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臘神話中,阿特拉斯用肩膀扛起天穹,卻在赫拉克勒斯取金蘋果的瞬間明白:依靠他人的力量終究是鏡花水月。干年后的今天,讀到這個寓言的我依然相信:真正的強者,絕不是尋找靠山,將命運寄托于他人之手,而是自成青山,以獨立之姿立于天地之間。
自成青山,以獨立之姿立于天地之間,需要有“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的鴻鵠之志。商鞅立"治世不一道,便國不法古"之志,在戰國群雄割據的泥淖中開辟變法圖強之路,以徒木立信的魄力破除積弊,將弱秦鍛造成橫掃六合的利劍。王勃揮毫"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時,恰是寒門士子舉步維艱的初唐,但正是這種志存高遠的文人風骨,孕育出盛唐氣象的文化基因。孔子"志于道"的箴言穿越干年,印證著當志向超越個人得失而與文明進程同頻共振時,方能在歷史的蒼穹中刻下不朽軌跡。而他們終成青山,巍峨不倒。
自成青山,以獨立之姿立于天地之間,還需要“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的日積月累。阿爾卑斯山脈的石灰巖,每一厘米厚度都需要三干年沉積;黃山七十二峰的花崗巖,是地殼運動七干萬年的杰作。達芬奇在創作《蒙娜麗莎》前,解剖過三十具尸體,繪制了上百幅手稿。王羲之將十八缸清水染成墨色,方得《蘭亭集序》的驚鴻一瞥。李時珍踏遍名山大川采集藥物標本,在二十七年間完成近兩千種藥材的系統考據,使《本草綱目》成為跨越時空的醫藥寶典。他們無一不印證著:積累是山的根基,更是我們成為青山的沉淀。
自成青山,以獨立之姿立于天地之間,更需要“若時光倒流百次,我仍會踏上同一條路,種下同一顆種子”的初心不變的堅守。敦煌莫高窟的守護者常書鴻,在黃沙漫卷中修復壁畫四十年,初心不改,讓735個洞窟的佛陀重綻微笑。當青蒿素研究遭遇190 次失敗,屠呦呦在實驗室泛黃的燈光下,始終銘記著"治病救人"的樸素信念。王陽明說"持志如心痛",正是這種深入骨髓的堅守,讓初心化為對抗世俗洪流的定海神針。歷史長河里,那些真正成為青山、改變世界的開拓者,無不是將初心熔鑄成精神甲胄,在功名利祿的迷霧中守護著精神燈塔的守望者。
亦舒說:我最崇拜的人是我自己,只有我才能幫自己翻越一座座高山,克服一次次難關。你一定要走出舒適區,不斷精進自己變強大,讓自己成為那座山。讓我們自立自強起來吧,活成一座巍峨的高山,歷經千錘萬擊后,仍不懼東西南北風,仍以獨立之姿立于天地之間。
學校:惠民縣第三中學
年級:高二7班宋開宇
指導老師:李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