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支隊部署“四聯”工作以來,經開大隊堅持邊探索、邊實踐、邊總結、邊調整的工作模式,推動防消聯勤工作走深走實,構建防滅火雙向循環、協作配合,社會面火災隱患動態防控的新格局。
01
從制度機制上探索,固化聯勤模式
明晰建制分工。采取“兩結合、三固定、四提前”的方式,全面統籌防消聯勤工作,建立健全研判、協同、培訓、巡防、移交、整改、反饋、講評八大機制,依托6個消防站、8個小型站組建14支巡防分隊按計劃、按網格逐個場所排查,形成“點、面、網”隱患防控體系。統一工作流程。
從設計巡防人員馬甲、制作巡防工作證、編印《火災隱患告知單》、明確人車外出報備事項等方面全面規范人員著裝、證件、巡防記錄及審批程序,細化“報備-檢查-反饋-抄告”工作流程。強化演練結合。
按照熟悉演練“十個一”檢查重點,建立“863”工作法,夯實執勤隊站“六熟悉”工作,開展“八個必看”、落實“六個必測”、強化“三個必練”,明確各隊站主官每周帶隊開展巡防、熟悉演練不少于2次,歸隊后同步針對性修訂滅火救援預案。
02
以提質強能為抓手,夯實聯勤基礎
大隊強化集中授課、跟班見學、實地操作、資格考試4類培訓,不斷提升防消聯勤人員業務能力的基礎工程。專業培訓夯水平。
深入借鑒總隊“兩學兩比”專項培訓經驗,建立常態化培訓機制,采取由隊站干部、大隊監督員輪流授課的方式,每周至少組織開展2次集中業務培訓,講清巡防檢查的流程、要點、內容,逐步提升人員業務水平。
包片對接提技能。按照“一專多能”培訓機制,實行大隊監督員與轄管區域隊站聯動對接,由監督員對所屬隊站消防員進行“包片式”培訓指導,采取實地見學、實操培訓、同步演練等形式,拓展消防隊站人員防火業務技能,實現隊伍整體“技能量”大提升。人才計劃奠基礎。
推行人員成才計劃,鼓勵隊員持證上崗,現取得專業資格證16人,已報名消防設施操作員考試45人,進一步奠定防消聯勤工作基礎。
03
在細節管控下功夫,提升工作質效
區域“劃片”確保全覆蓋。按照“道、街、巷”將轄區劃分9大片區89個網格單元,以“紅黃綠”三色預警區分高、中、低3類風險等級,每周通過單元化、清單化開展巡防并標記,適時調整巡防重點和推進方向。
四步“聯動”保障無死角。采取“干部帶隊、分片負責、地毯排查、掃雷推進”的四步工作法,按計劃開展巡防檢查,明確各消防站要統籌轄管小型站點的專項巡防的擬定和實施,并對隱患實施分級分類登記造冊,共累計出動檢查266次,檢查單位778家,發現并督促整改隱患952處。
三項“機制”提升督改力。抓實“講評反饋、復查移交、整改閉環”3項長效機制,固化“隊站日反饋、大隊周講評”,定期總結成效、通報問題、解決難點,并按照“每周不低于1/3時間跟蹤復查、控制不低于3:1隱患督改移交比”的思路,在發現隱患的同時強化隱患督改,對于兩次復查不合格的隱患移交大隊處理,突出隱患問題抄吿部門街道,形成隱患閉環。雙向“監督”規范隊伍風。
健全“內外雙向”紀律監督機制,規范巡防隊伍管理、工作秩序,初步形成了內部“大隊主官—監督員—隊站干部—巡防人員”的層級管理體系、外部“巡防隊員+街道干部+社區群干+社區民警”的相互監督模式,有效避免因工作方法不當產生群眾矛盾而造成的不良影響。
來源 // 武漢消防
點個
你最好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