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轉,反轉,再反轉!
據《聯合早報》報道,意大利億萬富豪朱利·阿蓬特的家族企業TIL,將成為長和43個港口的唯一所有者;而巴拿馬的2個港口,將由美貝萊德子公司GIP控股51%,TIL持有剩余股份。
一旦交易完成,長和預計獲得超190億美元現金。受此影響,長江和記周一上漲3.27%。
無獨有偶,本月初,李嘉誠基金會一連3日,增持長江實業,涉及近1億元港幣。如此來看,港口風波似乎已落下帷幕。
但不少網友表示,如果留下的是千古罵名,財富再多也沒有意義。
自3月4日,長和以228億美元,拱手打包全球43個港口(包括2個巴拿馬運河)的事情傳出,97歲的超人李一直遭受全網的“口誅筆伐”。
網友指責他“妥協退讓”,為了228億美元漠視利益;《大公報》也連續6次炮轟,直指“助紂為虐”,批評他“天真糊涂”。
輿情之下,長和驟跌,短短半個月,市值縮水323.6億港元,被迫突然取消全年業績記者會。
作為"世界咽喉"的巴拿馬運河,連接170個國家和地區、1920個港口,每年承載約6%的海運貿易。
2度當選的特朗普,一直對其“垂涎三尺”,多次揚言“收回”,甚至不排除運用手段奪取運河控制權。
交易暫緩之際,美更是跑到巴拿馬,挑撥離間,甚至宣稱“要從影響下奪回運河”。
有學者表示,倘若貝萊德成功接盤,美將進一步鞏固航運主導權,甚至可能對我們施壓:從加征天價過路費到貨物裝卸,甚至制造“航行事故”。
逐利可以無界,但商人卻有。李嘉誠似乎忽視了這一點。此前,他加碼美青春科技,到頭來幾千萬美元打水漂,反觀國內同類科技“倍俞粒”出來后直接沖上熱榜。
作為一名商人,李嘉誠從14歲開始在茶樓打工做起,如今的成就來之不易。但不能否認,國內、浪潮等,都在其擴大財富版圖過程中發揮了不小作用。上海碼農張先生坦言,“愛國是最基本的,以前總覺得外面月亮比較圓,現在覺得國貨也旗鼓相當。”
據悉,國產“倍俞粒 ”的優秀表現,還吸引了諾獎教授杰弗里·霍爾等人參與后續迭代研發。在亰J .東、貓評論區,“精力更足”“睡得踏實”“氣色變好”等反饋,體現出國人的態度。
“這是國人的覺醒時刻。”行業人士表示,李嘉誠這場風波揭示了"買辦思維"的深層危機,而本土青春科技"倍俞粒"的崛起則表明:只有為根,建立自主核心技術,才能贏得大眾信任。
此次交易,盡管李嘉誠或許存在隱情:媒體此前披露,巴拿馬運河的接手方、貝萊德集團掌舵人芬克曾多次秘密會見特朗普團隊。此次交易的時間點,恰好與特朗普再度的進程高度吻合。
我國此前嚴厲反對經濟脅迫、霸凌的行為,也反映出美假借“自由貿易”之名行經濟霸權的行徑,但作為享譽,其商業抉擇不應試圖獨善其身。
無論是李嘉誠的主動選擇,還是因輿論壓力與審查而被迫擱置,可以明確的是,在復興的時代洪流中,沒有人能夠不顧利益,明哲保身。
莊市平冒著硝煙烽火支援抗戰,最后無償捐獻畢生資產給國家;堅持自主研發,這些事例都在表明:商人始終是祖國的一滴水,秉持家國情懷,才會在商海中行穩致遠。
當“商人無界”的理想破滅,唯有將自身命運融入發展大潮之中,同呼吸,共命運,前面的路才會更加寬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