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開始談判,美國重大讓步,中國認為不夠,特朗普羞憤改口
金梅煮酒珠江評論
所有人都知道,中美貿易戰,只能以談判結束,否則雙方都損失慘重。但是,我們可以堅持,美國卻堅持不下去了。
現在談判開始了,美國先做出重大讓步,中國說這只是一小步,特朗普覺得顏面無光,立馬改口了。這才剛開始美國就耍無賴,這場斗爭,會是什么樣的結果呢?
事實再次證明,特朗普把美國當成他自己的公司了,國家政策需要的延續性、穩定性,甚至誠信,在他這里統統都沒有,只有赤裸裸的威脅和反復無常地耍手段,甚至欺騙欺詐。
或許特朗普的理念,他只在乎結果,過程都不重要,只要最后贏了,就可以洋洋得意地向美國人民自吹自擂。
非??上?,他遇上了5000年文明,更加擅長斗爭的中國。
我們梳理一下這幾天的最新進展,大家來一起感受一下中美的刀光劍影,龍爭虎斗。
4月13日,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在接受美國廣播公司采訪時表示,美國與中國已通過中間人就關稅問題進行了“初步接觸”。
很多人都在問,這個中間人是誰?我們一個網友留言說是東盟某國,我們不說大家也知道了。
不過,中間人是誰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這個“初步接觸”,意味著兩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第一,自從美國發動關稅大戰以來,美國確實已經打不通中方的電話了。前幾天CNN爆料說,特朗普政府在撒謊,他們一直在主動給中方打電話,但至少吃了8次閉門羹。
第二,更重要的事情是談判開始了。注意啊談判只是開始了,距離達成協議還差得很遠,特朗普多次說中美將很快達成重大協議,顯然也在撒謊。
我們說距離達成協議還差得很遠,其中的最大障礙,恰恰在于美國人自己,在于特朗普政府的大棒威脅和反復無常。
所以,在談判開始之前,美國人來了一招瞞天過海,悄悄做出了重大讓步。
4月12日,新華社華盛頓消息,4月11日晚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宣布,聯邦政府已同意對智能手機、電腦、芯片等電子產品免除所謂“對等關稅”。
特朗普政府讓美國海關下屬的一個局,悄咪咪地在網站上發布這條消息,試圖掩人耳目,掩蓋尷尬,但他們沒想到的是,這條消息迅速在中美互聯網上掀起滔天巨浪。
這條消息有很多解讀,但是不管特朗普政府藏著什么東西,大家都認同3個重要事實。
一是他們向美國科技公司讓步了,豁免了他們的產品;二是他們事實上向中國讓步了,而且是重大讓步,這些產品占中國出口美國產品的20%左右;三是關稅戰再次遇到重大挫敗。
華爾街金融分析師侯賽因·庫貝西指出,這標志著美國政府在關稅政策上“180度大轉彎”。
那么,中國是什么態度呢?應該說中方表示了謹慎歡迎。
4月13日商務部發言人表示,這只是 “修正錯誤的一小步”,要真正解決問題,必須徹底取消關稅。
注意啊,這句表態字很少事很大,信息十分豐富,首先定性這是“修正錯誤”,然后為美方指出如何真正解決問題。
估計這個態度讓特朗普政府感覺顏面無光,所以他們開始補救了,特朗普本人甚至“反悔”改口了。
4月14日,財聯社報道,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澄清說,豁免智能手機、電腦和其他電子產品全面“互惠”關稅的舉措只是一項臨時措施,這些設備將被即將實施的基于行業的關稅所覆蓋。
他還表示,這不是永久性的豁免,總統只是在澄清,這些不是各國可以通過談判解決的。這些都是事關國家安全的東西,我們需要在美國制造。
很可惜,盧特尼克能力有限,這番話擺明了另外一個意思:關稅隨時可以豁免,也可以隨時找借口加上去,這可能取決于談判的結果。
這不是把國家大事和大國經濟當成兒戲了嗎?特朗普真以為美國是他的公司?
盧特尼克不行,特朗普親自出來補救了。
4月13日,特朗普在社交媒體上發文說,美國政府并沒有宣布任何關稅豁免,相關產品只是被轉移到了另外一個相關類目,下一步將對半導體和電子產品展開全面調查,以決定新的關稅措施。
說實話,這話雖然比盧特尼克高明些,但也很有限,特朗普只不過是在轉移視線,所謂的啟動新的調查,只不過想是用另一個錯誤來掩蓋這次的錯誤。
特朗普政府為什么這么被動呢?現實情況是,發起關稅大戰是因為他們真急了,而我們卻不急。
懸在特朗普政府頭上的兩把利劍,隨時都有可能落下來,讓他們粉身碎骨:一是美債和政府財政危機;二是2026年中期選舉。
所以這事很麻煩,中美的這輪博弈,才剛剛開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