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特例的貓”,關注后了解更多精彩內容!!
根據官方通報,對三河市“廣告牌匾禁用紅藍黑底色”等問題,廊坊市聯合調查組經初步核查,已對三河市委主要負責人免職處理。
其實網上很少用“廣告牌匾禁用紅藍黑底色”來形容此事,基本都在用“只許用綠色”來評價。
這事已在互聯網發酵流傳多日,起因是網傳的“綠十字”、“綠消防車”圖片,和從未見過的“綠色蜜雪冰城”廣告牌匾。
因為過于荒誕,很多網友一開始都以為是惡搞,沒想到現實就是不需要邏輯,這種荒唐事真就發生在京津隔壁。
消息被推上熱搜后,很快引起輿論重視,如今官方結果出來后,許多微信群又在好奇:市委主要負責人是誰?
“市委主要負責人”這個說法其實比較模糊,市委書記、市委副書記甚至市委常委,都可以算作市委主要負責人。
根據黨組織的相關規定:書記只是黨委會議的召集人,黨委內部是平等的同志關系,集體負責黨委建設和運行。
輿情擴大后,就不要搞模糊化,而應該坦坦蕩蕩說明,這個市委主要負責人,到底是何方神圣?
從當前的情況來看,這個通報中的三河市委主要負責人,應該是指三河市委書記付順義。
畢竟想要在全市范圍內,順利執行這種奇葩規定,除了一把手以外其他人做不到。
其次,還有個最直接的證據,就是百科對付順義的介紹,從書記變成“原書記”。
這個職務改動是參照人民網消息,并且經過審核,絕不是網民可以自己亂編。
據《澎湃新聞》的報道,通報中以“市委主要負責人”指代“市委書記”,已經變成部分官方通報的“慣例”。
如安徽滁州滁河水體污染事件當中,滁州市委通報的表述也是:目前,全椒縣委主要負責同志已被免職,并對相關責任人進行調查。
官方通報,是以官方名義正式發布,表達的就是官方態度,并涉及到對相關責任人的處理決定。
不指名道姓而是態度模糊,顯然會引起輿論的焦慮,最起碼會讓網民覺得“不誠懇”,抱怨溝通不順暢。
但我也理解官方的顧慮,畢竟“免職”并不是一種處分手段,而是組織調整或者組織處理的一種方式。
它只意味被免職人不再擔任原職務,一般不具有懲罰性,不代表以后不能復出。
萬一哪天這位付書記低調擔任其他領導職務,想起當初指名道姓的被批評,當地部門豈不是白白得罪了他?
畢竟“紅改綠”從2024年7月份就開始,距今已經大半年了。
這位不喜歡紅色的付書記,在固始縣當書記的時候,就嚴禁“紅、黑、藍”。
要不是這次實在搞得太奇葩,估計都不會引起輿論注意。
其實地方強行規定廣告牌匾顏色,近年來已經在多地發生。
最近的一切就是去年河北滄州某區,一條街道統一更換商鋪廣告招牌,商鋪招牌全部采用了黑色底白色字的風格。
這一設計曝光后,迅速在網絡上引起軒然大波,輿論質疑這種設計風格,與殯葬風格太相似,對商戶非常不吉利。
此次付書記的免職,是撞倒了中央要求改善“營商環境”的當口。
畢竟現在經濟下滑,內需不足,“資本家”也重新變成了“企業家”,國家還是希望他們能夠出來投資的。
地方領導隨便欺負他們,對市場信心肯定不是好事,自然會被當做案例揪出來。
當前對侵害群眾利益、破壞營商環境的行為,還是會抓典型的。
國家為了發展經濟,希望營商環境穩定,權力的小小任性,會給商戶帶來大大的麻煩,也會破壞國家的部署。
看在大局的份上,地方應該管管自己的手,別再隨便折騰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