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 點擊查看
專題目錄
電商行業物流中心運營管理優化之道 | 電商物流中心規劃與設計方法淺談(黃堯笛 環球物流咨詢)
圖書行業物流中心運營管理優化之道 | 黑龍江新華:信息化先行 自動化助力(本刊記者 任芳)
煙草行業物流中心運營管理優化之道 | 卷煙物流配送中心運營管理要點分析(柳捷 上海煙草集團奉賢煙草糖酒有限公司)
零食行業物流中心運營管理優化之道 | 零食很忙:落實倉配強管控 助推品牌大發展(本刊記者 任芳)
鞋服行業物流中心運營管理優化之道 | 森馬:因需而變,鞋服行業物流中心運營挑戰及對策(本刊記者 趙皎云)
鞋服行業物流中心運營管理優化之道 | 上海絲綢集團:用工時管理挖掘員工潛力,應對行業變化(本刊記者 喜崇彬)
電商物流中心規劃與設計方法淺談
隨著電子商務發展和變化,其對物流的需求也在不斷變化,包括對物流時效的需求,以及對物流的批量和批次需求等。因此,電商物流中心的規劃需根據需求變化而進行調整。本文分析了電商物流中心的需求特征,重點闡述了電商物流中心的具體規劃方法,并對電商物流中心的數字化與智能化發展進行了展望。
黃堯笛
環球物流咨詢創始人,專注于物流規劃領域,曾為數十家大型企業主導倉儲物流、生產物流、物流網絡、物流戰略等規劃項目。
電商物流對物流中心規劃的四個需求特征
物流中心的規劃要基于物流需求特征進行規劃,在進行電商物流中心的規劃與設計之前,需要首先來梳理一下電商業務場景對于物流需求的特征。我們可以從訂單結構、銷售渠道、服務業態以及時效要求四個方面,來對電商物流需求特征進行分析,為電商物流中心的規劃提供方向。整體來看,電商物流中心的物流需求,具有如下四個特征:
1.訂單碎片化
從電商物流中心服務的需求訂單來看,電商物流中心接收的需求訂單呈現碎片化的特征。物流需求的訂單發起者由組織轉向個人消費者,訂單主體和數量變多,訂貨數量變少。此時訂單的行數EN將增加,訂單數量EQ可能減少,導致分揀與出庫環節的難度加大,由此帶來電商物流中心在揀選時需要更多的小批量、多批次作業,作業次數與距離可能增加,也變相增加了作業量。
由于訂單碎片化,在進行電商物流中心分揀與出庫區功能布局設計時,需要留出更多空間或者是采用更加高頻次的揀選方式,比如升級自動分揀設備等方式來加以應對。
2.渠道多樣化
隨著電商業態的多樣化發展,電商物流中心的物流需求呈現渠道多樣化的特征。有些電商物流中心需要響應來自大型平臺電商渠道的訂單物流服務需求,例如京東、天貓等,也有的電商物流中心需要響應自營電商渠道的訂單需求,還有的需要響應直播電商的渠道需求,而渠道越多所帶來的訂單數量波動就越大。
在此特征下,我們在進行電商物流中心設計時需要從物流運作管理上分清與不同平臺的合作方式,進一步區分當前電商物流中心規劃與運作需要響應所有渠道還是部分渠道的物流活動,并基于所覆蓋的渠道來進一步分析訂單特征。
3.業務多樣化
對于一些企業來說,其物流中心的設置,既要服務于線上業務,也需要服務于線下業務,當服務于多樣化的業務類型時對電商物流中心的需求是不同的。例如,線上業務訂單呈現小批量、多批次特征,對物流服務時效的敏感性高;線下業務訂單呈現大批量、少批次特征,對物流服務時效敏感性較低。
在業務多樣化的背景下,由訂單服務對象的需求不同而帶來物流作業中存儲管理、分揀管理、包裝管理、出庫管理等具體功能需求上也有較大區別。因此,電商物流中心的規劃與設計,需要在存儲、分揀、包裝、出庫等功能區規劃上更加關注各種業務形態,比如基于物流建設設施的分區管理。如果電商物流中心建設為自動化立體庫,那么可以將不同的業務分置在不同樓層進行管理;如果是平庫,則可以根據不同業務形態分區進行作業管理。
4.服務要求高效化
對于物流時效的要求高,是電商物流最大特點之一。例如,傳統線下門店訂單的物流時效要求一般為5~7天,而線上訂單的物流時效要求一般則在1-~3天,更高的時效要求代表物流中心從接收訂單到貨物出庫的整個作業過程時間縮短,對作業效率的要求更高。
