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按即可參與
風險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觀點僅代表個人的意見,所涉及標的不作推薦,據此買賣,風險自負。
作者:數有中心
來源:雪球
一、芒格錯判可口可樂的啟示
查理·芒格是巴菲特的黃金搭檔,他在1996年預測可口可樂時犯了一個著名的錯誤:“到2034年,全球大概有80億人口,人體大部分是由水組成的,每人每天必須飲下大約64盎司的水,即8罐8盎司的飲料。屆時人們更加富裕,飲料這個東西憑借其口味會占據全世界水攝入總量的25%,而可口可樂又會占據飲料的一半份額(即237ml/人/天),則2034年,可以銷售29200億罐8盎司的可口可樂,如果每罐能凈賺4美分,就能獲利1170億美元。于是可口可樂市值可以給到2萬億美元。”
但事實是,從1995年-2023年,整整29年過去了,可口可樂的收入從180億美金增長到470億美金,歸母凈利潤從30億美金增長到106億美金,平均年化增長率分別僅3.36%與5.94%,沒跑贏GDP。
芒格錯在哪里了?
據歐睿機構測算,美國人均飲水量約2L/天,軟飲料飲用量人均380L/年,其中瓶裝水占比32%,液奶占比16%,去除上述兩項,非水非奶飲料占比為52%,也即平均540ml/天/人。
結合蜜雪冰城招股書提供的數據顯示(圖一):歐美等發達國家,現制飲品占據了水攝入量的19%,也即380ml/人/天,占非水非奶飲料的份額為380ml/540ml=70%,占飲料總份額為380ml/1040ml=36.5%。
圖一:各國現制飲品攝入量
由上述可知,芒格老爺子對飲料飲用量估計得并沒有錯,而且可口可樂也依然是最受歡迎的預包裝飲料之一,可是他萬萬沒有想到,飲料的另一種形態——現制飲品從半路殺了出來!
圖一表明,對標發達國家,中國和東南亞對現制飲品的需求量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當下可能正處在1996年芒格口中的“可口可樂時刻”。
若要分析現制飲品的投資價值,就有一家無法繞開的龍頭公司——蜜雪集團。
二、透過中國飲料市場消費趨勢看蜜雪集團
所謂現制飲品,即售賣于街邊隨處可見的咖啡店與奶茶店,截止2023年底在中國共有66萬家之多。其中奶茶與咖啡的銷售份額各為一半。
現制飲品的王者當屬蜜雪集團——截止2023年底,其以44.7億的終端銷售額占了現制飲料市場的11.3%。
圖二:商品單價與終端零售份額
拆分來看,蜜雪集團旗下主要分為售賣茶飲的蜜雪冰城和咖啡的幸運咖。
1、蜜雪冰城在奶茶賽道以近50%的出杯量份額為當之無愧的老大。
圖三:蜜雪冰城出杯量份額
2、幸運咖發展著實一般,擁有超過2,900家門店,但對集團貢獻不足5%。遠被同樣成立于2017年的瑞幸咖啡等同行甩開。
圖四:幸運咖出杯量份額
3、現制飲品的未來發展空間有多大?
圖五:現制飲品市場增速與規模
上圖所示,中國現制飲品的飲用量正在以約20%的年化增長率快速提升,預計到2027年成為萬億市場,屆時將在飲料市場中占比接近50%。
對應到蜜雪集團,未來3年,終端銷售額至少達到1000億/年,以2024年600億銷售額計算,年復合增長率達到18.56%,保守估計超過了國內80%的公司。
那么蜜雪是靠著什么脫穎而出呢?
