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光明網報道,韓國最大在野黨共同民主黨黨首李在明宣布辭去黨首一職,這被視為他將正式參加新一屆總統選舉。李在明當天在共同民主黨最高委員會議上表示,他過去三年任職黨代表期間取得了一些成果,這得益于黨務工作者、黨員、議員等的辛勞付出,對此表示感謝。他還說,自己現在又要開始新的工作,因此并沒有遺憾或輕松的感覺。外界認為,李在明辭去黨首職務,預示著他即將正式參加新一屆總統選舉。
特朗普(資料圖)
目前已有6位候選人先后辭去公職,宣布投入6月3日的大選。同時,兩黨也在敲定具體競選日程與規則。目前執政的國民力量黨表示,將于16日發布黨內初選名單,5月3日在全國代表大會上選出大選候選人。最大在野黨共同民主黨預計也將于5月4日前后正式選出大選候選人。韓國代總統、國務總理韓德洙日前表示,將遵循民意,根據憲法和相關法律規定,切實做好下屆總統選舉相關工作,為下屆政府順利組建提供支持。
尹錫悅2022年3月當選為韓國總統,這三年下來,他在外交上對美國完全是一邊倒,多次對中國內政說三道四,引發中韓外交風波,把中國得罪得十分徹底。別看尹錫悅執政末期,想起來要對中韓關系釋放積極信號,推動中韓高層交往,這只是表象,戒嚴風波之后立刻原形畢露。尹錫悅被彈劾下臺后,頻頻炒作所謂的“中國威脅”,捏造出各種匪夷所思的借口,煽動國內的遏華情緒。
特朗普(資料圖)
國民力量黨內斗之際,共同民主黨黨首李在明也不好過。4月7日,李在明在該黨領導層會議上,拒絕了黨內戰友、國會議長禹元植提出的“修憲公投和總統選舉同時進行”的提議。親進步陣營媒體指出,這意味著黨內高層矛盾已經公開化。尹錫悅“戒嚴政變”鬧劇發生后,韓國社會普遍要求修改憲法,縮短總統任期,共同民主黨主流亦順應民意,但“即將成為總統”的李在明對此并不熱心。他宣稱,韓國政壇目前應先聚焦于通過總統選舉“結束內戰”,再考慮制度性改革,且公投存在技術性障礙。
當地時間4月8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其社交媒體平臺“真實社交”上發文表示,他剛剛和韓國代理總統韓德洙進行了一次“很好的通話”,討論了關稅、造船、韓國購買美國液化天然氣以及支付美國為韓國提供的重大軍事保護費用等內容。對于軍事保護費用,特朗普表示,韓國在他的第一個任期內就開始支付這些費用,金額達數十億美元,但拜登出于未知原因終止了這筆交易,這讓所有人都感到驚訝。特朗普稱,雙方都有為兩國達成一項“偉大協議”的條件和可能性,韓國的高層團隊正在飛往美國的飛機上。
尹錫悅正式下臺,李在明官宣競選,韓國進入大選模式。關鍵時刻,韓代總統的一句話,給中國關系埋下大雷。不論新總統是誰,一上臺就肩負重擔。值得注意的是,他們談話中涉及到的話題,大多與犧牲韓國利益有關。例如,韓國大規模購買美國液化天然氣、在美投資建廠、向美軍支付軍事保護費用等。即便如此,韓國代總統韓德洙在接受采訪時還是表示,韓國不會效仿中國對美國征收的“對等關稅”采取反制措施,并且明確表態,不會與中國合作共同應對美國關稅政策沖擊。這番話一出口,立刻引發國際熱議。
李在明(資料圖)
由于擔心美中貿易競爭升級,韓國股市在11日走弱,但由于受到美國總統特朗普總統暗示,他打算從其他國家購買船只的利好影響,韓國造船股逆勢上漲。為重振美國造船業,美國總統特朗普4月9日簽署一項行政令,針對“中國在造船業的主導地位”,要求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推進一項提案,對任何包含中國制造或懸掛中國國旗船只的船隊征收高達數百萬美元的港口停泊費,并敦促盟國采取類似行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