稱“輸了推理但贏了美食”。
灶臺煙火:小鬼當家顯身手
炊煙裊裊升起,實踐基地變身“小廚神競技場”。切菜聲、倒油聲、翻炒聲此起彼伏,孩子們系上圍裙,洗菜、配菜、掌勺分工明確。有的團隊現學現賣,用番茄炒蛋挑戰“色香味俱全”;有的創意十足,將野蔥與糯米揉成青團。當金黃的蛋餅、飄香的炒面陸續出鍋,孩子們舉著餐盤互相“炫耀”,成就感寫滿稚嫩的臉龐。
自然課堂:在春風里播種成長
活動尾聲,師生們圍坐分享收獲。“原來做飯比想象中難,媽媽太辛苦了!”“我和隊友摔了三次才跑完全程,但一起堅持的感覺超棒!”帶隊孫老師表示:“從游戲協作到柴米油鹽,每個環節都是成長的階梯。”
春光不負少年志,實踐賦能向未來。這場滿載歡笑與收獲的春日之旅,不僅讓學生擁抱自然,更在動手實踐中學會責任與協作,讓成長的種子在春風里悄然萌芽。
通訊員:孫雪梅、王元輝、郭莎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