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判質效數據是司法工作的“晴雨表”。今年全國兩會上,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張軍強調,要做實符合司法規律的審判管理,深度開展數據會商,檢視解決問題。天津市津南區人民法院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緊扣“公正與效率”工作主題,以數據為“精準畫像”,以會商為“破題密鑰”,構建司法數據與基層治理深度融合機制,不斷深化會商成果應用實效,將司法數據轉化為服務大局的“法治動能”。
數助類案治理:從“個案辦理”到“類案破解”
去年年初,程先生通過某銀行APP預約線上房貸提前還款,選擇了最短的等待時間2個月,本想著線上省時省力,還完后卻發現線上申請時間遠長于線下申請時間,認為銀行故意拖延還款時間讓其多支付了利息,遂起訴某銀行要求賠償損失。
在津南區法院咸水沽人民法庭的一次數據會商中,上述案件引起了大家的關注。這起金融借款糾紛看似不大,背后卻關系著很多有程先生類似遭遇的人的切身利益。經大數據檢索發現,同類案件呈集中訴訟趨勢,潛在群體糾紛風險凸顯。
(圖為津南區法院召開審判執行工作數據會商會議。)
“把脈”異常數據,集體“會診”,發現癥結所在——銀行線上提前還貸預約機制存在缺陷。下一步應如何治理?
隨即,津南區法院開展專項調研,與涉訴銀行就APP提前還貸存在的問題、引發的風險以及系統優化方向進行了走訪座談,并就此向某銀行制發司法建議,建議優化線上APP提前還款功能,合理設置線上提前還款申請期限,減少線上線下時間差。
該銀行高度重視,經報分行同意,對系統進行了調整維護,設置線上APP預約時間最短為30日。令人欣慰的是,不僅“程先生們”的案子經過調解得以化解,系統優化后已經有400余筆線上預約提前還貸業務成功辦理,大大縮短了預約申請還貸時間,減少了還款利息。后續調研發現,津南區相關案件數據增長的曲線在2024年9月戛然而止,相關類案徹底“無訟”。
此次“小會商”僅是津南區法院落實司法數據會商機制的一個縮影。據介紹,津南區法院不斷強化日常監測,如發現收案數量居高不下的類案,便啟動預警機制,建立類案臺賬,提煉與案件相關的共性和個性要素,通過全院“大會商”分析類案多發的成因并采取有效舉措。
同年,某地產公司逾期交房,短時間內82名業主起訴要求開發商承擔違約責任??紤]到案件的群體效應和轄區穩定,津南區法院持續與區委政法委、區住建委進行會商聯動。經綜合研判,選取一案進行示范裁判,在裁判文書中對所有業主相同的訴訟請求進行回應,并在判后做好釋法說理、判后答疑,通過“示范訴訟﹢聯動化解”的方式,成功推動82件逾期交房案件全部撤訴,同一小區1020件類案止爭于萌芽。
審判數據檢驗著社會治理的成色。津南區法院探索出了一條“類案預警﹢專項分析﹢協調聯動”的會商路徑,從“用數據說話”到“讓數據說話”。指標背后是一個個案件辦理效果的積累,透過指標的表象,抽絲剝繭每一個案件,從全院到個人,從數據到個案,從問題到舉措……該院司法數據會商機制成功入選“2024年天津法院審判管理創新十大案例”。
提升解紛效能:構建“三級聯動”治理網絡
充分發揮人民法庭基層社會治理作用,以村居涉案數量為重點參考因素進行司法數據分析,是津南區法院打造“數助治理”基層善治模式的又一探索。
根據管轄村居涉案數量、類型、難易程度,該院小站人民法庭將轄區28個村居劃分為紅色、橙色、綠色三個涉訴風險等級區域,由4名法官、1名法官助理進行下沉包聯,并配套建立了層層遞進、特色鮮明、重點突出的“庭、鎮、村”三級訴源解紛體系,在法庭內部與全國模范人民調解員田景英深化指導合作,建立“田二姑調解團隊工作室”,在鎮司法所建立“訴調對接工作站”,在村居人民調解委員會建立“法官溝通聯絡工作站”,形成“數據采集、風險分級、精準包聯”的閉環管理,協同聯動促進大量矛盾糾紛化解在萌芽。
(圖為津南區法院“田二姑”調解團隊法官在田二姑調解室開展調解工作。)
津南區小站鎮某村位于小站鎮南端,近年來,該村大力推廣種植葡萄、水稻等農作物,高品質的農作物讓村民富起來,但在鄉村經濟發展中產生了不少關于土地資源開發利用、流轉經營等問題,由此引發了村民與村民、村民與村委會之間諸多矛盾糾紛。在經過實地走訪、統計案件數據后,小站法庭發現現階段該村土地承包和租賃合同集中到期,雙方當事人在合同續簽期限以及租賃價格等問題上存在較大爭議。
“由于相關案件集中爆發,小站法庭將該村劃定為紅色區域。”包片法官深入村里的矛盾集中地,指導村委會和村民妥善化解爭議。與此同時,為了能充分了解引發矛盾糾紛的各種因素,法庭搭建了多元主體參與的數據匯集平臺,形成“糾紛當事人、人民調解員、區域聯絡人、包片法官”四級貫通的矛盾糾紛數據匯集機制,在充分收集數據基礎上研判風險,就土地租賃合同如何簽訂、履行等問題擬定了詳細的調解方案,確保有意續租得以延續,同時一并結清所有應付費用,讓村里土地糾紛在短時間內得到高效化解,最終轄區收案數量也恢復至正常水平。
