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4月15日訊 近日,山東省水利廳召開2025年全省水行政許可工作視頻會議,肥城市以《開展“區域評”創新“零元辦”扎實推進“涉水審批一件事”改革》為題作典型發言。
近年來,肥城市深入推進高效辦成“涉水審批一件事”改革,以產業園區水土保持和防洪影響區域評估為基礎,強化成果應用,簡化環節材料,優化幫代辦服務,園區企業項目辦理涉水許可用時由原來至少30個工作日縮短為3-5個工作日,花費由數萬乃至數十萬元不等變為“零元辦”,有效實現涉水許可“四減一增”。
開展區域評估。2021年以來,肥城市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方式,先后完成高新區、經開區、化工園區等6個園區的水土保持和防洪影響區域評估,覆蓋園區面積73平方公里。評估成果納入全市“一張藍圖”規劃系統,從源頭上加強水土保持、防洪管控,嚴把準入關口。區域評估成果共享應用于園區建設項目,除列入負面清單的外,按照報告表模式實行告知承諾制管理。
簡化環節材料。肥城市行政審批服務局研究編制報告表通用模板,入園項目只需提供有關基礎數據,不再另行編制水土保持方案、防洪影響評價報告,大大降低了企業辦事時間和費用成本,辦事環節、材料、用時和費用,分別比原來減少75%、50%、90%和100%。截至目前,肥城市區域評估成果已惠及企業項目168個,為企業節省資金近600萬元,節省時間4500多個工作日。
優化幫辦代辦。針對企業缺乏專業技術人員、難以自行編制報告表的問題,肥城市從水利、行政審批等部門優選6名專業水平高、服務意識強的業務骨干,通過政府購買服務聘請4名省級水行政許可首席專家,組建“專員+專家”服務團隊,為企業項目提供報告表編制、評審、報批等全流程幫辦代辦服務,先后幫助89個項目“零費用、一次辦好”涉水許可手續。
肥城市的改革實踐,充分體現了“服務走在審批前”的理念,打破了企業付費、中介編報、專家評審、部門審批的傳統路徑,特別是解決了企業反映強烈的中介服務收費不透明、質量參差不齊、影響審批效率等問題。肥城市行政審批服務局將涉水許可納入建設項目開工“一件事”聯辦事項,切實做到提前介入、超前服務,有效促進重點項目規范開工建設。2024年全市省市縣三級141個重點項目全部按期開工,涉水許可手續完備率達100%。蔚藍碳中和產業園是全市新型電池電極材料產業基地,市行政審批服務局組織“專家+專員”團隊上門服務,僅用3個工作日就實現了涉水、施工許可等“六證齊發”。
在重點產業園區區域評估全覆蓋的基礎上,肥城市還對畜禽養殖行業進行水資源論證綜合評估,評估成果免費提供給年取水量10萬立方米以下的中小養殖業戶共享使用,以鎮街區為單位批復,集中為85家規模化養殖場辦理取水許可并送證上門,受到廣大養殖業戶的普遍歡迎和好評。
閃電新聞記者 王迅 通訊員 許婷婷 泰安報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