高時效要求的物流中心在進行作業時,其內部作業就更強調流暢性,每個批次的訂單都需要快速進行下架、分揀、打包并出庫。同時,也可以借助信息化手段對物流中心內部物流活動的順序和路徑進行有效引導,或者通過自動化和智能化手段輔助人員或者替代人員作業。
電商物流中心規劃與設計的五個維度
基于對電商物流需求特征的梳理,我們再來進一步闡述進行電商物流中心規劃與設計時考慮的五個維度及相關的分析方法。
由環球物流咨詢規劃的電商物流中心
1.全局視角下的電商物流中心規劃與設計定位
進行電商物流中心規劃與設計的第一個維度,是要站在供應鏈全局視角下對電商物流中心規劃與設計進行定位。物流中心的規劃與設計,既要上升到供應鏈戰略方面進行思考,也要從戰術方面考慮規劃的落地性。具體來說,我們可以從前瞻性、功能定位以及內外部架構來進行梳理,保證我們從供應鏈全局視角來對電商物流中心進行規劃與設計。
一是考慮電商物流中心建設的前瞻性。一般來說,電商物流中心處于供應鏈的核心位置,起到對于電商供應鏈快速響應的作用,牽動整個供應鏈運作。從供應鏈的視角縱觀全局,有助于我們更加清晰地理解當前所規劃的電商物流中心應該解決什么核心問題,可能出現什么風險,在未來可能會發生怎樣的演變。
二是明確電商物流中心的功能。例如,一個電商物流中心未來是要建設成為CDC(中央配送中心)還是RDC(區域配送中心),前者的戰略性儲備性更強,后者的流通性更強。在不同的功能定位下,所規劃的功能要素的參數不同,如在CDC中可能存儲多RDC的貨物,并調撥到各RDC,那么該功能定位下對電商物流中心的存儲能力要求更高;而RDC中覆蓋區域內的消費者或者門店,對于電商物流中心處理多訂單的分揀能力的要求更高。因此,我們在進行電商物流中心進行規劃時首先需要對其功能定位要清晰,明確其未來的功能是作為CDC還是RDC,是以戰略性儲備為主,還是以分揀配送為主,只有進行明確清晰的定位后,電商物流中心在規劃后的落地效果才能更加具有保障。
三是設計清晰完整的物流流程活動內外部架構。無論哪種電商物流中心,其最終的物流活動都包含裝卸、存儲、搬運、分揀、包裝、流通加工等等,這些活動穿插在物流中心的運作流程中,如車輛入園、卸貨、入庫、上架、存儲、下架、揀選、復核、打包、出庫以及裝車等。對于這些流程的設計,需要有基于企業內部管理實際情況的清晰梳理,也需要考慮企業本身如何在物流方面與上游供應商以及下游物流節點或者客戶進行有效對接。因此,在進行電商物流中心的規劃與設計定位時,所設計內容中每一個物流活動“模塊”都需要有明確定位和作業邏輯,并與整個電商物流中心所要達到的戰略目標和功能定位相關聯,這樣對于所建設的電商物流中心來說,才有完整清晰的設計架構。
2. 從數據與物流活動流程對電商物流中心進行特征分析
進行電商物流中心規劃與設計的第二個維度,是可以從數據與物流活動流程對電商物流中心進行特征分析,由此作為規劃和設計的基礎。在進行具體的特征分析時,我們可以考慮以下幾個切入點:
一是從貨物的物理屬性特征進行分析。不同的電商物流中心存儲和管理著各種各樣的貨物,分析這些貨物的物理屬性是對存儲對象最基礎性的認識。分析其所要規劃對象的外形特征,如長、寬、高等,便于容器和貨位尺寸的規劃,梳理存儲對象所需要的存放條件的要求,比如溫度要求、通風要求、消防要求、擺放要求等。
二是從數據特征進行分析。對電商物流中心服務對象進行數據分析是另一個重要的分析環節,可以在基于貨物的物理屬性特征分析的基礎上結合具體物流數據分析方法來進行更加詳細的分析。例如,在對電商物流中心的訂單相關數據進行分析時,最通用的數據分析方法就是EIQ分析,可以結合對貨物物理屬性所進行的分類基礎上,對其按訂單、物料(商品)等多維度進行分析,找出分類對象在一個動態環境中的特征。對于電商物流中心來說,其涵蓋貨物的進出作業可能存在季節性,存在高頻次和低頻次,每一天也存在多個波次等特征,這些都可以結合ABC分類分析、EIQ分析等數據分析方法,來尋找相關數據特征及數據特征值。
三是進行庫容分析。庫容分析主要是從倉儲視角去看待庫存問題,通過對庫存邏輯的理解,以便更好地與采購和銷售進行配合,明確合理的倉儲庫容,根據庫存量確定合理的庫容和存儲方式。對面向市場的電商物流中心運營來說,通常是根據一定周期的銷量去制定庫存,當同一種貨物面對多種渠道,同時需求的波動較大時,便需要盡量將多種銷售渠道對同一貨物的需求量合并,再對該貨物制定庫存量與庫容的計算。
