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診扁桃體癌時,醫生給出的預測是——4個月生存期。女兒不放棄,積極尋找合適的治療方法。
如今兩年過去,張青順的生活慢慢回歸了正常,平時就愛騎著三輪車帶著老伴四處轉轉。
“水晶球”
張師傅是從2022年3月,吃飯突然開始卡。剛開始沒當回事,結果過了兩個月,吃飯不僅卡,還疼得厲害。他打電話讓女兒帶自己到醫院。
剛開始女兒還以為是感冒后,見了面才知老爺子主要是吃飯卡,于是帶他到五官科檢查。結果,醫生,在張師傅的扁桃體發現了一個白白透透的水球,情況不太好。
女兒一夜未睡,第二天又帶著張師傅到焦作市第二人民醫院做進一步檢查。然而張師傅扁桃體左側的那個水球已經破了,留下的組織跟個魚泡似的。
4月12日,口咽部核磁:口咽左側壁見37×32×44mm占位,局部咽旁受壓變窄、右移,左側咽旁間隙消失,雙側頸部髂血管區及咽旁間隙內淋巴結腫大,考慮轉移。
進一步活檢穿刺后,病理提示:(左扁桃體)低分化鱗狀細胞癌。醫生說:“晚期癌癥,四個月生存期。”
治療方案
當時,醫生給出了三個治療方案:全身切除手術、術后放化療、放化療。但全身切除手術,風險極高,到最后可能下不了手術臺,而且當時正值疫情,也沒法去北上廣的大醫院做。再加上,張師傅檢查白細胞非常低,又排除了放化療。
怎么辦呢?女兒托在北京工作的親戚,聯系到了北京301的專家,拿到了“中藥+放療”的治療方案。放療在焦作當地做就行,可好的中醫腫瘤大夫不好找。
最后,還是北京301的專家,給指了一條路:“就離你家非常近,鄭州希福腫瘤醫院?!?/p>
就這樣,在2022年4月18日,女兒拜托在鄭州工作的侄女,帶著張師傅的檢查資料,去鄭州希福中醫腫瘤醫院,找到了袁希福院長。當時,通過手術,張女士將父親的情況說給了袁希福院長。
等開好中藥,放療那邊也安排好。女兒才到病房,趴在張師傅腿上,說出了實情。她本以為一向膽小的父親會難以接受,然而父親卻說:“妞,別哭了!現在醫療條件這么好!沒事,人家醫生讓干啥干啥……”
“放療+中藥”
4月下旬,張師傅開始了一邊化療一邊放療,期間病灶也縮小了。33次放療結束后他依舊堅持喝中藥。2022年7月復查,他的左頸部淋巴結17mm。
2023年2月27日,身體恢復良好的張師傅到希福醫院復診。他說:“自從放療后,感覺喉嚨有痰,咳痰不順,口干,其它沒啥不舒服的。”他有兩件喜事:一是放療雖然掉頭發了,但新長出來的頭發是黑色的;二是復查左頸部淋巴結縮小到了13mm。
就這樣,張師傅堅持喝中藥,到2023年10月復查,他的左扁桃體癌較前對比好轉,左頸部淋巴結10×5mm。
2024年4月26日,女兒帶著張師傅參加了“鄭州希福中醫第六屆百位抗癌明星康復經驗交流大會暨2024龍年中國行開封站”公益活動,分享了抗癌經歷與近況。
說到父親如今的情況,張女士十分高興:“沒得病之前,老爺子頭發全白,現在頭發,80%都成黑頭了。就好騎著三輪車,帶著俺媽,到處轉轉啊,悠悠啊。我在家給他買了對鸚鵡,反正逗逗鳥啊,放放食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