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南京4月15日電 (記者 朱曉穎)15日,南京市教育局舉行新聞發布會,發布《南京市中小學人工智能教育行動計劃(2025—2027年)》(下稱“行動計劃”)及南京市中小學人工智能應用百大場景。
南京市教育局二級巡視員、南京市中小學人工智能教育研究中心執行主任潘東標介紹,“行動計劃”包含六大目標、八大行動。其中,智能基座構建行動,將著眼于升級數據平臺,搭建市級教育數據平臺,與江蘇省級人工智能服務底座對接,為人工智能教育筑牢技術根基;師資培優進階行動,將通過實施“AI領導力”培育計劃和“十百千萬十萬”工程,提升教師人工智能素養;課程開發創新行動,將結合南京地域文化和辦學特色,構建“五多”課程體系,確保該市中小學100%開設人工智能課程;教學場景革新行動,將打造三類人工智能實驗室和100個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場景,制定《南京市中小學人工智能實驗室建設指南》,推動人工智能賦能“五育”;教學范式探索行動,將形成“人機共教”模式,研發智能教師助手和智能學伴,實現教學減負提質;教育治理提升行動,將利用人工智能實現校園、教學評價和區域治理的智能化升級;均衡發展協同行動,將實施“AI教育普惠計劃”,推動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合作共贏攜手行動,將通過廣泛開展交流合作,共同應對全球性挑戰。
南京市中小學人工智能教育研究中心成員單位、南京市教育技術裝備中心主任崔琪介紹,2024年,南京市教育局投入2300萬元,為全市625所中小學配置標準化實驗儀器,成為中國首個人工智能教育實驗儀器全域配置到位的城市。今年,教育部門將建設中小學人工智能實驗室、推進教育裝備數智化轉型等兩大項目。
南京作為科教名城,教育信息化工作始終走在全國前列,截至2023年,99.4%的中小學已建成江蘇省智慧校園,連續三年位列江蘇省設區市教育信息化發展指數綜合評價第一。2022年底,南京啟動了人工智能教育試點工作,目前已有52所相關實驗學校,在課程設置、教學模式、實踐活動等方面進行了探索。(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