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興安盟4月15日電 題:“聯播”進鄉村 這個村子有點兒“潮”
作者 張瑋 周新育
“各位觀眾,大家好,我是今日主播宋丹蕾,歡迎收看巴彥呼舒鎮《村聞聯播》。”近日,內蒙古興安盟科右中旗《村聞聯播》入選全國2024年度黨建引領鄉村治理典型案例,宋丹蕾是巴彥呼舒鎮宣傳干事,也是《村聞聯播》的主持人。
“這檔節目農牧民們關注度、參與度都特別高。”宋丹蕾告訴記者,2024年,科右中旗創新推出《村聞聯播》,節目采用"移動采編"的模式,手機作為田間地頭的“攝像機”,鄉鎮干部變身“記者”,農牧民化身節目“主播”,田野、牧場、村頭巷尾都是“演播室”,用“隨手拍、隨時編”的方式,播報鄉村好故事。
圖為《村聞聯播》“備春耕特輯”拍攝錄制現場。 陳曉明 攝
這些天,巴彥呼舒鎮人民政府工作人員正忙著采訪當地玉米種植大戶布和白拉,請他為村民介紹今年整地翻地、育秧準備、選購農資、農機檢修等備春耕情況,準備在新一期的《村聞聯播》中播出。
從玉米種植戶到出鏡“明星”,身份的轉變讓布和白拉對《村聞聯播》贊不絕口:“我通過這個平臺介紹種子和機械設備知識,能帶動更多農戶、種植戶。把自己的知識分享出來,讓大家都能多學點有用的知識,這個平臺特別有意思。”
“雖然設備簡單,只有手機和支架,但我們只想用鏡頭把最生動、最真實的鄉村故事呈現給大家,讓節目更有親和力。老百姓喜歡看,更樂于參與進來,讓我們的《村聞聯播》越來越有生命力。”巴彥呼舒鎮宣傳委員希吉日感慨道。
圖為高力板鎮工作人員剪輯制作《村聞聯播》。 科右中旗旗委宣傳部供圖
《村聞聯播》以廣闊的鄉村田野為背景,將鏡頭對準嘎查(蒙語,意為村)近期發生的熱點和新鮮事件,圍繞鄉村產業發展、基層治理、文化生活、環境整治、移風易俗等內容,傳遞鄉風、鄉韻、鄉情、鄉味兒。
如今在科右中旗,無論是在家中炕頭、田間地頭,還是超市貨架旁,農牧民們總能隨時隨地打開手機,觀看這檔“泥土味”十足的節目。
浩特化嘎查村民聞艷宇說:“《村聞聯播》里面說的都是我們身邊的人、身邊的事,生動又接地氣,我們一家人都特別愛看。”
圖為農牧民隨時隨地打開手機觀看《村聞聯播》。 陳曉明 攝
為了豐富節目形式,《村聞聯播》不僅設計了口語播報,還開創了滾動字幕、村語點評、風光展示等板塊。截至目前,已有500多名農牧民和村干部參與錄制,覆蓋全旗12個蘇木(鄉、鎮)、65個嘎查(村);發布的59期視頻累計轉發量、點擊量超65萬次。
“去年以來,我們精準對接老百姓需求,探索文明鄉風建設新路徑,通過《村聞聯播》這樣的新載體,以‘村里人講村里事、村里事教育身邊人’為主要方式,用大家聽得懂的語言、看得見的場景,引導他們轉變思想,樹立文明新風尚。”科右中旗旗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文明辦主任王志國表示,“下一步,我們將創新更多的宣傳和宣講方式,把解決鄉村治理問題的視角和觸手向基層不斷延伸,進而不斷強化鄉村治理效能。”(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