四是從儲運單元進行分析。儲運單位分析(PCB分析)主要是考察電商物流中心各作業環節的基本儲運單位類型,其中P表示托盤單位,C表示件單位,B表示單品。不同的儲運單位對應不同的存儲、揀選分區,所配備的儲存、分揀和搬運設備也是不同的。面對電商物流中心的高時效要求特征,基于儲運單位的詳細分析有利于在電商物流中心規劃與設計中推動存儲、分揀、出庫以及裝車等環節的物流標準化,并針對性引入自動化或者智能化物流設備,從而提升電商物流中心作業運作效率。
五是從運作流程進行分析。在電商物流中心規劃中,對流程分析或配置是串聯整個倉儲活動最重要的步驟之一。在具體的分析中,我們可以結合企業具體情況、行業實戰經驗、相關專業分析方法等構造一個多層級的流程模型,將電商物流中心作業與運作流程分析得更清晰,例如流程的模型第一層級可以是最主要的幾個活動,如入庫、理貨、上架、分揀等,第二層級就可以按對象進行細分,不同的貨物對象分類下可能會用到不同的流程或活動,由此完成對運作流程全面細致的分析。
3.做好電商物流中心倉儲內部布局
進行電商物流中心規劃與設計的第三個維度,是做好電商物流中心倉儲內部布局。我們可以借助以下六個步驟來對倉儲布局規劃進行梳理:
(1)進行各個功能區面積計算
各功能區的面積計算是倉儲布局的一個重要部分,在電商物流中心的流程分析完成后,對于每個流程都建立相應的功能區,然后再結合庫容與流量需求計算各個功能區的面積。如果是存儲功能區,則需要考慮到存儲方式與存儲設備類型;如果是緩存功能區,則需要考慮到緩存批量與擺放方式的問題。
(2)確定內部流向
在電商物流中心的運作中,其物流流向從卸貨環節就已開始,因此在進行布局時需要確定貨物進入倉庫后上架存儲或是接收訂單貨物出庫后,每個流程的先后邏輯順序。確定邏輯順序后,才能計算不同功能區布局方案下的倉儲作業距離。
(3)確定流量
根據物流單元統計電商物流中心的物流量,包括出庫與入庫,以及在出入庫過程中每個功能區中的流量。電商物流中心的物流標準化程度越高,對于物流量的統計就更容易,當遇到無法準確統計出物流量的物流環境時,建議可以模糊處理,如通過現場作業情況采集數據,然后根據需求進行估算。
(4)設計連通路徑
不同的電商物流中心倉庫建筑環境下,功能區連通的路徑不同。如有的電商物流中心是多層建筑,在搬運過程中就需要借助提升機或者貨運電梯。因此,對倉庫建筑物中有特定路徑環境的情況,需要提前建立約束。如果在沒有特定建筑物的環境下進行布局,也可以直接采用對功能區的面積中心建立連通路徑,雖然這種方法得出距離數據精確度不高,但也具有一定參考價值。
(5)運算布局下的物流效率
在布局完成之后,可以具體對布局下的物流效率進行運算,并可由此對不同布局方案進行比較。在物流效率的運算中,主要是對物流量距的計算,又可以大致分為如下步驟:
① 根據約束條件,將固定不可變動的實體位置優先布局;
②根據設施環境,將實體進行拆分;
③每一個實體都有自己的物流量屬性;
④根據物流環境對實體構建不同的配送批次;
⑤對設施編碼,每個設施到每個設施的距離形成矩陣;
⑥將實體與設施進行組合;
⑦根據關聯關系計算組合下的原料入庫物流量距;
⑧根據關聯關系計算組合下的成品入庫和成品出庫的物流量距;
⑨求和計算一種布局組合下的物流量距。
(6)對不同布局方案進行比較
可以針對布局構建評價矩陣,對不同的布局方案進行綜合性評價,評價維度可根據項目實際需求構建,如物流效率、面積利用率、易于管理、可擴展性、可參觀性、搬遷成本等。
4.對電商物流中心進行系統性評估
進行電商物流中心規劃與設計的第四個維度,是對電商物流中心進行系統性評估。系統性評估是物流中心規劃一個非常重要的步驟,我們可以從系統論角度來看待電商物流中心規劃,也只有把倉儲作為一個“系統”,才能更好地解釋電商物流中心規劃的所有邏輯。我們可以從排隊論的角度看倉儲系統,從作業流程的角度把流程作業中的人、設備、功能區等看成服務臺,倉儲中需要處理的貨物形成隊列,將服務臺串聯,上一個流程完成的作業量,到下一個流程又形成新的隊列,而這就是“系統”,有輸入也有輸出。在具體的電商物流中心規劃與設計中,我們可以通過仿真模擬作業過程中人、設施、設備的資源利用率,也就是忙閑程度,并從仿真角度對所規劃的電商物流中心所構成的倉儲系統進行系統性評估,計算并輸出一系列指標,從而進一步明確所設計的電商物流中心規劃方案在整個成本與效率上的效果。