三、蜜雪冰城成功的秘訣
1、店面數量遙遙領先,觸達消費者最多。
圖六:現制飲品企業門店數排名
可以看到,截止2023年,蜜雪集團門店數與第2-4名總門店數相當。而且這個數字還在增長。截止2024年底,蜜雪冰城大概在中國有4萬家加盟店,在東南亞有5千家加盟店,共4萬5千家門店。
2、低價策略,更加親民,廣受歡迎。
現制飲品的價格帶分為三種:1)平價<10 元人民幣; 2)中價 10<20;3)高價>20元。
如圖六所示,蜜雪集團卡位平價飲品,單價在2-8元。而該價格帶正是增長最快的賽道:
圖七:各價格帶飲品的增長率與市場規模
如圖七,平價飲品年化復合增長率超過20%,增速最快,說明性價比飲品廣受歡迎。
綜上,蜜雪集團以其多門店+平價策略,取得了最多的市場份額。展望未來,其成功大概率還會延續。
說到這,大家可能會有有一個問題,為什么蜜雪能賣這么便宜,而其他競品卻不能?
這得益于其供應鏈深度與廣度的布局。從供應鏈來看,其前、中、后端各個環節都有成本優勢。
具體說來,前端采購具備規模優勢。其采購網絡覆蓋全球六大洲、38 個國家,這使得公司的采購成本較同行業平均分別低約10%及20%以上。
在生產端,公司擁有五大生產基地,60多條智能化產線。公司是中國唯一液體乳產品生產許可證的現制飲品公司;飲品食材生產的耗損率僅為0.71%,遠低于行業平均水平。且公司自產部分核心包材和門店設備,例如糖蜜和果蜜的包裝瓶,其自產成本比從外部采購價低約50%。
后端運輸也是同理,公司在全國乃至東南亞都布局了較多的倉庫,原材料可以實現較快時效的觸達。
在門店端,其核心兩大單品檸檬水與冰淇淋,在旺季能占據銷售額的一半以上,精簡的SKU讓門店運營效率超越同行。
以上種種優勢,讓集團2023年的采購成本較同行業平均分別低了至少10%,有些品類甚至超過20%。
舉個直觀的例子,哪怕蜜雪冰城一杯檸檬水終端僅賣4元/杯,但加盟商仍然有55%的毛利率,蜜雪集團也有31%的毛利率。這種把成本壓縮到極致的本領是公司重要的護城河。
也正是擁有了以上優勢,蜜雪集團得以躋身于全國飲品市場的第五,而且憑借著高增速增長,大有再進一步,超過可口可樂的勢頭。
圖八:中國飲料市場終端份額
放眼全球,集團2023年出杯量已經是世界第二。
圖九:全球出杯量前三現制飲品企業
三、蜜雪集團盈利途徑
蜜雪集團采取的是加盟制,門店是加盟商投資經營的,那么蜜雪集團靠什么賺錢呢?
圖十:蜜雪集團收入構成
如上圖所示,蜜雪集團通過門店賺錢的途徑共有三種:
1、商品銷售,即給加盟店供應制作奶茶的食材和包材,如糖、奶、茶、咖、果、糧、料以及包裝等。占據了蜜雪集團90%以上的收入。
該業務毛利率在30%上下浮動。這個數字和古茗、茶百道相近,但在大環境整體承壓的2024年前三季度,蜜雪的歸母凈利率卻能穩中有升,創下18.7%的新高,其歸母凈利潤預計在2024年達到44億。作為對比,同期茶百道凈利潤大幅下降約60%,來到5億左右;奈雪的茶更是因大幅閉店產生幾億元的虧損。顯而易見,蜜雪集團的競爭優勢明顯。
2、設備銷售,即供應加盟商開店的必要設備設施,如冰箱、冰淇淋機、制冰機及咖啡機等。
在開店裝修完進場后一次性收取,與開店節奏相關,隨著開店速度放緩,其占收入比從2021年的6.7%逐年下降,2024前9個月為3.3%。
3、加盟和相關服務,比如固定的加盟費、管理費及培訓服務費。占收入比穩定在2%左右。
