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陳楊梅,出生日期:2003年5月25日;失蹤時間:2006年10月19日;失蹤地點: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區(qū)新南站廣場。
“確認找到女兒了,終于上岸了。”陳生梨說話時難掩激動,4月14日中午,他從云南警方確認,DNA再次比對成功。
陳生梨從云南警方獲悉,女兒就在離失蹤地不遠的地方找到。
女兒失蹤后,18年來,他曾開著車在全國各地尋找,車上貼著女兒和其他失蹤孩子的尋親海報。為了謀求生計和尋求方便,他在路上賣棉花糖,被媒體稱為“棉花糖爸爸”。
4月15日,陳生梨告訴紅星新聞記者,幾天前獲悉女兒被找到的喜訊,正是他在河北尋親回來的路上。他計劃本周四前往云南與女兒相認,周五返回貴州。他已經(jīng)訂好酒店,要宴請親朋好友和其他尋親家長。他說,要分享自己的喜悅,感謝大家?guī)椭沧尭鄬びH家長得到鼓舞。
為尋女跑遍全國,以賣棉花糖為生
在從河北尋親回來的路上得知找到女兒
陳生梨告訴紅星新聞記者,大概是4月12日左右,一個朋友打電話告訴他女兒找到了的喜訊。隨后他跟云南警方取得聯(lián)系,證實了相關(guān)消息,并再次采集DNA比對。
4月14日中午,他得到確切消息,DNA比對成功。
陳生梨的老家在貴州省畢節(jié)市納雍縣龍場鎮(zhèn)的一個偏遠村子。2006年9月,他帶著妻子、孩子去云南昆明打工。同年10月19日,女兒在昆明市官渡區(qū)新南站廣場丟失。
18年過來,他開著車全國各地尋找女兒,跑遍大半個中國,在路上賣棉花糖維持生計。他先買了一輛二手轎車,轎車開壞后,他又買了一輛二手面包車。第二輛車開壞后,他又貸款買了一輛新的面包車。如今,這輛新車也已經(jīng)跑了10萬公里。
▲陳生梨在尋找女兒的路上賣棉花糖
近年來他也到處“蹭流量”,利用網(wǎng)絡(luò)擴散女兒信息。他舉著尋親的牌子出現(xiàn)在貴州村超現(xiàn)場,被媒體拍到。余華英拐賣兒童案受害者楊妞花每次回貴州,他也總是跟在身后……
▲陳生梨與楊妞花一起
他也在尋找女兒的路上,成為一名尋親志愿者。在眾多尋親家長中,他算是“年富力強”,理所當然地幫助更多家長,擴散信息,組織活動……他也參與一些公益活動,成為公益機構(gòu)捐助山區(qū)孩子的橋梁。
讓他沒想到的是,自己在全國各地尋找女兒,女兒卻在當年丟失地附近被找到。陳生梨告訴紅星新聞記者,今年他大部分時間也在尋找女兒的路上,也正是在從河北尋親回來的路上得知找到女兒的消息的。
還不知女兒具體情況
本周四將前往云南與女兒相認
對于女兒目前的現(xiàn)狀,陳生梨沒有從警方獲悉更多消息,目前尚不清楚,但他從警方渠道獲悉,女兒是因為上戶口采血入庫,最終跟他之前入庫的DNA比對上的。
陳生梨告訴紅星新聞記者,他很奇怪女兒為什么現(xiàn)在才上戶口,女兒即將年滿22歲,難道之前沒有上過戶口?他為此感到難過和擔憂,“昨天中午得知這個情況后,午飯、晚飯都吃不下。”他擔心的是,如果女兒真的沒有上過戶口,那她怎么讀書?怎么外出?她過著怎樣的生活?
陳生梨說,自己在家那么艱辛,都想方設(shè)法供幾個孩子讀書,要是女兒不丟,也會好好培養(yǎng)她讀書的。
陳生梨計劃本周四前往云南與女兒相認,周五返回貴州。他已經(jīng)訂好酒店,要宴請親朋好友和其他尋親家長。他說,要分享自己的喜悅,感謝大家的幫助,也讓更多尋親家長得到鼓舞,保持尋找孩子的信心。
紅星新聞記者曾在采訪中得知,陳生梨早年在外務(wù)工、做生意,因為頭腦靈活,做事踏實,他一度收入不錯,成為村里“較早富起來的人”。但因為女兒陳楊梅的丟失,他的命運也徹底改變,四處尋找,只能靠賣棉花糖來維持一家人的開支。
但46歲的陳生梨曾說,女兒的丟失讓他心里一直裝著內(nèi)疚,如今他記憶越來越差,有時候犯糊涂,他覺得跟常年思念女兒有關(guān)。
紅星新聞記者 楊靈 圖據(jù)受訪者
編輯 包程立 責編 魏孔明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