5.對接未來落地運作支持
進行電商物流中心規劃與設計的第五個維度,是對接未來落地運作支持。在整體電商物流中心的規劃與設計中,我們還需要考慮規劃方案進行具體落地實施的對接與支持。具體來說,可以包含以下三個方面:
(1)對接具體設備配置
在對電商物流中心作業流程進行細分后,每一步操作都會按照流程活動進行,從系統模型角度看,設備的操作無非是在處理“數據”。我們可以在電商物流中心落地設計中,根據所設計的作業要求、效率要求、成本要求來對設備的配置進行約束,追求用科學的方式來配置設備。
(2)對接信息化需求
以所設計電商物流中心包含的倉儲流程實際需求為出發點,結合整個電商物流中心的功能定位設計,來對其物流信息化需求做一個完整架構,從而進一步明確未來信息化建設需要覆蓋哪些模塊,交付哪些數據,達到什么樣的管理要求,再來對相關功能模塊進行配置,保證信息化建設與業務場景結合,從而實現既實用又具有擴展性、戰略性考慮的信息化建設。
(3)考慮倉庫建筑設計
有的電商物流中心規劃是先有倉庫建筑再進行規劃,有的是先考慮整體規劃再進行倉庫建筑建設,當然我們建議最好是按后者的方式進行,因為從建筑的角度看,在一定參數范圍內進行設計和實施都是可行的,但不一定最后選擇的參數對于電商物流中心未來的作業來說是最合理的。
電商物流中心的數字化與智能化展望
結合當前行業中一些電商物流中心在數智化建設方面的應用實踐,我們可以對電商物流中心的數字化與智能化的未來發展做出如下展望:
1.標準化發展
物流標準化是電商物流中心建設與發展的核心,也是數字化與智能化的基礎。物流標準化包括包裝容器的標準化、條碼管理的標準化、業務流程與活動的標準化等。比如,在托盤、料箱或者是特殊貨物的工裝器具上都進行統一,物流中心的裝卸、搬運、存儲等物流活動才能更加流暢、安全與準確。在貨物的條碼管理上進行統一,再加上信息化手段,貨物才可以更好地做到可采集、追溯和管理。業務流程與活動的標準化幫助物流中心在業務管理上更加規范,并且在業務流程與活動標準化后,自動化與智能化設備的升級也將更有效地實施。
物流標準化是電商物流數字化與智能化的基礎
2.數字化發展
在電商物流中心標準化與信息化的基礎上,數字化也不斷在電商物流中心推行規劃與實施,數字化不僅僅是信息化的升級,也是以服務為導向的“變革”。電商物流中心的數字化圍繞訂單服務要求,讓電商物流中心的業務與資源可“感知”。例如,可以對當前以及模擬未來的資源瓶頸風險,然后可以基于瓶頸提出最優解決辦法,最后根據解決辦法準確執行。例如,在對電商物流中心進行完整的業務規劃后,可以通過仿真模擬平臺,整合WMS、OMS、TMS等信息化工具,以及自動化物流設備的WCS軟件工具,對電商物流中心進行數字化管理。
數字化不斷在電商物流中心中推行規劃與實施
3.智能化發展
很多電商物流中心已經在局部或者整體引入不少自動化設備,如自動化存儲系統、自動化搬運設備、自動化輸送線等。隨著不同電商物流中心業務多樣性與訂單量的發展,場景會越來越復雜。因此,這些自動化或者智能化設備如何更好地替代人工,進而提高物流中心的效率、安全與穩定性,是未來物流中心智能化迭代的挑戰。我們可以看到,目前有很多大型企業的電商物流中心已經開始對建筑體物流中心進行智能化建設,也可以預測到未來將會有更多物流中心投入建設。不過,電商物流中心的智能化建設,必須建立在對于未來物流業務場景有清晰的定位與規劃之上,同時以物流標準化作為基礎,才能讓智能化后的效果得到充分體現。
電商物流中心已經在局部或者整體引入不少自動化設備
———— 物流技術與應用 ————
編輯、排版:羅丹
本文內容源自,有刪改。
歡迎文末分享、點贊、在看!轉載請聯系后臺。
廣告宣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