綜上,蜜雪集團的盈利與門店經營息息相關,只有門店多產多銷,蜜雪集團才能通過提供原材料賺錢。我們考察一下門店的生存狀態。
五,蜜雪門店財務模型
蜜雪冰城店型:截至2024 年9 月30 日,標準堂食店占 78.1%、標準檔口店占19.8%、特裝店占 1.0%、集裝箱店占0.9%、旗艦店占0.1%,及主題店占0.1%。
店型集中在標準堂食店和檔口店兩種。平均單店來看:
圖十一:蜜雪冰城單店銷售數據
從上圖中讀出:
1、蜜雪冰城近幾年門店銷售額平穩,略超過4100元/天/店,單店銷售額高于其他品牌,但按照蜜雪平均40-50平米的店面,坪效約35000元/年,在行業內屬于偏中低一檔。
2、出杯量約650杯/天。按照每天有效營業時長10小時算,平均每55秒出一杯,按照一般接單、填料、注水、封裝等流程,要達到該時效,起碼需要3-4名員工緊鑼密鼓配合工作。
3、按照每杯500ml計算,45000家門店毛估覆蓋中國、印尼、越南約15億人口,則平均蜜雪飲用量為約10ml/人/天。
4、單杯6元出頭,超過同等容量可口可樂的一倍——芒格預言的消費升級以商品形態變遷體現了出來。
我們再來考察一下門店的單店凈利潤,與之相對應的,是集團的單店盈利。
假設門店凈利率2011年-2024年1-9月分別為15%,12%,14%,14%,則門店利潤如下圖所示:
圖十二:門店單店凈利潤與集團單店凈利潤對比
上圖呈現了幾個事實
1,門店毛利率約60%,換句話說,加盟商每賣100元,蜜雪集團收入40元。
2、加盟商門店凈利潤可以穩定做到約20萬元/店/年,若開一家門店按照投入30-40萬元算,則平均回本周期在18-24個月,在競爭激烈的今天,這是一個可以接受的數字。
3、蜜雪集團盈利逐步攀升,最新數據來到11萬元/店/年。可見,雖然蜜雪集團與加盟商門店凈利潤的差距在縮小,不過從單店商品銷售額與門店零售額的變化趨勢來看,并非是因為集團提高了商品售價,而是通過管控成本,提升毛利率的結果。
但遺憾的是,蜜雪冰城同店已經沒有增長,這與國內門店加密有關。
圖十三:蜜雪同店增長數據
分析至此,我們可以從單店角度對蜜雪集團進行估值。
若按照門店生命周期10年算,則一家門店為加盟商和集團帶來的凈現金流約(20+11)*10=310萬元,按照2025年5萬家門店計算,則總現金流超過1500億。這里沒有考慮折現,也沒有計入未來門店的增長,姑且將兩個因素抵消,那么門店現金流1500億便可以作為當下對蜜雪集團的合理估值。
六,芒格式猜想
經過以上分析,我們對蜜雪集團有了一個比較全面的了解。在這里不妨借鑒芒格老爺子的思維對蜜雪集團做一個遠期預測:“假設10年后,飲水量2.4升/天/人,其中30%為飲料,而飲料中40%為奶茶、咖啡等現制飲品。
假設蜜雪集團占有5%的份額,也即折合飲用量14.4ml/天/人,若僅考慮亞洲50億人口,按單杯500ml,則對應銷售量為1.44億杯/天。假設屆時每杯單價下降到5元,門店毛利率維持60%,則蜜雪集團商品銷售額為1.44*5*40%=2.88億元/天。取20%凈利率,則有凈利潤210億元/年。”
對于未來可以賺取200億元左右利潤的公司,以10年維度看到3000-4000元估值都是可能的。
雪球三分法是雪球基于“長期投資+資產配置”推出的基金配置理念,通過資產分散、市場分散、時機分散這三大分散進行基金長期投資,從而實現投資收益來源多元化和風險分散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