此外,小站法庭定期召開“法治圓桌會議”,與轄區村民共同商討土地承包、文明養犬等大家關心關注的話題,利用基層治理資源,為村民提供解紛服務,積極營造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圍。2024年,小站鎮的兩個紅色區域涉案數量下降40%,小站法庭“強聯動、創平臺、優機制”訴源解紛工作法獲評天津市“楓橋式工作法”先進典型。
賦能法治政府建設:白皮書里有治理密碼
翻開最新的《2023年度天津市津南區行政案件司法審查情況報告》(《行政審判白皮書》),一審行政案件的數量、案涉領域、案件類型等司法數據一目了然,針對行政機關執法問題提出的改進建議也清晰呈現。
據相關部門負責人介紹,津南區法院在行政爭議實質性化解上持續發力,已經連續六年發布行政審判白皮書。通過定期分析行政案件審判數據,以數據變化找準問題促進依法行政。法院主動向區委、區委政法委報告,集中體現了司法數據會商助力法治政府建設的實踐成果。
(圖為津南區法院小站法庭深入村居商戶提供司法服務。)
在一起涉死亡證明房屋登記繼承行政糾紛案中,李某父母名下有一套房產,父母去世之后,李某系其父母第一順位繼承人,在向不動產登記機構申請辦理該房屋的繼承過戶手續時,因無法提供其祖父母、外祖父母的死亡時間證明,不能證明李某為其父母唯一的第一順位繼承人,不動產登記機構作出不予登記告知書。李某訴至津南區法院,請求撤銷某局作出的不予登記告知書并為其辦理繼承過戶手續。
受案后,津南區法院多次組織調證,但其母檔案因時間久遠,公安機關無記錄可查,信息無法調取。為此,承辦法官通過多種方式查找其母親生前所在單位人事檔案,最終獲取關鍵證明材料。在法官協助下,李某成功向不動產登記中心提交申請,順利辦理過戶手續并撤訴,實現糾紛實質性化解。
數據會商,“開會”只是表象,“會商”的內容才是動真碰硬。在案件辦結后,以類案司法數據為基礎,津南區法院與行政爭議多發部門建立協同化解機制,實現轄區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率多年保持100%,有效促成行政機關自行糾錯案件4起,其中2起原告認可處理結果并撤回起訴,發出2份“實質化解爭議函”,行政機關均采納建議。
護航營商環境建設:司法服務“全鏈條”
“特別向津南區法院表示感謝,案子解決了,我們雙方都很滿意?!碧旖蜻_信公司在感謝信中真摯地寫道。達信公司從青島新綿公司采購PU海綿產品銷往韓國公司,韓國公司稱貨物存在質量問題并拒付貨款,導致達信公司遭受直接經濟損失87萬元,雙方因此產生合同糾紛并訴至津南區法院。案件審理過程中,由于貨物已“離岸”,境外企業不愿將爭議貨物退回境內,關鍵證據缺失,雙方各執一詞。
面對這一困境,津南區法院召開專項會商會議。
經數據梳理發現,近年來中轉型涉外買賣合同糾紛中,產品質量爭議情況較為常見,企業常因缺乏直接證據、鑒定程序煩瑣等因素,導致貨物質量認定困難?;趦杉夜窘洜I狀況以及貨物質量難以查證的現實情況,會商會議通過“類案對比釋法﹢風險損益量化”雙重論證得出靶向調解方案。隨后,由法官組織企業開展多輪調解,最終促成當事人達成“一攬子”調解協議,達信公司支付新綿公司貨款3萬余元,新綿公司放棄主張達信公司在之前民事判決書中應承擔的義務,放棄的數額作為彌補達信公司主張的違約金。
這起案件的高效化解得益于津南區法院深度運用司法數據支持營商環境建設。同時,津南區法院通過構建“1﹢1﹢N”專業法治服務保障鏈,為國家會展中心(天津)打造“從簽約布展到爭議化解”的全鏈條司法護航體系,實現“以司法數據軟實力激活會展經濟新動能”的治理躍遷。依托會展解紛“一碼通”線上平臺的數據效能,通過線上線下同步“開方”,形成“個案數據溯源、類案風險預警、治理效能轉化”三重賦能機制。
(圖為津南區法院會展專業服務團隊依托法官工作站開展法律咨詢。)
與此同時,津南區法院以“會展法官工作室”為抓手,提升線下會商的靶向效能。針對會商中發現的涉會展案件中日益突出的“僵尸商戶”處理難問題,形成“源頭預防、非訴在前、訴訟斷后”分層遞進治理模式。在會展和商戶間搭建起快審、快結的法治服務橋梁。
在一起涉會展商鋪租賃案件中,津南區法院通過對前期招商引資中出租商鋪欠付租金、不騰退房屋等案件數據進行深入會商研判。承辦法官在查明法律事實的基礎上,結合合同和司法數據開展深度調解工作,為雙方提出了科學合理的解決方案,成功挽回130余萬元國有資產損失。
2024年,津南區法院累計審結涉會展民商事案件54件,涉案標的額3446萬元,案件調撤率達85%,樹立了“辦理典型一案,促進解決一片”的良好典范。
從類案治理到源頭解紛,從法治政府到營商環境,津南區法院的司法數據會商機制始終緊扣“公正與效率”,實現從“數據采集”到“效能轉化”的深度跨越。津南區法院黨組書記、院長安文杰表示:“我們將以數據為‘筆’,在基層治理畫卷上書寫司法為民的新篇章,讓‘數據富礦’成為高質量發展的‘法治動能’。”
來源:人民法院報
轉自:天津高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