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法治日報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王家梁 見習記者 胡特旗
貴州省貴陽市知識產權法庭集中管轄全省專業技術性較強的知識產權案件,法庭成立以來,在數字經濟領域知識產權司法保護方面積極探索,奮力做實為大局服務。
優化數字經濟法治環境
研究出臺18項服務數字經濟發展重點舉措,著力加強數據權益和個人信息司法保護、依法促進數字產業發展、助力完善數字治理體系,服務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法庭自2024年7月成立以來,堅持平等保護相關權利人的合法權益,以創新的方式保護創新,推動全市法院依法審理涉計算機軟件權屬、侵權及相關技術合同糾紛等案件513件,結案標的額1.03億元;依法審理相關著作權等案件808件,促進優質數字文化產品供給;加強數字經濟領域商業秘密、商業標識保護,依法處理商標、字號、域名等權利沖突,審理相關案件371件;依法審理不正當競爭等案件37件,維護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數字經濟市場環境;依法懲治數字經濟領域違法犯罪行為,審理涉及網絡游戲、電子書籍、注冊商標等利用網絡實施侵犯著作權、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等知識產權犯罪案件35件79人,有效發揮刑罰懲治和震懾功能,維護數字經濟繁榮發展。同時,推動在貴安新區設立“大數據科創城人民法庭”,賦能新區高質量發展。
持續構建協同保護格局
與省知識產權局合作共建數據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實踐基地,強化數據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在某數據公司訴某網絡公司計算機軟件開發合同糾紛案中,明確企業在參與信息化建設中,對其采集、匯聚、接觸、持有的承載個人信息或影響公共安全的公共數據,負有風險防范和安全保護義務,通過該案樹立維護數據安全的司法裁判導向。同時,深入推進與市場監管部門建立的常態聯絡、多元解紛、線索移交、共建互享和普法宣傳“五機制”,深化與貴陽市知識產權保護中心聯動,在某被告人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案件中,在作出刑事判決以后,將涉案企業推送給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列入嚴重違法失信名單,實現協同保護效果。積極發揮南明法院“大數據知識產權司法保護聯系點”等工作站點的作用,建立大數據企業名錄,將65家規模以上大數據企業納入名錄范圍,做實數字經濟領域知識產權矛盾糾紛的前端化解。
完善知識產權審判機制
強化關鍵領域、核心技術、新興產業知識產權司法保護案例、重大疑難和前沿問題的研究,推動完善數字經濟知識產權司法保護規則。深入推進民事、行政和刑事審判“三合一”改革,確保裁判結果協調統一。強化數字賦能,深入推進全流程網上辦案和電子卷宗單套制歸檔改革,依托數字法院建設優化精審、快審、速裁模式,努力縮短解紛周期。不斷健全以技術調查官制度為基礎,技術咨詢專家、技術鑒定人員和專業型人民陪審員參與訴訟的多元技術事實查明機制,已公開選任技術調查官及技術咨詢專家89名,增強涉及新業態數字技術事實認定的中立性、客觀性和科學性,提高司法公信力。優化調整全市法院知識產權案件管轄布局,適當增加部分主城區法院作為具有知識產權民事、行政案件管轄權的基層人民法院,積極回應市場主體日益增長的知識產權司法保護需求,不斷提升知識產權糾紛的訴訟服務品質,以優質高效的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工作,為在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展現貴州新風采提供有力司法服務和保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