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洞讀
來源:洞讀( ID:dongdu2019)
周國平說:“人生最好的境界是豐富的安靜。”
當你具備了掌控自己,能夠隨時隨地靜下來的話,就能過好這一生。
畢竟,人這輩子,生活如同流水一般順流而下,而人生則需要做到逆水行舟。
只有讓自己靜下來,才能修身養性,認識自己,理解人性。
最終,能夠隨時隨地給自己的心靈一種安靜且祥和的驛站。
如此,靜而不爭,靜而不亂,靜到釋然、致遠。
1
靜,不爭
這個世界上,最大的底氣,就是擁有不爭的智慧和底氣。
其實,自己和自己爭,自己和別人爭,都是愚蠢的。
跟自己爭,不過是內耗,跟別人爭,不過是消耗。
總之,都是沒有必要的浪費和自我損耗。
你要記住,善待自己,并不是浪費生命,不跟人攀比和競爭,也不是失敗。
畢竟,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任何時候,你帶有目的性的爭,其實一開始的出發點就錯了。
因為在整個過程里,你會無緣無故產生更多的壓力,煩惱,甚至是焦慮和痛苦。
國畫大師大曾有一首打油詩寫的極好:
不爭長短是非遠,淡看名利天地寬。
勸君莫裝煩惱事,日子越過越心歡。
無論遇到什么事,遭遇什么人,我們都不要去爭長論短,爭辯是非。
如此,遇事安詳和緩對待,自然能遠離浮躁,遠離爛人。
最終,避免了不必要的麻煩,也的確讓自己能夠過上了更好的人生。
2
靜,釋然
人經歷了很多事情之后,自然能夠學會慢慢看透,看穿。
然后,遇到事情,自己也能夠舉一反三,三思而后行。
最終,慢慢也就釋懷了。
其實,這輩子是很短的,甚至可以說是苦短。
學會謙讓,退讓,甚至忍讓,因為這只是讓自己暫時受委屈,吃了虧。
從長期來看,就會明白人情世故當中的那些是非恩怨,得失成敗,從來不過如此。
這樣看淡得失,自然也能夠讓自己在這輩子里過得更加灑脫,活得更加豁達。
豐子愷也言:“既然沒有凈土,不如靜心;既然沒有如愿,不如釋然。”
人這輩子,都是有起起落落,坎坎坷坷的時候,與其焦躁煩躁,不如學會靜下來,慢慢釋懷。
然后,對于過去的,不再耿耿于懷,對于未來的,不再憂慮忡忡。
而是懂得珍惜當下,讓自己過得更加輕松一點,自在一些。
無論如意或是不如意,都能夠讓自己的內心過得更加平和一點,平靜一點。
最終,對于喧囂的世界,我們依然能夠保持靜默的智慧,好好善待這一輩子。
尤其當我們早一點釋懷了很多事情之后,自然能夠收獲到更加如愿,如意的人生片段。
3
靜,致遠
蘇軾說:“君子所取者遠,則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則必有所忍。”
真正的力量,是安靜的力量,是能持續的力量。
力量一旦持久了,便能滋生萬千能量,催生一個人走向成熟,得到成長。
實際上,一個人的內心若是足夠安靜,那么他就能擺脫外界的誘惑,脫離了低級趣味。
當然,也能夠遠離外界虛名浮利,擁有內在的精神世界寶藏,甚至徹底讓自己改頭換面。
如此,擁有了持續的力量,致遠的智慧,以及真正做到不急不躁,穩中求進,甚至行穩致遠,水到渠成。
余生,靜以修身,靜以養性,靜以致遠,真正穩居天地間,收獲人生福。
Photo by Maximilian Weisbecker on Unsplash
— THE END —
本號致力于“好文”推送,并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所發內容僅供學習、交流之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或機構所有,若涉及版權問題,煩請留言聯系。
【必學線上課程】
【全面專業系統的管理服務體系】
陪伴企業成長——幫助企業持續管理能力改進
輔導/微咨詢/實踐工作坊/定制服務
為組織賦能——幫助企業管理績效提升
線上/線下課程/專題內容
詳情請咨詢:
電話:010-65101109
微信:13811377374
提升管理功底,獲得更多管理思想與實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