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按鈕,方便以后持續(xù)為您推送此類文章,同時也便于您進行討論與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們堅持創(chuàng)作的動力~
長期以來,由美國主導的“烏克蘭防務問題聯(lián)絡小組”一直是西方援烏的協(xié)調平臺。
然而,隨著特朗普上任,對軍援烏克蘭逐漸趨于冷淡,該組織的實際運作正悄然發(fā)生變化。
從去年底開始,美國逐步淡出該小組的日常領導工作,而英國和德國開始擔綱主導。
11日,英德召開主持召開會議,宣布繼續(xù)軍援烏克蘭。
話音剛落,美特使便乘坐飛機前往俄與普京會談。
英德援烏
在4月11日召開的聯(lián)絡小組會議上,德國防長詳細列出了新一輪援烏清單,囊括了導彈、無人機、步兵戰(zhàn)車、防空系統(tǒng)和數(shù)十萬發(fā)彈藥。
與此同時,英國與挪威也共同宣布將出資超過5億美元,為烏克蘭提供地雷、雷達設備與裝甲車維修支持。
這表明歐洲主要國家已經不僅是在政治層面上表達支持,更是在行動上扛起了具體責任。
然而,就在歐洲盟友摩拳擦掌、繼續(xù)軍援的同時,另一邊的美國卻在悄悄布下一張不同的棋局。
幾乎就在布魯塞爾會議閉幕的同時,美國總統(tǒng)的特使威特科夫在俄羅斯圣彼得堡與普京展開了長達四個多小時的閉門磋商。
這已是他與俄方高層的第三次會談。
美國一邊默許盟友不斷加碼援烏,一邊又單獨派人密談停火,這種前后反差讓外界很難不產生聯(lián)想。
在談判桌上,美國傳遞出的信號是明確的:戰(zhàn)爭已經持續(xù)太久,需要盡快結束,俄方應“采取行動”推動停火。
特朗普更在社交平臺上公開表示,這場戰(zhàn)爭“本不該發(fā)生”,每周數(shù)千人的傷亡讓人無法容忍。他一邊呼吁俄羅斯克制,一邊安排高層密集接觸,為所謂和平方案鋪路。
然而,這種姿態(tài)究竟是出于人道主義的考量,還是地緣政治的重新籌劃,顯然值得玩味。
俄方則顯得更為審慎。盡管普京多次與美方特使展開長時間談判,但至今沒有釋放任何實質性的讓步信號。
烏克蘭戰(zhàn)場上,俄軍仍在多個方向推進,前線態(tài)勢暫時對其有利。
普京不急于妥協(xié)也在情理之中。
更加值得注意的是,此輪美俄互動的重點其實并非集中在烏克蘭戰(zhàn)事本身。
在前往圣彼得堡之前,威特科夫還曾在土耳其與俄方代表就外交機構的金融賬戶解凍問題展開磋商,重點討論俄羅斯駐美使館被凍結的資金與賬戶使用問題。
雖然只是局部金融松綁,但象征意義極強。
一旦美俄在此達成初步共識,后續(xù)圍繞商務、學術機構、能源貿易等領域的解禁或許將會順勢而來。
這正是特朗普政府打出的“和解信號”:不以放棄對俄施壓為前提,而是以有限的松綁換取對華戰(zhàn)略騰挪空間。
此外,美國并未停止在軍事聯(lián)盟中的布局。
即便不再主導對烏援助,美國仍以旁觀者和協(xié)調者身份出現(xiàn)在會議中,國務卿與防長都以不同形式參與進來。
這種“退而不離”的姿態(tài)正說明,美國雖然表面退下火線,實際上依舊通過北約體系維持對歐洲安全話語權的掌控。
邊打邊談
從某種角度看,特朗普政府并非完全否定北約,而是對其重新定義。
美國不愿承擔高昂成本,卻希望繼續(xù)收割軍火訂單與戰(zhàn)略紅利。
美國國務卿魯比奧公開表示,歐洲若在未來國防采購中將美國排除在外,將嚴重傷害美國利益。
這背后體現(xiàn)的,不只是對北約的軍事掌控,更是對全球軍火市場份額的利益捍衛(wèi)。
正因為如此,美國并沒有真正松手北約,而是在調整參與方式。
特朗普多次公開指責盟友“占便宜不出錢”,要求他們增加軍費,并購買更多美制裝備。
這是商人總統(tǒng)的邏輯:退出無利可圖的事務,強化對利潤環(huán)節(jié)的控制。
與此同時,美國對歐盟國家暗中嘗試“防務自主”也保持高度警惕。
英德接管烏克蘭事務,雖然標志著某種意義上的“自主承擔”,但其實也暴露出歐洲在戰(zhàn)略方向上的兩難。
一方面,歐盟試圖擺脫對美依賴,在北約框架內尋找更大話語權;另一方面,其核心安全架構仍深受美國軍力支撐和軍工依賴。
更大的矛盾還在于,美歐在對俄政策上的認知分歧正在擴大。
馬克龍曾警告,如果美國在對俄問題上展現(xiàn)“軟弱”,不僅會破壞對烏支持,還會被中國視為西方陣營的信號衰退。
他直言,遏制俄羅斯的強硬立場,最終是為了遏制中國。
這種“戰(zhàn)略串聯(lián)”邏輯,已成為部分西方政客的主流思維。
然而,特朗普政府似乎并不打算為歐洲人的長遠擔憂買單。
他要的是“當下的戰(zhàn)略回旋余地”,尤其是在中美貿易戰(zhàn)重啟的大背景下。
倘若美國能通過與俄羅斯有限緩和換取東歐戰(zhàn)事降溫,就能將更多資源轉向印太。
這種思路并非沒有風險,因為歐洲一旦陷入“繼續(xù)援烏卻失去美方背書”的處境,其安全焦慮只會加劇。
可以說,這一場北約內部的角色更替與美俄之間的“悄然破冰”,是當前全球格局微妙轉變的一個縮影。
在這一轉型時刻,傳統(tǒng)同盟的邊界正在重新劃定,而多邊博弈的規(guī)則也在悄悄改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